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文物安保 实现智慧管理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作者:编辑部
2016/3/16 14:26:3573219
  【中国安防展览网 焦点新闻】近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当前文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落实责任、加强保护、严格执法等方面作出了部署。《意见》进一步明确文物保护要求,并提出以科技支持,增强文物保护力。


现代信息技术助理文物安防 实现智慧管理
  
  《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文物工作重在保护,到2020年,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进一步加强,珍贵文物较多的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全部达标;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文物展示利用手段和形式实现突破;《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履行管理和监督责任。各相关部门要加强行政执法、打击*等方面的协调配合,依法履行文物保护职责;《意见》明确,要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完善文物防火、防盗、防破坏设施。制定鼓励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政策措施,培育以文物保护为宗旨的社会组织,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意见》强调,要完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加快推进文物保护法修订;强化文物督察,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文物执法工作,落实执法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等;《意见》提出要加强科技支撑。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文物保护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重点支持文物价值认知、保护修复和传统工艺科学化、考古综合技术、大遗址展示利用、文物预防性保护、智慧博物馆等方面的科技攻关,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提高文物保护装备制造能力。加快重要和急需标准制修订,支持有关企业、行业标准的制订,完善文物保护准则,进一步推广应用文物保护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提升文物工作标准化、科学化水平。
  
  近年来我国对文物保护重视程度提高,各地加强文物保护力度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舒晓峰介绍,十三五期间在文物保护特别是抗战文物保护方面,京津冀三地将从长城抗战遗址联合保护入手,北京将与河北、天津签订京津冀长城保护管理框架协议,推进共同进行三地交界的红石门长城、京冀交界的古北口长城、南口长城等文物保护与利用区域发展规划,共同上报国家文物局,统一管理、开放。
  
  从2016年2月开始,为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从源头上净化文物安全环境,杜绝文物安全事故,促进昆山全市的文物保护工作不断提升,昆山市文物部门于春节前后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文物安全大检查。
  
  2016年1月26日至2月16日,应城市文体新局、应城市博物馆联合对该市33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一次拉网式巡回检查。据悉,本次检查的内容包括田野文物有无盗掘现象及安全保护情况;大遗址有无违建、取土、挖渔池现象;文物保护单位的消防、安防、技防和文物安全保护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文物看护员履职情况等。检查发现部分文物单位存在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灭火器过期等安全隐患。对此,检查小组立即进行宣传教育,限期整改,及时上报。
  
  2016年1月4日至8日,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处长刘大明、副调研员常金国带领国家文物局委托的文物安全防护工程第三方评估机构有关人员及安防、消防、防雷、古建专家,赴河北省石家庄、定州、保定、唐山等地,对正定开元寺、正定府文庙、定州贡院、保定古莲花池、清西陵、清东陵等文物保护单位的16项文物安防、消防、防雷工程进行了实地检查,并督导文物安全。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副局长李恩佳、执法督查处有关人员和相关市县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督导检查工作。
  
  2015年12月3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做好冬季文物消防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抓好文物安全工作,重庆市文物局召开全市文物安全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全市文博系统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分析文物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工作措施,全面加强文物安全管理工作。
  
  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文物保护
  
  《意见》提出要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文物保护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其实在现代文物单位已经有不少利用现在信息技术的安防措施,比如在参观者无知觉的情况下自动记录其参观信息的人脸识别系统,还有可以防止文物被“掉包”的显微图像辨识技术,充分保护外出展览文物的安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的被用在博物馆,被称为智慧博物馆。智慧博物馆不仅实现了博物馆文物信息的智慧化,让参观者更加方便直观的了解文物,在文物保护方面也有做到了智慧管理。
  
  智慧保护在智能感知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对博物馆藏品的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监控分析,在文物损坏前掌握其各项特征,实现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测—评估—预警—调控”预防性保护流程。
  
  另外,面对数量庞大的藏品及藏品记录、每天多则数以万计的观众,如何以智能控制技术为支撑,优化博物馆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为博物馆决策提供支持,是智慧管理的重要要求。据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介绍,南京博物院已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文物管理,对每件文物进行藏品档案文字录入、图片资料扫描和数码照片处理、摄像数字化处理,为每件文物建立的身份凭证,并将RFID标签与文物藏品数据库相结合,使管理人员便于完成文物藏品管理、查询、统计报表方面的工作。同时,南京博物院还将RFID技术应用于库房文物管理,在文物入库前预先录入电子标签,此后文物进出库房,系统会进行自动扫描,并将扫描信息录入计算机,为文物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依据和手段。
  
  目前,在我国已有少地方博物馆走上智能路线
  
  故宫博物院:物品一旦被移动就会报警
  
  故宫博物院内展、藏品众多,价值连城,“如何安防”成为网友关注话题。针对此,单霁翔称,故宫明年将进一步提升安防系统。“我曾经说,*安防系统强的博物馆无疑是故宫,像我们的中控室,有65面大屏幕、1500个摄像头。”“故宫太大了,死角太多,所以我们现在做安防的全时空覆盖。在现在的基础上,再覆盖一层高新技术,形成物联网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故宫每一个藏品或展品,一旦被移动就会报警。任何空间,游客一旦触摸展品都会有报警提示。此外,故宫门上都安流量统计系统。总之,监控会更加全面、准确。”单霁翔说道。
  
  上海博物馆:启用人脸识别系统
  
  上海博物馆于2013年投放使用的视频人脸识别系统能够在参观者无感知的情况下自动采集其参观信息,提升博物馆安防水平。上海博物馆保卫处负责人吴敏伟介绍:“这种事后追踪的方式显然是比较被动的。博物馆更应该做好事前的预警工作。根据长期观察经验,盗贼一般作案前都会进行多次踩点。视频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抓拍来馆参观的人脸、人脸入库、查重比对、对可疑人员进行预警,再配以人防,就能积极有效地及时发现和处置博物馆的安全隐患。”
  
  那么,视频人脸识别系统是如何运作以实现预防?作为一名普通游客进入上海博物馆体验视频人脸取像过程。通过安检门时,触发了摄像机取像系统,距离安检门几米远处设置的3个方位720P高清数字超宽动态摄像机便自动进行取像。系统信息管理平台于是地获取了通过安检门时正面、左面和右面3张图像以及一张半身照。通过复杂的运算,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终存储一张清晰的正面照片存档入库。
  
  随后,再一次进入安检门。摄像机再次获取图像后,图像查重比对系统随即自动检测出该对象在30天内两次入馆,并将入馆信息放进二次库。一旦有信息进入二次库,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的操作监控机便会发出声音和光线预警,并自动调出此人之前进入安检门的信息。点击照片,还可以自动播放其每次进入安检门的视频录像。此外,针对国家安全部门、公安、边防及海关等部门下发的黑名单人员,系统能够通过查重比对,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敦煌莫高窟:环境监测保证文物保管环境安全得当
  
  敦煌莫高窟,已在60多个洞窟安装了200多个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二氧化碳监测设备,崖体内部温湿度、崖体裂隙、壁画病害等传感器。山顶和窟区布置气象站和风沙监测站,窟区安装空气监测站等。在数据采集、实时监测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至专用的数据库,并将分析结果实时传给洞窟开放管理系统和莫高窟监测中心,一旦数值超过承载限度,系统将发出预警,并通过短信平台传给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上一篇:老有所养不是空话 发展养老服务提上日程

下一篇:安防315聚焦新生态 “互联网+”强力构建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