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协议显示其优势 智能家居或将迎来新机遇
- 来源:千家智客
- 2016/8/23 15:09:4435819
Thread协议显示其优势 智能家居或将迎来新机遇
近年来接口争夺、新生态圈的建立每每都会给智能家居市场带来新的话题。2013年10月Staples公司发布Connect平台,拉开了零售商利用平台开拓智能家居市场的序幕。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Connect系统与Low’sIris系统很相似,但它不仅仅为用户提供DIY个性化智能家居系统的平台,也提供一个连接Web的Hub从而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监控、使用智能家居系统中温控器、灯、门锁等设备。
在当时,Connect相较其它一些系统的重要看点是它通过系统中的Hub连接Zonoff提供的基于云的家居控制平台(该平台同时也支持Somfy的Tahoma智能家居系统)。
经历两年多时间,Staples在8月5日宣布将停止对Connect系统的支持,其现有用户将由Z-Wave和Zonoff继续支持。虽然这样一个决定背后一定有诸多原因涉及商业、经营管理、技术等等,我们今天尝试看一下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这是不是一步好棋。
实际上在家居自动化发展过程中,通过低功耗短途通信技术连接传感器、控制器等家居设备,通过Hub/Gateway连接云端提供服务的系统有比较成功的案例。此类系统发展至今也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用户群并稳步发展,比如英国Alertme©的HIVE系统,德国电信的智能家居系统等等。
这类系统都是在家居内部使用ZigBee、Z-wave或其它自有协议建立本地网路,然后利用Hub作为本地网络的管理者和与云端连接的桥接器。这样用户可以使用本地网络中的控制器控制网络内部设备,比如在家中使用控制器控制灯、热水器的开关;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登陆Web控制家居内设备比如远程为忘记带钥匙的家人打开门锁。
在上述系统中,hub的作用很重要,它是本地低功耗传感器网络中所有设备连接云端的接口,同时它也肩负着控制本地网络中各设备的职责。所以目前家居系统设计中,hub的设计都是比较复杂的一个环节。比如信息“上传下达”时的安全性问题、本地设备连接连接通畅性等都是目前还有待解决的问题。
不过2014年底,Thread协议的发布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当然作为物联网应用中一员的智能家居也感受到了Thread的推动力。简言之,Thread协议赋予每一个低功耗传感器(基于IEEE802.15.4协议)连接Internet的能力,因为所有的传感器都会拥有一个IPv6地址,因此理论上讲,所有的传感器都可以直接通过IP协议连接Internet实现InternetOfThings。这样也许会改变目前Hub作为桥接器的系统构架,为系统成员远距离传输信息提供了便利。
目前GoogleNest、Samsung、Somfy等公司都在努力发展Thread方面的应用。在年初的CES上也有相关的Thread支持的灯控系统的演示。可以看出Thread产生伊始就站在了物联网发展的风口上,因此其发展速度相较10几年前ZigBee的发展貌似要看好些,尤其是物联网开发工作者多数认为IPv6在布局的将来会被更为广泛的运用在各种传感器、控制器上,所以大家对Thread更为期待,加上目前很多家居系统中为在本地网络中支持多厂家设备,Hub开发依然复杂需要的投入也较大,所以一些智能家居把更多精力转向Thread之类的新协议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不过就目前来看,Thread虽然已经发布了1.1版本协议,但是其并没有涉及应用层,留给的空间很大。目前GoogleNest提供了基于Thread协议的应用层协议Waive,也有公司忙于在Thread上层搭建基于ZigBee已有协议的上层应用(ZigBeeClusterLibraryoverThread),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具有主导性的平台来聚揽各大设备商。所以对于Thread协议组来说依然任重道远。
笔者曾经与多个智能家居开发从业人员交流,他们普遍认为,目前的智能家居构架(基于ZigBee、Z-wav、BluetoothLowEnergy或其他低功耗网络协议)将与Thread支持的设备长期共存,但在将来IPv6大行其道之时,Thread会更容易显示其优势。因此目前的开发中很多考虑未来升级问题,如何能够利用现有芯片支持新的协议固件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目前很多无线传输协议尤其是多数低功耗传输协议使用2.4GHz频率,这为单芯片支持多协议提供便利。目前已有多家芯片公司能够提供支持多协议的芯片,这将为未来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升级直接将现在的支持ZigBee或蓝牙的设备更新为也支持Thread协议而不需要丢弃现有设备买新设备,对用户来说剩下部分升级花销,对开发商而言更容易提供服务并建立可信度。当Thread这样一个基于IP协议渐渐成熟并有主导性的应用层协议规范时,我们也许会更能感到IoT带给我们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