智慧城市网

登录

智慧停车趋势:停位问题尖锐 政策扶持应对

来源:安防知识网
2017/3/1 17:13:2635612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 随着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交通拥堵、停车位短缺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大城市病”。痼疾难祛,城市的痛点也变成了改变的契机。许多企业开始试水智能停车业,希望凭借更高的土地利用率、更多的停车位、更智能化的服务向传统停车空间管理发起挑战。


智慧停车趋势:停位问题尖锐 政策扶持应对

 
  我国停车场市场主要面临几个问题。
 
  首先,停车场智能化落后。总体看来,国内大多数停车场依然采用传统的刷卡、取票的出入口控制方式,ETC、视频识别等智能技术占比低。与之相适应,缴费方式主要是人工。我国路内停车场智能化水平低,相比国外发达国家大多采用咪表自动收费,我国仅50多个城市实施了咪表停车管理,管理手段落后,承包企业往往将经营权再层层转包至收费员,以人工收费占为主。
 
  其次,停车位供需缺口大,停车位空置率高问题并存。数据显示,北上广深停车场泊位空置率为44.6%,地下停车场空置率问题尤为严重。主要原因有二:1)停车场空车位信息缺乏,信息孤岛,停车场与车主无法达成实时交互,使得车位资源不能有效配置;2)城区上班族潮汐式的在小区和办公区间切换,使得白天小区停车场富余,夜间办公区停车场闲置,据统计,居住小区白天车位利用率低于30%,而办公区夜间车位几乎完全闲置。
 
  后,停车体验差,普遍纯在四大突出问题:出入慢、场内找车位难、找车难、缴费排队。1)出入慢:出入场停车取卡、还卡,费时费力;2)场内找车位难:缺乏场内导航,入场后找不到车位;3)找车难:停车场空间大,环境及标志物类似,方向不易辨别,离场时往往找不到车;4)缴费排队:人工缴费,现金找零,程序繁琐。
 
  由于涉及民生,停车位的建设规划已被中央提到重要位置,各个城市被要求加快停车设施专项规划的编制。
 
  智能停车场政策索引
 
  2015年4月
 
  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发行指引》提出,为了缓解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的因停车需求爆发式增长而导致的停车难问题,要加大企业债券融资方式对城市停车场建设及运营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投入。鼓励地方政府通过投资补助、基金注资、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发行。
 
  8月
 
  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停车设施供给不足问题日益凸显,挤占非机动车道等公共资源,影响交通通行,制约了城市进一步提升品质和管理服务水平。为此,要坚持集约挖潜,鼓励既有停车资源充分发掘城市地上和地下空间资源,建设立体停车设施。
 
  9月
 
  住建部印发《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提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原则,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应考虑土地资源节约使用,鼓励采用立体和机械式停车设施,体现停车与其他土地功能融合的规划思想。
 
  12月
 
  住建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对停车困难的小区,近期可结合路内临时停车泊位和公共停车场建设分时共享的充电车位。
 
  2016年3月
 
  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近期工作要点与任务分工》提出,鼓励建设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停车设施,并按一定比例配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完成时间为2017年12月前。各地还要出台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及个人利用自有土地、地上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允许对外开放并取得相应收益。
 
  11月
 
  住建部、国土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用地政策的通知》,提出要合理配置停车设施,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充分挖潜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推进建设用地的多功能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交通运输部在印发的《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中也提出了“十三五”期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五大任务之一就是要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通过合理选择交通疏导、改善慢行交通出行环境、加强城市静态交通管理、落实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度等多项举措,引导城市建立差异化交通拥堵治理措施。
 
  停车难带来的“出行之痛”是城市的痼疾,通过互联网把分散的停车场联接起来,破除信息孤岛,实现有限停车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解决之道。有关专家预计,在目前流动性过剩和资产荒的大背景下,停车产业具有万亿规模,很多资本正在路上。
 
  目前,在智慧停车领域主要有四类玩家:1)创业型公司;2)智能停车设备商;3)市政交管部门;4)BAT。目前主要以创业公司和智能停车设备商为主,BAT只是轻度参与。
 
  创业型公司:互联网停车风起,大量创业型公司涌入,如停车百事通、ETCP、丁丁停车、e代泊等,创业型公司资源是短板,只要一轻资产模式切入。
 
  智能停车设备商:智能停车设备商乘“互联网+”的东风,从单纯的智能停车软硬件提供商向“智能停车设备+云平台+APP”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升级,具备软硬件技术优势,同时沉淀下来的停车场客户构成资源优势。如无忧停车、捷顺科技(捷停车)、安居宝、立方控股(行呗)等。
 
  市政交管部门:市政交管部门掌握路侧停车位及路外公共停车场(以北京为例市政掌握16.65%的停车位),具有资源优势,同时财政雄厚,整合能力强,如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务中心(宜停车)、上海市交通委(上海停车)。
 
  BAT:轻度参与:与“互联网+打车”被“阿里+腾讯”独霸不同,BAT在“互联网+停车”还是轻度参与。腾讯以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百度以“百度地图+百度钱包”、阿里以“支付宝+高德地图+立方控股”切入互联网停车,主要是以地图、支付应用和流量入口应用对停车APP进行整合、嵌入。
 
  从以上四类玩家的布局情况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特征――各种停车APP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停车APP远超100个。
 
  结语:随着对停车场市场的深入了解,对停车设备需求的明确,在国家政策与各类停车产业企业的公同参与下,未来智慧停车产业值得关注。

上一篇:你家小区安防监控系统有存在这些缺陷吗?

下一篇:看LED智能路灯如何点亮“智慧城市”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