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标不治本 “涨价治堵”并不能解决停车难
- 来源:金羊网
- 2016/7/19 11:02:3828904
2014年8月,广东城区停车费全面上涨;2015年8月,广州市放开居民小区停车价格,小区停车费用也出现普遍猛涨。关于停车费和停车位的矛盾现实,并未因为时间流逝而被公众普遍接受。7月13日,有关机构一份《广州静态交通调查报告》称,2015年广州人停车一共花了250亿元,车主人均每月支出近900元。与此同时,广州当前停车位缺口达150万个,相当于十部车争三个停车位。
两年前的停车费大涨价,背后的理由是“涨价治堵”,即使听证会通过了,这一做法在当初也是争议重重的。过去这两年,即使有限牌政策辅助,广州马路拥堵却是一年比一年严重。所谓停车费能起到经济杠杆作用的“理论”宣告破产。遗憾的是,有关部门从未对此进行检讨,未对政策及时修补,更勿论“上涨停车费”与“反馈公共交通”之间的美好设想了。
遗憾的是,“市场化”的理论继续刮到小区停车位里。面对公众的刚需,价格监督部门全盘退出。失去制衡的开发商,借政策之风一举将收费推向新高。由于业主自治组织在大部分小区是缺失的,业主与开发商的博弈机制没有建立。在车多位少的情况下,小区车位所谓的市场化竞争完全不存在,但市场化价格标准却抢先种下。业主成本负担的增加,不可能换来服务质量的实质提高,甚至还造成部分“精英”业主把平民业主挤出车位租用权的情况。
从调查还可以看到,越秀区与天河区分别以76.6%和67.6%的比例被评为难停车的两个区。这意味着提高停车费直接的结果,只是提高物业企业的收益。由于总有部分人群是不得不开车到某些场所,比如大医院、大型购物中心、大型景区,以至于需求相对供给呈压倒性状况。即使是全国贵水平的停车费,在这些区域也不可能起到遏制车流的作用。
从某种角度来看,停车位越紧张,对支持市场化高收费政策就越有利。因为只要资源匮乏,就会导致竞争加剧。获得资源的方法,必然助推顶格收费、乱收费和乱停车。但这种表面上的市场自由选择,其实是在一个巨大困境背景下产生的。这个背景包括了公共性停车位缺乏、公交接驳的弱化、地铁载客能力趋极限、线网单薄及速度低等问题。公共交通及规划配套的滞后与欠账,后转嫁给市场埋单,也就是公众来支付了。
只要建设纯停车场无利可图,不能通过相关商业物业来交叉补偿,即使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也不可能催生便民停车场。相反,提高停车费反而能让商家获益,还让有关部门间接获利。有关部门有怎么可能更有动力去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呢?于是,这十余年公众看过无数个版本的“未来广州要建几十万个停车场”,而新说法是要建60万个,公众真能期待吗?
“粥少僧多”造成乱停车问题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客观上,车辆停放空间确实有限,车主不得已挤占公共道路。还有一部分则是主观上车主为了图省事,就不愿多走几步把车停到停车场,宁可侵占公共空间。
“涨价治堵”等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辆增加的速度,但每年机动车的拥有量仍在不断上涨,而城市停车位的数量显然跟不了。“粥少僧多”造成乱停车问题越来越严重,进而使停车难难上加难。经济杠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停车难,但治标不治本,停车难问题哦要解决没那么容易。
(原标题:解决停车难问题,不能只寄望经济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