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CES与智能可穿戴 用户体验决定终成败
- 来源:戴粉网
- 2017/1/7 9:46:1827235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2016年,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表并没有引起别人太多的眼球, 但是作为一种计算平台,很多人对可穿戴设备仍然抱有很大的希望。年复一年,科技盛事CES如约而至。倘若回首过去两三年里CES夺目的品类,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一定高票当选,尤其在一众中小玩家集体涌入的2014年,智能手表的未来在科技巨头,创业者,资本与媒体的合力围拢之下被寄予厚望。然而,市场冷遇似乎在2016下半年忽如一夜:Moto宣布暂时离开智能手表战场;Pebble被Fitbit收入麾下。
一切缘何如此?
前段时间,Gartner调查了9500名智能手表消费者,得出结果是,智能手表的弃置率为30%。而更多分析报告指出,在大概三个月的蜜月期之后,用户对智能手表尝鲜的喜悦就会锐减,不少人甚至将它放进储物柜。
嗯,在关于智能手表是否生长在人类“科技进化树主干”的讨论上,用户需求是横亘其中的关键。但在供给一端, 回眸 20 16 年整个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多数玩家在并未解决实际需求的情况下“早产”向市场,也许是其境遇冷淡的大原因 ——看看虚拟现实便知,技术的单点突破从来都与整个系统的繁荣息息相关。
所以不少业内人士预测,2017年,无论产业链还是应用生态,都将以更快的速度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或许能将智能手表的消费人群从尝鲜者向普通大众过渡。就拿今年CES来说,在智能手表参展商里惹眼的产品应该算是三星Gear S3,虽在德国柏林IFA科技展上就已发布,但在今年CES上,关于它的讨论仍在继续,更大原因或许是,它看起来正在重新审视这个市场,让智能手表这个品类从“概念属性”尽快落地。
拆解Gear S3的产品和应用逻辑,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能让2017年可穿戴的市场走向逐渐明朗。
满足用户需求,将成为2017年智能手表反戈一击的关键
究竟何为用户体验?
时至今日,无需赘言,没人会怀疑“用户体验”之于智能手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体验包含三个维度:匹配用户需求的应用,硬件,以及设计感。
先来看应用。不少行业报告都指向一点:无论数据监测还是计步,智能手表的基础功能都有些“隔靴抓痒”,无法满足这个日趋丰满的移动时代,就像知科技作家罗伯特·斯考伯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中所言:移动设备,大数据,传感器,社交网络与定位系统,这“五力”的组合才是移动时代本质的体现,这意味着智能手表要与更多本地应用相结合。
于是我们看到Gear S3能支持大量本地APP应用,例如与“车来了”展开的合作,后者是目前国内实时公交应用的*,Gear S3用户可自动定位当前所在站点,选择所需线路后快速获取车辆实时位置及到站时间等信息,让用户不再盲目等待,将不确定性的上下班之旅做到可控,缓解候车时的焦虑与不安全感。事实上,由于使用场景上的天然契合,公共出行类产品与智能穿戴设备的结合,或将是未来公共出行类产品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此外,Gear S3也支持更多已“深嵌”到中国用户生活流程中的应用,譬如外出驾车时,可以用“百度地图”查询路线并导航;消费购物时用支付宝;健身时用“蜻蜓FM”听喜欢的节目;闲来无事时用“今日头条”打发时光;出国旅行时用“有道翻译官”随时进行语音翻译……丰富的本地应用基本涵盖了用户全方面的场景需求,且许多应用要比手机用起来更为便捷。
