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智慧社区“战场” 各企业耍遍十八般武艺

来源:广州乐居
2017/1/3 10:15:2124446
  【中国安防展览网 视点跟踪】 智慧社区的风吹了两年,一方面先行“入池”者已有分化迹象;另一方面,跟随者人从众,在目前的智慧社区“战事”中,新人不断涌入,姿势却不尽相同。
 
  分化·回归
 
  2016年,智慧社区领域的关键词离不开“分化”与“回归”。9月,万科物业推出“睿服务3.0”,将营账系统与合同系统进行连接,同时将资源系统对员工进行管控,实现对人、财、物管理的全面“数据化”。11月,彩生活与上海银湾生活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签约,同时彩之云平台3.5版本上线,藉此该平台成为规模大的B2F(Business to Family)社区服务平台,服务面积已经扩大至8亿平方米。
 
  作为智慧社区浪潮中风头正盛的两家企业,这两位玩家在“裂变”模式上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坐拥巨大的流量地盘,彩生活开始强调“去物业化”,朝着社区到家领域持续探索;万科睿服务则以物业服务为基点,回归业主资产升值。
 
  不完全统计开发商对于智慧社区的思考和尝试:
 

 
  另一方面,跟随者人从众,在目前的智慧社区“战事”中,新人不断涌入,姿势却不尽相同,目前主要有3种:
 
  1. 基于战略和品牌保护的角度,大型房企通常会像万科、绿城一样,整合内部资源自建物业APP;2. 规模较小的物业公司虽然也想模仿大公司自建入口,但巨大的投入及维护成本,较长的开发周期令其望而却步。第三方平台往往是这类公司的终选择,不仅可以实现信息化升级,同时也可改善多年来物业收入来源单一的亏钱运营现状;3. 开发商充当投资人的角色,收购、投资创业团队,孵化专业平台,为我所用。
 
  智慧社区的步:进门请刷脸!
 
  12月21日,合景泰富发布“未来+”战略,对智慧人居生活进行深入探索。这家公司“入池”姿势显然属于种,他们计划通过业态及板块的整合,运用大数据分析,优化多元业态、生活服务、会员管理等体系,升级服务端的服务功能。
 
  在智慧社区方面,这家公司选择社区商业、社区配送、社区医疗以及社区教育四个切入口,围绕家庭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增值服务,通过部署在各种场景下的智能终端,让服务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2017年我们计划上线人脸识别技术,从大门开始,安防全部科技化。目前这项技术主要是在公安局使用。”合景泰富住宅物业部董事长唐莹在发布会现场介绍,通过优化企业自身的物业管理,让物业服务在客户的结合点上,更加方便快捷。
 
  “基于用户日常起居和生活习惯,我们会在与个体、家庭贴近的部分引入科技。比如环境管理、人员管理、智能安防、智能灯控等方面,不仅可以对家中设备的远程监控,也可以通过智能设备监控老人、小孩的生活,保证他们的安全。”
 
  在此之中,家庭场景显得尤为重要。在唐莹看来,社区服务实践应该更偏向于“服务为体,技术为用”。“很多企业在讲社区O2O战略,但其实社区O2O尚未出现成型的运营模式。合景泰富在社区服务方面会首先立足于自身项目,在与业主家庭息息相关的领域,例如社区医疗、社区教育方面持续发力,同时向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方面不断探索。”
 
  下一个移动健康医疗红利将诞生在家庭场景?
 
  另一家瞄准“家庭场景”的开发商同样来自于广州,不过玩法不尽相同。2016年5月,实地集团斥资千万,投资了一家专注于社区医疗的创业公司——家有健康,计划通过社区门诊、家庭医生等理念切入智慧社区领域。
 
  作为集团之下独立运营的社区医疗板块,家有健康的创始医疗团队曾在北京创立过“医点多”网站,致力于为医务人员提供多点执业的机会,同时把过度集中的医疗资源分散出去。
 
  家有健康的执行董事张鹏,1993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曾供职于北京医院心血管外科,在医疗、药品、医疗资源运营行业从业二十余年。不久之前,张鹏向新浪乐居介绍,家有健康不想做成“地产+医疗”,而是“地产医疗”,希望以社区门诊为基本载体,运营国内医疗资源,定期邀请国内*医院专家到社区坐诊、健康咨询。
 
  他们把社区医疗分三大板块:预防医学、医养结合与普通门诊治疗。预防医学,为患者提供社区中的后期疗养,同时为老人提供社区中养老防病的相关医护服务;普通门诊则主要解决业主的小病小痛,疑难杂症由社区医院与大医院联系,为*医院进行病例导流,同时提高治病救人的效率和度。
 
