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显示屏行业大武林 看透本质防掉沟中
- 来源:慧聪LED屏网
- 2016/10/10 10:04:5635298
LED显示屏行业大武林 看透本质防掉沟中
怪事之一番茄从来都不是西红柿
在LED显示屏行业里,常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说辞,这个厂家是做渠道的,这个厂家是做工程的,但是试想一下,哪家制造型企业要生存发展不需要渠道销售呢?这个问题,其实浅显的来说,就好比是“番茄从来都不是西红柿,马铃薯不是土豆”一样的道理,连事物的本质都忘了。
实际上,只要有买有卖,那么这中间必有渠道。LED显示屏厂家作为产品的制造者,也就是卖方,终端消费者则为买方,要将产品销售给终端消费者这个过程,中间的连接点就是渠道。无论是通过工程渠道、海外销售渠道、平台销售渠道、传统分销渠道、直销渠道,还是近些年来为红火的电商渠道,甚至是传销渠道,不可置否,企业都需要用一种合理得方式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上。
特别是对于今时今日的制造型企业而言,产品本身同质化加强,渠道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没有渠道,就没有产品的销售和品牌的传递。就好比强力巨彩,被誉为LED显示屏行业的“渠道”,但是至今,强力巨彩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做渠道的厂家,而是一家运营品牌的公司。
此外,被称之为“做渠道”的厂家,往往被打上低端的标签。
其实,厂家在选择和建设自己产品的渠道时,没有一成不变的,品牌发展的不同阶段,厂家产品的结构也不一样,这就要用不同的渠道模式。产品象汽车,渠道像道路,如果在高速路上走牛车或者在山路上走跑车,都同样会觉得别扭。是车错了还是路错了?其实大家本身都没有错,只是搭配错了。随着品牌逐渐发展,企业会生产高、中、低各层面的产品,所以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便粗浅的将其定义为低端。
怪事之二自以为是的产品
中国LED显示屏行业风风雨雨走过20载,时至今日,中国生产的LED显示屏质量已经被市场认可,中国LED显示屏本土品牌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但也出现了一边是LED企业低价竞争,市场惨淡,另一边却是LED产品仍旧需要大量进口的尴尬局面。
虽然,行业内也少不少的LED显示屏企业定位为品牌,但是什么是品牌?首先你要有的产品,那么,问题又来了,什么才能称之为产品呢?
我们常常将LED显示屏分为中、高、低端,但是常常在这个区分的界线上陷入一个误区。有人认为,低端就是价格较低,相对的自然是价高产品,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那么试想一下,用黄金打造的LED显示屏单元板,价格肯定够高,但是销量呢?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低端就是产品科技含量低,反之。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P0.1的小间距产品是不是比P1.0的产品显得?但是还是那句话,销量呢?
一般来说,定位于的产品会体现出诸如价格高、*、产品质量相对较高,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没有市场,销售不出去,那这一切都白搭。就好比黄金打造单元板,后哪怕一年只销售一张都算是成功的,但是一年都没卖出一回,不能得到消费者认可的,只是迎合了不成熟的“产品”爱好者,那叫做“品”,然而对于LED显示屏行业而言,并不需要品。
因此,LED显示屏产品产品应该是有量、有价、有市,且能够得到消费者认可的产品。作为LED显示屏厂商不要轻易忽略了产品的可销售性。你既不是慈善家,也不是艺术家,没有销量也能存活、发展壮大,没有销量,那么再精贵的产品,只能是“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
怪事之三*式的技术革新
目前,我国LED显示屏行业行业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由于技术创新实力放慢,产品逐渐趋于同质化,发展后劲不足。因此,我们都在提倡创新。但是,企业需要明白,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不是为了不同而不同,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生存,为了竞争力,为了拓宽LED显示屏应用范围。
但是不可置否,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式的技术革新。比如LED显示屏能够做到放在沸水里看视频,但是其实很少有消费者有这样的需求或者是相应的场景应用,那么多出来的功能就是一种技术的浪费;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说,一部智能手机,添加手雷的功能,必要的时候还能作为自我防御,这样来看,确实是一种技术的创新,但是这样的产品只能造成社会的恐慌。
发明创造与技术革新是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的本身。技术还是以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为目的。以消费者的好体验。技术毫无实用价值,迟早将被淘汰出局。相反,LED显示屏早期开发的一些部件,由于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很出色,因此尽管在技术上不是很先进,可是良好的适用性使其在LED显示屏上的应用经久不衰、长生不老。
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使LED显示屏的性能变得更佳,让我们的消费者使用变得更方便,但适用未必都很先进,这就是辩证法。
另外,目前LED显示屏的技术创新,往往存在着技术成本的问题,很多企业在技术上投入太大导致LED显示屏价格过高。在这样的情况下,LED显示屏厂家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技术上保证LED显示屏质量同时降低成本,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技术超前,但是暂时不适用的产品。
总而言之,想要不被带进沟里,就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时刻保持一种严谨的态度,仔细分辨眼前出现的人和事物。要冷静观察,不要大谈经验主意,不要麻痹大意,更不要对某些事情视而不见。在很多司空见惯和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危机或转机。所以,要学会以审视的眼光来观察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