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相关知识问答 帮你了解民用口罩国标

来源: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2016/6/21 16:47:2817644
  【中国安防展览网 视点跟踪】 今年,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该标准对细颗粒物(PM2.5)的防护效果和佩戴的安全性能作了明确规定,并将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我国的民用防护口罩国标,该标准的制定有哪些考量,标准的创新性是什么,出台该标准有何意义,在这里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以及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主任杨文芬、东华大学教授、博导丁彬三位专家,以问答形式对标准进行了深度解读。
       

相关知识问答 帮你了解民用口罩国标
    
  1问:该项标准采用怎样的指标评价?作为国标,其先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该项标准采用了直观的防护效果综合性考核指标。防护效果直观反映了合理佩戴口罩后吸入体内的空气质量,防护级别根据空气污染情况由低到高分为四级:D级、C级、B级、A级,分别适用于中度及以下污染、重度及以下污染、严重及以下污染、严重污染。消费者可以根据空气质量情况选择适合的口罩佩戴,使吸入体内的空气质量达到良及以上水平。
  
  此外,该标准增加了安全性指标考核。为保障消费者佩带防护口罩时的安全性,标准要求口罩应能安全牢固地护住口鼻,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对甲醛、染料、微生物等可能会对人身体造成伤害的因素,标准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同时规定了不应使用可能对人体有害的材质。考虑到佩戴者行走时的安全性,标准规定口罩下方视野应不低于60度,避免因口罩拱形设计过高影响佩戴者的视线。
  
  2问:对应不同的空气质量,口罩也有相应的防护等级,判定防护等级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防护等级的划分是依据国家强制标准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配套的HJL33《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L)技术规定(试行)》。这两个标准都是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的。
  
  对应不同的空气质量级别,即严重污染、严重及以下污染、重度及以下污染、中度及以下污染,该标准按照防护效果将口罩的防护级别由低到高依次分为四级:D级、C级、B级、A级;各级对应的防护效果分别为不低于65%、75%、85%、90%;为满足在空气严重污染情况下仍需外出人群的防护需求,标准设置了A级防护级别,推荐在细颗粒物浓度达500~700μg/m3时使用。
  
  根据标准,口罩的产品标识中应含有执行标准、产品防护级别、推荐使用时间等,特别要标明防护级别,这对消费者在购买口罩时可以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3问:标准兼顾防护性和舒适性,您认为怎样在两者中找平衡点,以求既规范市场秩序又满足消费者利益?
  
  答:防护性和舒适性互相制约。一般来讲,防护性能越高,对舒适性能的影响越大。人们佩戴口罩在吸气时,口罩对空气流动具有一定的阻力作用,当吸气阻力过大时,人会感到头晕、胸闷等不适状况。体质差异不同,对舒适性的感觉也会不同。本标准是在保证防护效果的前提下,满足佩戴者的相对舒适性。
  
  4问:中国消费者协会参与该项标准制定的意义何在?
  
  答:媒体公布的关于口罩的测试结果,引起了消费者极大的关注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极大重视,加速了民用口罩标准的制定。为了保证消费者权益,我们在标准制定时征求了中消协的意见,并向其发出了参与标准制定工作的邀请。中消协全程参与了标准的制定,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5问:消费者如何选购适合佩戴的口罩?
  
  答:(1)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2)购买时注意产品的标识标注是否清晰(包括制造商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产品规格、相关标准认证、防护效果级别、执行标准编号、产品使用说明、生产日期、推荐使用时间及贮存期等),要检查外观是否有污渍、影响使用的变形等。
  
  (3)根据不同的空气污染程度选用相对应防护效果级别的口罩。
  
  (4)初次选用口罩时,请参照产品使用说明先行试戴,购买与面部具有良好贴合性的产品。
  
  (5)防护型口罩应按照推荐使用时间及时更换。
  
  (6)佩戴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建议停止使用。
  
  (7)一般来讲,防护效果越高,相对的呼吸阻力就越高,长时间佩戴高呼吸阻力口罩会对身体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不建议消费者长期、超等级佩戴防护型口罩。
  
  6问:目前儿童口罩有标准可依吗?
  
  答:对于社会关注的儿童佩戴的日常防护型口罩,本标准暂未涉及。主要是因为现阶段我国少年儿童身体特征差异性较大,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实验数据积累还有待于完善,比如分析呼吸阻力对儿童成长影响的医学数据等。相关部门正在进行深度调研,努力推动适合儿童佩戴的日常防护型口罩的标准化的制定工作。

上一篇:产品太多 如何选择智能可视门铃?

下一篇:直击痛点 LED照明产业因何如此艰难?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