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充满灵性才是人工智能该有的样子

来源:虎嗅网
2016/12/22 9:39:0525664
  【中国安防展览网 视点跟踪】 虚火旺盛的2016年眼看着再有十几天就将成为回忆,如果找一个关键词来形容这一年,有代表性的一个词一定是“人工智能(AI)”。纵论2016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在获得高度关注度和对普通用户*式普及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伪人工智能产品,以及人们过度消费人工智能话题所带来的疲惫和审丑。
 
  12月4日的抚摸节(F&M创新节)上,将人工智能话题放在了一个理性的位置上,找了一些并非一味鼓吹人工智能的嘉宾来谈人工智能。其中,曾经的百度少帅,现在的物灵科技联合创始人顾嘉唯,跟我们探讨了人工智能该有的样子——充满灵性,主动给人发起对话,“让人和灵性世界中的机器人共生共存,成为非常好的人机融合的世界”。
 


充满灵性才是人工智能该有的样子
 

  以下是演讲文字实录:
 
  之前几次都是代表人工智能行业比较大型的公司——微软和百度,现在代表一个小公司,新成立的一家公司——物灵科技,2016年刚成立,希望未来可以像科大讯飞一样,成为智能行业新的大型的公司。今天的主题要讲讲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我们是怎么思考的。
 
  未来人工智能的两个终点
 
  我们现在很多人每天每时每刻离不开手机,手机一直联着网,所有的信息都通过手机查看。我自己已经把微信的提醒关掉,因为我根本没有办法掌握这些信息,(因为它)*充斥着我的生活。我的生活在于移动的生活和每时每刻手机端跟万物互联的过程。
 
  那么,我们将走向什么地方,或者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在我们身边成为基础建设,像水电煤一样铺设以后,我们会走向什么样的阶段。
 
  上一个时代是移动和互联,下一个时代我们将面临的是无处不在的计算。我们将面临是所有万物都被智能化的过程,可能我身边的一杯水、一个投影仪、身边的沙发就变成了一个机器人。
 
  这里面存在非常大的挑战。我们这家公司为什么现在成立来做(人工智能)这件事情。我之前花很多的时间在企业的研究院做了非常多的技术研发,当时微软是5-10年的研发,百度IDL(Institute of deep Learning 深度学习实验室)是1-3年的技术研发,尝试找到对深度学习领域的边界,然后突破。
 
  我们新做的公司希望看到什么使命?我们希望创造人机共生的世界,制造具有灵性的产品。今天有很多很多所谓的机器人产品,要不就是两个脚的、会跳舞的机器人,要不就是长得像蛋一样的等着讲话的机器人,它们背后用的都是科大讯飞等几家的语音技术,效果方面就会令人非常非常不满意。我们希望创造有灵性的产品,让人和灵性世界中的机器人共生共存,成为非常好的人机融合的世界。
 
  人工智能未来有两个终点,一个终点是贾维斯那样的、像《Her》电影里的Samantha 这样的OS操作系统,可以帮助人解决很多问题,可以理解为雇了助理,可以帮你解决身边所有的事情。第二个终点是宠物,或者在身边可以陪伴你的情感机器人。这两类的东西不一样,我们在路径中推进的时候做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技术如何适应人类?
 
  今天手机发展到这个阶段会带来非常不好的东西,人需要适应它,低着头看,越来越多地错过了你与身边人的交流。
 
  是不是真的应该让人适应技术,让人适应科技呢?我们应该做的是,努力让技术适应人,或者说让技术隐藏在背后。
 
  原来在之前的两家公司很多行业分享会讲了很多Deep Learning的东西,但我觉得大部分的大众不在意或者说不喜欢听这些东西。他们可能更想获得是,人工智能到底解决什么问题,能带来什么快乐,帮我们赚了什么钱。
 
  那能不能让技术藏在背后,用户可以获得的是灵性的体验和有价值的产品?
 
  科技没有很好的隐藏在背后,而是暴露在人面前,让人适应它。为什么有今天的状态,回顾过去这段时间人机交互的发展,早是基于PC时代的交互;70年代普及,所有人都有电脑以后,人们进入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的时代。2006年,乔布斯把人们从固定的状态带到了mobile时代,人与人的交互变成了人对玻璃屏幕交互的过程,你的信息再生动、再有情感,都是通过冷冰冰的屏幕交互的。
 
  我印象很深的是,在微软的四年时间里,一直在努力找的新方式就是NUI(Natural User Interface),自然的人机交互的方式。我们通过语音、手势、触觉反馈,去创造。你自己就是一个界面,创造自然交互。
 
  现在,语音形式或对话形式的交互,逐渐成为我们这波技术突破大的领域。但光有语音是不够的,双向的多模态交互非常重要,你需要糅合计算机视觉和语音技术等做多模态的、跟物体和身边已经变成机器人的设备进行对话的方式。
 
