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智慧城市让城市变得聪明 为亳州百姓带来诸多便利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
2016/1/21 15:52:3518587
  【中国安防展览网 智慧城市】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地城市的发展潮流。在此过程中,亳州市积极参与建设,取得了不俗成绩。
  
  “指尖办事”渐成风尚
  
  1月7日上午,亳州市智慧城市展示大厅。
  
  “输入源代码,就可以查出这批药材的产地、收获期等信息。”工作人员刘璐说着,输入了一长串的代码,很快电子屏幕上就出现了毛知母的信息,包括种植地点、种植时间和收货时间,甚至还有田间管理的一些内容。
  
  除了中药材追溯系统,智能家居也让参观者赞叹不已。坐在沙发上,如果想打开台灯或者空调,包括想看什么电视节目,你只要对着遥控器发出命令,你想做的事情立即就能完成。
  
  此外,智慧城市展示大厅内还展示有网上办事大厅、我家亳州、数字城管等市民已很熟悉的“智慧项目”,让市民切身体会到智能化带给我们生活的便捷。
  
  在云计算数据中心,55台服务器正在忙碌地计算着包括网上办事大厅和我家亳州等智慧项目的数据。
  
  现在各个机关单位的资源都在我们这里进行汇总,建立了一个大数据库。”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云计算数据中心共汇集、整合了46个市直单位数据资源约10亿条,建设了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城市监控视频数据库和电子证照数据库,并初步实现了数据资源与网上办事大厅、“我家亳州”APP、视频数据平台的互联互通、共享应用,初步形成了集中建设、统一管理的政府云计算集群。
  
  2015年4月7日,亳州市被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城市。
  
  “让城市越来越聪明,这是智慧城市给人的感觉。智慧城市的聪明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汪一光说,亳州的智慧城市就是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建设将实现智慧规划和管理城镇、智慧配置城市资源、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目标。
  
  群众生活越来越方便
  
  建设智慧城市带来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直接地体现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1月2日,家住市区富荣花园小区的佟女士第四次通过“我家亳州”缴纳了自来水费。“真的很方便。次缴费的时候,从注册到缴费,几分钟时间就弄好了。”佟女士介绍,由于平时在家带孩子,没时间去交水费、电费等各种费用,用了“我家亳州”手机客户端后,在家就可以缴纳各种费用了。
  
  去年4月初,亳州市启动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我家亳州”APP的研发建设工作,7月31日正式上线,亳州也成为全省实现公共服务“一手掌握”的地市。
  
  “我家亳州”手机客户端以为民、便民、惠民为宗旨,共开发了查询缴费、交通出行、居家生活、医疗保健、新闻综合等7大类、25个栏目,实现了实名认证、一卡通支付、积分奖励和兑现、邀请码和分享等基础功能和应用,整合了基于药都银行业务的移动支付平台。自去年7月31日正式上线运行以来,注册用户7万余人,实名认证1万多人,通过“我家亳州”APP进行的生活缴费金额达300余万元。
  
  在“我家亳州”手机客户端受到越来越多市民欢迎的同时,亳州网上办事大厅也成为大家申办事项的选择。
  
  2014年9月,亳州市开始建设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分为市直、谯城、涡阳、蒙城、利辛、亳州经开区6个厅。亳州市还在江苏常熟、南通、南京市江宁区和浙江义乌、嘉兴平湖等外出人口集中地,建立了5个网上办事大厅服务代办点,为亳州老乡提供“一站式”服务,自上线以来已建立各类代办点1700余个,实现了镇村全覆盖,累计受理个人、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申办事项95万件,办结86.8万件,日均受理申办事项约3000件,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让全市600多万群众享受到了办事不跑腿的便利。
  
  “我们又对需要网上办理而目前尚未办理的事项进行了征集,以便群众申办事项更加便利。”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管理中心副主任周杨介绍,目前一共征集到了30多条建议,其中有大约10条有望被采纳。
  
  智慧项目让城市更聪明
  
  作为视频数据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亳州市在主城区内新建的5202个视频监控本月底就可以完工。届时,主城区的大街小巷将遍布“电子眼”,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其采集的数据可供政府以及公安、交警、城管、人防、交通等各个职能部门各取所需,有效解决数字城管、平安城市等资源整合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某个路口堵车比较严重,系统采集到信息后,会自动调整红绿灯的长度,及时疏导交通,大大提高通行效率。”亳州市交警支队宣教科科长李中立介绍,以该平台为支撑,亳州市多条道路也有望建成“绿波带”,市民在这些路段驾车行驶时可享受一路绿灯。
  
  据了解,在亳州市级视频数据平台开始建设后,各县区视频数据平台建设也将陆续启动,把视频监控覆盖至县区主城区、各乡镇及自然村。此项工作计划将在两年内完成。
  
  根据2014年编制完成的《亳州市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方案》,亳州市计划利用3-4年时间,建设包括视频数据平台、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环保在内的13个智慧项目,实现基础设施智能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城市管理精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的目标。
  
  “从日常生活变化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捷性。”市民陈辉表示,在亳州市建成智慧城市以后,“大家生活肯定会更加方便”。

上一篇:用大数据构筑智慧城市 武汉全国发展电子政务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提质扩容 打造民村智慧城市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