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美国总统大选 看特殊时期安全如何保障
- 来源:: 在线(北京)
- 2016/11/10 8:57:5131284
关注美国总统大选 看特殊时期安全如何保障
大选期间,除去热闹的电视辩论、创意的竞选广告和活跃的拉票志愿者外,美国社会更关心选举能否顺利、平安进行,让每一位美国公民享受到所谓“民主的权利”。因此,大选的安保工作是整个选举过程的重中之重。
大选成反美势力的佳攻击目标
大选是美国社会的一种标志性政治盛会,极易成为所有反美势力攻击的目标。在选举日发动袭击不仅能够引起的舆论关注,也能给美国制度和尊严带来重创,甚至影响下任美国总统的政策取向。近期,美国*已发出警告,称基地组织或“伊斯兰国”可能对一些州的投票站点下手,提醒美国民众引起重视。
投票站点是恐怖组织喜欢的目标。*战争后,美国推动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亚开展民主选举,对这些地区进行“民主化”改造。但这种美式制度在当地引发激烈反抗,恐怖组织和反抗势力发起过多次针对投票站的袭击,试图阻止当地民众投票。
除投票站外,候选人也面临着生命危险。由于竞选过程中,候选人经常需要到民众中间拉票,很可能遭遇分子的近距离袭击。2011年,美国国会众议员加布里埃尔·吉福兹就在一次竞选拉票活动中遭遇枪击,身受重伤。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是竞选中遭遇袭击的经典案例。
近年来,随着网络空间和网络舆论的迅速发展,网络攻击也成为外部势力干扰美国大选的选项之一。本次选举中,美国政府多次指责俄罗斯通过黑客手段揭露美内幕信息,试图影响选举进程。10月,美国国内还发生大规模断网事件,造成一定社会恐慌。美国分析人士担忧投票、计票系统可能遭遇网络攻击,或影响终选举结果。
采取高等级的安全戒备
针对上述威胁挑战,美国国土安全部、安保力量和军事力量在选举年格外辛苦,为每一场竞选活动提供的安全保障。据统计,每一次总统大选,美国花在安保上的费用超过15亿美元,而这笔经费则来自每个纳税人的口袋。
投票站、交通枢纽等人口密集地点是安保的首要目标。选举前两周,美国各大城市将全面提升警戒级别,市政警察将在地铁站、公交站抽检旅客随身携带的各种行李、背包和手提包,重点搜寻可疑爆炸物。地铁警方还将动用专业设备和警犬协助安检工作。每个投票站外均有数十至上百名警力驻守,配备有各种检测、防爆和应急设备,重点监视前往投票站的异常人员。
总统候选人无论胜算高低,都将成为安保人员的保护目标。按照法律规定,各主要政党提名候选人,如果在民意调查和竞选资金筹措上达到一定标准,都能获得特勤局保护。特勤局一般在美国总统大选前120天就开始贴身保护主要候选人,为其所有公开活动提供多层次的“安全网”。各政党的竞选总部和国会同样会得到重点保护。为了避免“水门事件”重演,两党竞选总部的安防级别到达“苍蝇都飞不进”的水平。
美军事情报部门也在看不见的领域保护着选举正常进行。选举期间,美*处于高等级的戒备状态,随时做好击溃针对美国*行动的准备。美国情报部门也在一刻不歇的收集、分析美国主要敌手的动向和暴恐线索。有报道称,为了阻止俄罗斯在选举期间利用网络攻击捣乱,美国情报部门已经接到命令潜伏在俄罗斯国内重要网络设备中,可根据情况瘫痪其网络军事力量.
成熟的社会安全网作为保障
总体来看,美国针对大选的多数手段和方案均源于美国国内日常的安保惯例,这些社会安全网在大选时期也将发挥重要作用。“9·11”事件以来,美国对国内安全的认识和行动能力达到一个全新的层次,一些成熟、有效、可持续的做法让美国成功阻止了多数恐怖袭击。
其一,与社会联动的情报预警机制。恐怖袭击让美国认识到当今世界危险的安全威胁可能来自国内、来自身边。警察等安保力量无法阻止正在进行的恐怖袭击,好的办法是将其扼杀在萌芽阶段。因此,美国打破了不监听国内民众、不对国内开展情报活动的禁忌。在社区和城市广泛开展征集暴恐线索的奖励机制,甄别一切可能对社会带来危害的线索。近年来,美国将*的对象已从有海外背景的穆斯林群体扩大到所有“有暴力倾向”的人群,美国内激进的种族主义者、反同性恋者也成为重点监控的目标。
其二,完善的社区安保网络。除警方、军队等官方安保部门外,美国正显著提升对社区安保组织的支持力度。由于美公民有持枪权,社区民兵和志愿组织有能力处置多数危害程度不大的袭击行动。在选举过程中,民兵组织也参与所在地选举站的安保活动。
其三,*的社会安防教育。美国民众对大选时期的混乱和危险早有准备,很多选民在选前都有囤积粮食、饮用水的习惯。官方并未遏制这些行为,反不断公开发送安全提示,让民众加强警惕。国土安全部每周都会发送数份“威胁布告”,提示民众注意新型的暴恐袭击手段和危险地点。在经历多年安全教育后,美国民众的自我防护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文/李峥 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
(原标题:美国如何保护总统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