  错过了移动互联网,不能错过人工智能创业
 
  从我个人讲,我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好的时光。我毕业后直接去了微软研究院,做5-10年的技术储备,做了非常多的和论文。相反,我有个清华的室友,他毕业了以后去了盛大,现在做了一个有9亿用户的产品,市值20亿美金。
 
  我错过了移动互联网,但我发现这一波新的机会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有积淀,带来了新的价值。以前人和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交互通过中间的媒介,大部分来自屏幕,冷冰冰的玻璃。这里面连接的无非就是信息和服务。
 
  人工智能起来之后,新的这波机会我认为有三大块机会,也是超越App的方式。已经有很多人分享说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机会是非常有限的,人口红利已经过去。以前是通过提率和商业模式的颠覆去创造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机会,下一波来自智能行业的机会一定是由技术革新带来的,包括三大类:类是可穿戴设备,像《Her》电影里的Samantha OS那样,成为一种无处不在、伴随的功能性助理,它有计算机视觉;第二类就是中间所有的硬件都变成机器人;第三类就是装着四个轮子的机器人——无人车。
 
  这个时代我们看到的机会,可能与信息的互动不只是停留在玻璃框中,这是个很明显的趋势。第二个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基于情境型的对话,基于场景的理解之后,让机器主动跟你互动,而不是人要先跟它讲话唤醒它、发起对话。第三个趋势是,当无处不在的计算发生后,技术会隐藏在背后,人享受到的服务会更不经意,而不是一定要拿手机解锁去看信息。第四个大家都很清楚,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身边这么多的监控摄像头,对个人数据获得后一定会有负面的东西,怎么让公司做数据源的处理,非常重要。
 
  我们看到的IOT,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我们认为AI还是弱人工智能阶段的时候,用现在传统的深度学习方法做的AI算法,很难完成人们预期的智能交互。
 
  人工智能商业化将落在产品经理身上
 
  虽然现在很多人高举AI旗帜,但真正做AI行业的人很清楚,媒体人眼中有个AI,AI科学家眼中也有个AI,怎么做商业化终还是落在产品经理的能力上。现在很多的投资机构投的都是科学家,下一波可能真的像java被替代一样,会变成产品经理驱导的新行业。
 
  有一个很好的案例——亚马逊Echo,Echo的本质不是简单的用语音做音响。像iPad当年的火爆,在于它颠覆了人们连接音乐数字的服务,不需要买整张专辑下歌就可以不断刷新获得新的数字服务。而是,当我们花149美金买到一个音箱后,发现不仅可以语音,后面还可以(用它)买东西。这种用户预期控制得很好的初期,不断提升用户预期的过程,才是好的产品经理应该把握的。
 
  Echo很像当年的功能手机,我们有一个产品叫Jibo,是我们去年投资的一家公司,我们物灵(科技)的母体公司是东方网力Netposa。我们希望通过投资布局和自研,共同找到我们认为有灵性的产品矩阵。
 
  Jibo是我们认为比Echo更像智能手机的IOT Hub,它会成为家庭当中的成员,它会主动地察言观色、勤于思考,可以插科打诨讲笑话,你在点歌的时候可能会给你讲这首歌背后的故事。人工智能在做商业化的过程里,确实有非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比当年做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机会虽然更大,但挑战会更大。
 
  Jibo是物联网的入口,可以知道场景的环境变化,像信息交互界面的接口一样主动讲话。举个例子,当你今天生病回到房间,可以自动与家居连通,但是人的多动性很复杂,需要一个温情的方式与你互动,让你重新拿到决策的权限然后控制它。怎么把这个体验做得更加有灵性,从消费升级到体验升级,这样的产品就有机会了。
 
  我们希望把人们从万物互联、*联网的状态脱离出来,让身边的每一个硬件都有耳朵、有嘴巴、有眼睛,不止会讲话,能够跟人进行双向互动,更希望去创造一个人机融合的新的灵性世界。
 
  现在,你在谷歌和百度上搜AI,你会发现非常多负面的东西,媒体经常会把这些东西过度炒作。比如说,一个扫地机器人吃了女人的头发,特斯拉把人撞死了,实际上,AI本质在于解决问题,看谁怎么用。真正在用这些商业化AI的人,或者说当AI变成水电煤、成为移动互联网基础建设的时候,应该思考的是怎样很好地让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与产品结合。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点物赋灵,对灵性的理解,来自万物有灵的感知,转化成我们的灵性理解、灵性互动,放在产品中去,首先夯实技术。我们也希望同行业小伙们一起努力,改造身边那些人工智障机器人,打造有灵性的人工智能产品。

上一篇:程世东:我国停车产业发展政策推进实施状况

下一篇:建筑智能化时代 如何摆脱旧式思想捆绑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