  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家有健康通过“家庭医生”模式,与业主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签约。除了基础的医疗服务,家庭医生为业主建立健康档案,对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进行长期随访追踪。当业主有重大健康问题,需要到*医院诊治的时候,家庭医生还可以为业主办理“绿色通道”转诊。
 
  在张鹏看来,眼下做地产医疗、社区服务的有很多,但大多数都停留在概念、想法或者宣传层面,只不过把医疗的概念用在宣传上,真正落地的没有几个。
 
  家有健康也处于前期试水阶段,目前已经建立了四个试点片区,分别在广州、中山、遵义、无锡。现阶段,他们采取多种方面措施将医疗理念进行落地:
 
  1. 给每位家庭医生制定服务规范和任务量,其中包括每月入户的次数、入户以后必须进行的健康巡诊项目等;2. 业主需要医疗服务时,医生护士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应答并及时提供服务;3.对于家庭医生入户时穿、脱鞋套的规范、入户时医用垃圾的处理方法进行明确规范,要求医生护士必须执行,落实情况与医护人员的业绩挂钩。
 
  张鹏说,“一旦这一模式成功,他们会在2017年再扩展10个楼盘,届时可服务几百万人。2018年,家有健康计划进驻国内有合作意向的30多个项目。”
 
  第三方玩家:人工智能+社区物业=机器人社区?
 
  在开发商紧盯自己的社区生意时,互联网创业者在思考构建机器人社区!
 
  这家来自杭州的艾米机器人计划将人工智能与社区物业服务相结合。“2017年,我们计划与开发商合作,打造10-15个机器人社区。”艾米机器人创始人李方友透露,目前已经与杭州、上海两家开发商签订合作协议,预计机器人社区会在明年开春于两地亮相。
 
  问题来了,听起来科技感十足的机器人社区如何构建起来?
 
  艾米机器人对社区业主、物业公司各自需求进行了研究,将社区机器人按照功能分成了3类——巡逻机器人、接待机器人和业主机器人。在此之中,巡逻机器人可以对接视频安防系统,通过定向巡逻,即时把小区的情况传送给安保人员;接待机器人用于接待、客服和投诉等业务;业主机器人是“家庭管家”,具有视频、购物、料理家务、预约家教和医生等功能。
 
  每户业主家庭配备一台业主机器人,整个小区配备5-6台巡逻机器人以及2台接待机器人,就可以构建起机器人社区。将物业、医疗、商务、教育等功能植入艾米中,把生活的各方面连接起来。
 
  艾米将成为物联网的一个重要节点,执行移动巡检、智能安防和设备控制等任务,同时,智能服务机器人也可以是物联网控制决策中心,可对整个物联网系统进行数据处理、控制决策。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社区都可以做成机器人社区。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新社区;二是社区。新社区容易嵌入机器人系统,而旧社区则很难操作。社区对社区的品质、服务等方面有要求,有利于提升社区的生活质量。”
 
  据了解,艾米的实验室原型在2015年就已完成,不过成本曾高达数十万元。通过2016年一年对于成本管控的研究,艾米将国内售价定为3万人民币,海外市场为5000美元,具体售价根据性能而变化。
 
  互联网+物业=2B大数据信息化平台
 
  家庭场景潜藏的巨大商机吸引诸多目光,不过面对社区这块蛋糕,有的创业者竟然提出不做业主生意,而是紧盯行业主体——传统的物业服务公司。
 
  “我们不做具体的O2O业务,而是为开发商、物业公司提供运营平台,类似现在的阿里巴巴,但我们希望终做成社区版的微信。”
 
  不久之前,深圳市四格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梁林志在接受新浪乐居采访时表示,尽管智慧社区备受关注,吸引诸多资金、创业者蜂拥而来,但物业行业的痛点一直没有解决,物业服务企业现代化程度很低。
 
  在他看来,万科近几年投入上亿元建设新一代信息化系统,四格互联三年多也已投入了5000多万元进行研发。新一代信息化系统对于绝大多数物业公司而言,意味着高成本、低收益、以及长时间的周期。按照传统方式购买一套软件,如果持续服务跟不上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希望做成一个物业行业产业互联平台,为物业企业提供深度信息化服务。通过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帮助物业企业减少软硬件和信息化团队的建设成本。”

 


 

  “物业服务企业向现代化服务企业转型的诉求非常迫切,但‘转型’不等于‘转行’,而是将现有的单一的物业服务延伸至集约化、专业化的‘大后勤’范畴的综合服务方向发展,将整个物业服务体系产业化、信息化。这个过程之中就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据梁林志介绍,经过18个月的推广,目前国内已有300多家物业公司与之合作,覆盖5000多个项目,覆盖面积达到5亿平方米。

上一篇:智能门锁怎样进入连横合纵新时代?

下一篇:物联网时代 传感器技术既是机会又是挑战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