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总结2015社保成果 2016将扩展更多便民服务
-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 作者:编辑部
- 2016/3/22 11:59:3020461
总结2015:海南社保发展情况
1、“十二五”期末已建立统筹城乡社会保险制度体系
据悉,“十二五”时期,海南养老保险制度的触角从城镇延伸到乡村,从就业群体扩大到非就业、就业不稳定群体。在2010年9月和2011年5月,海南先后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别比国家规定完成时限提前2年和1年。2013年4月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范围。
为推进城乡统筹,2014年6月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2015年,海南又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这样,从农村到城市,所有人群都有相应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
除此之外,再加上“十二五”之前,已有的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海南至“十二五”期末,已建立了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实现社保制度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海南省是个以地方立法形式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省份。“十二五”期间,海南省秉持“海南特区”精神,大力推进制度改革,在全国完成城镇职工社保制度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修订工作,在制度建设法制化方面*全国。
2、“十二五”期间社保待遇水平与时俱进
在“十一五”期末,海南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是1108元。经过连续五年调整,2015年提高到了1931元,人均月增加823元,增幅达74.28%。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这些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海南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虽然制度建立的时间较短,基金沉淀少,但是这几年也多次提高待遇水平。2015年1月1日起农村和城镇居民月基础养老金统一提高至145元,较新农保制度建立初期增长1.5倍多,高出国家确定的标准1倍多,居*四。
在“十二五”期间,海南把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作为调整完善医保政策、加强医保管理的着力点,不断提高医保保障能力。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年报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26万元和15万元。2014年实施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年报销高支付限额达22万元,即城乡居民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之后,个人支付超过8000元的部分仍可以享受“二次报销”。两项政策累加限额可达到37万元。大病医保缓解了“因病返贫”,让“病有所医”梦想成真。
2015年,海南还将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种分别由原来的14种调整、增加至24种和由原来的26种增加至30种,原有病种的待遇标准也全部上调,让慢性病人活得更有尊严。
拓展2016:“十三五”海南将扩展社保卡的应用服务
据了解,社会保障卡具有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就医结算、缴费和待遇领取等社会保障应用功能,以及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应用功能。2010年该省启动社会保障卡项目建设,2012年12月正式发行社会保障卡。去年起,全省陆续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养老金、医疗个人帐户等待遇。从2016年1月1日起,海口本级参保人在各定点医疗机构须凭社会保障卡才能进行医保报销。
目前海南省已有多家医院完成系统改造,持社会保障卡可在医院进行自助挂号、缴费。持卡人也可持社会保障卡在社保经办机构、就业服务机构、农信社营业网点的社保金融自助一体机上查询个人参保信息和缴费记录。社会保障卡开户免收工本费,免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短信费,养老金代发人员每月免收5次全国跨行ATM取款手续费。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该省将进一步扩展社会保障卡应用场景,承载更多社保公共服务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