近一个例子来自今年CES,三星刚刚宣布,他们与近年来颇受年轻人喜爱的运动品牌Under Armour(安德玛)建立合作关系,将自身的移动技术与Under Armour(安德玛)的健身专长进行融合。Under Armour(安德玛)将为三星Gear S2和Gear S3手表打造四款具有针对性的健身与健康APP,在方便健身爱好者访问安德玛数字社区的同时,还能为其带来无缝式、便捷性的运动体验。可以预见,无论是为了跟踪营养摄入,日常锻炼,跑步路线,还是为了寻找一个数字化的私人教练来增加健身动力,此次联合都有助于用户实时查看个人健身目标的实现情况。
满足用户需求,将成为2017年智能手表反戈一击的关键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乐观地说,相比过去两三年从业者对于概念追逐的狂热,也许从现在起,无论产业上游还是应用开发,整个智能手表的生态会繁茂许多——这一点非常关键,在这个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的时代,其实每项技术都在编织一张价值网,依附在其周边的资源越多,它自身扩散的可能性才越大,就像经济学家布莱恩·亚瑟所言:商业网络是一个生态群,参与者不是通过具体产品来竞争,是通过建立网络来竞争。在智能手表领域,Gear S3即是一个不错的脚注。
当然,除了需求,智能手表的低迷也另有原因——譬如长久以来“手机附属品”的定位。很久之前,苹果联合创始人之一沃兹尼亚克就表示,可穿戴设备无法激发消费者购买兴趣,原因是可穿戴产品缺乏运算能力和太过依赖于智能手机连接。所以如何让智能手表更“独立自主”也是三星在考虑的,于是我们看到Gear S3在使用上更自由,譬如:内置GPS定位系统,而非将手表单纯视作手机的显示载体;内置扬声器,接打电话时用户能直接拿起手表进行接打。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智能手表的独立使用场景。
再来看看硬件层面的用户体验。
抛开基础配置不谈,Gear S3延续并升级了前一代可旋转表盘边框这个点睛之笔。如你所知,在很长一段时间,智能手表在人机交互上的无力感就为人诟病,此前智能手表一直延续着手机的交互逻辑,大多通过触摸屏和Home 键完成操作,但屏幕的局促大大降低了智能手表的用户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进入大众视野的时间。从这个角度,Gear S3的可旋转表盘边框即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用户无需触碰屏幕,只需转表圈便可调用接拒电话,设定闹钟,选择APP,随机播放音乐,缩放地图,阅读长邮件等多种常用的功能,大幅度提升了智能手表的操作性。
后简单说一下设计体验。
*,三星的Gear系列称得上是智能手表的前辈,但前几代产品方形笨重的表盘设计似乎并未让人产生太多喜悦,直到Gear S2圆形表框的出现,颇为令人惊喜。而Gear S3延续了S2的设计语言,风格上向一百多年来深入人心的经典腕表靠拢,同时兼备了智能手表的科技前沿性——你得承认,即便有苹果的逆袭,至少在一定时间段内,“手表好是圆的”的审美观念更易被大众接受。
满足用户需求,将成为2017年智能手表反戈一击的关键
智能手表的未来
聊完了Gear S3,不妨谈个更大的话题:智能手表行业的未来会是怎样?
还记得在今年CES展出之前,《纽约时报》曾发表过“消费电子产品已死”的悲观论调,但事实上,2016 年消费电子产品销量高于过往任何一年,相信 20 17 年同样如此。
嗯,尽管如今多数消费电子产品与智能手机的辉煌不可同日而语,但正如CES展会组织方“消费者技术协会”经济学家肖恩·杜布拉瓦茨所言: 现在的消费电子产品更像是“积木”,不同的消费者会选择不同产品,而当这些产品累积在一起时,或许就会为下一个“智能手机”奠定基础。
这很容易让人想到比尔盖茨的那句至理名言:“我们总是高估在一年或者两年中能够做到的,而低估五年或者十年中能够做到的。”对某一新鲜科技品类的判断会随时间的流淌而不同,而更重要的是,品类本身也会因时光的流淌而变换模样。从三星Gear系列的产品迭代便知,当生态日趋完善,智能手表也会向前快速演化。
另一方面,必须承认,经过几年略显吵闹的喧嚣,市场的洗牌会令裸泳者浮现,没有技术沉淀和自建生态能力的智能手表厂商自然会被市场淘汰,而这也是三星这些巨头的机会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