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将增建362个智慧社区 推进体系建设
- 来源:北京日报
- 2017/2/15 9:16:0134509
北京市将增建362个智慧社区 推进体系建设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社会办主任宋贵伦介绍,2016年全市社会建设、改革、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印发实施了个社会治理“五年规划”《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同时,新建了106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累计达到1342个,社区覆盖率达到84%。
2017年,全市还将加快推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体系建设,再建100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创建首批200个“社区之家”试点,新建362个智慧社区,并推进630个智慧社区升星。
王宁要求,要做好全市社会建设工作,要把握大局、提高“四个意识”,把握趋势、研究分析问题,把握规律、持续推动发展,把握重点、努力取得实效,为建设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智慧城市三种建设类型
智慧城市建设正在我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总体而言,主要有三种建设类型:
种是技术工程项目建设型。把智慧城市当作技术工程项目来做,其特点非常类似于建筑工程公司,忙于到处投标承包,技术工程一完成,城市政府与技术工程公司的业务关系就完结了。
第二种是数字城市的扩充型。这种建设类型停留在数字城市的水平上,缺乏对数据的智慧处理能力的开发,其特点是没有实现改变管理方式的要求,“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智慧城市应该是以改变原有的服务、管理方式为前提的,是以提供更智慧的服务为标志的。如智慧水网,无论管网哪儿出现问题,都能自动发现并可有效预防、自主应急处置,不会造成混乱。
第三种是智慧能力建设型。这种建设类型的特点有:首先,具有业务云、管、端一体化的智慧。其次,具有市民主体(客户)、城市公共服务力量、依法监管力量等人、机、物的系统协同服务能力。第三,不仅具有基础标准与应用业务标准相统一的标准规范,也有能解决“一揽子”问题的云服务机构进行建设运维,还具备技术手段与法律手段、管理制度相协调的网络权益、秩序与安全的保障能力。
其中第三种智慧城市建设类型是比较有发展前途的。智慧城市应该具备智能感知(能实现实时、全面与立体感知)、系统协同(能够实现一卡通、一链通、一令通)、智慧处理(建立在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业务建模和智能分析等服务之上)、机制先进(投资运营机制、权益保障追溯完善、监管体制管用等)、服务等特征。只有具备上述功能,才能称之为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