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智能医疗:从可穿戴到植入式 潜力大但为时过早
- 来源:电子商情
- 2015/12/4 17:54:3919298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黄成军博士、研究员指出:“当前,可穿戴,便携式医疗设备正在对医疗行业形成重大挑战;未来,诊断、监护、治疗、给药等环节,都有可能全面实现智能化。”他认为,当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种类众多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如可进行心率心电以及睡眠监测的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可监测脑电波助人放松的无线耳机、精密测量并能自动记录和上传健康数据的血糖仪、可在家24小时监测心电的心电仪、附有心电传感器并可自动生成心电报告的智能心电T恤等等。
“这些款式、价格各异的可穿戴设备,吸引了众多厂商和投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另一方面,这类设备的核心功能却往往大同小异,用户黏性差,难以坚持使用,‘智能’、‘时尚’、‘消费’属性有余,而‘医疗’属性不足,解决不了用户的‘刚需’问题,是目前可穿戴医疗设备普遍面临的问题。”黄成军表示,“另一方面,以即时检测(POCT,PointofCareTesting),也称为床旁快速检测为代表的便携式医疗技术,是近几年体外诊断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和增长快的领域。2012年POCT市场规模约100亿美元,并保持8%的符合增速,主要包含血糖、血气、电解质、心脏标志物等的检测。”他认为,与可穿戴式医疗设备相比,POCT技术已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其特点是“医疗”属性显著,可以“准确地”完成患者疾病监护或保健任务;但是它们大多是基于干化学法测定、免疫测定等技术,还算不上是“便携式医疗电子设备”,更谈不上是“智能设备”。当前,比较成熟的便携式医疗电子产品主要是血压计、血糖仪类产品,已经初步实现了与信息技术的集成。例如目前已经有数款集成了无线通信以及云计算能力的血糖仪产品面市。
从整个产业看,黄成军表示,2015年可穿戴式医疗、便携式医疗、互联网医疗等新概念在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市场竞争加剧,苹果、谷歌、三星分别推出了各自的智能健康平台。在国内“BAT”三巨头中,年初阿里巴巴入主中信21世纪,并推出了支付宝“未来医院”;腾信公司在微信平台推出了“全流程就诊平台”,并投资了丁香园;百度公司也推出了“北京健康云”平台。同时,还有为数众多的初创企业,掘金可穿戴医疗设备及服务市场。“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同时产业链也不断延伸,初步形成了以可穿戴医疗设备、便携式医疗设备、在线医疗为主,整合移动医疗服务商、医疗设备制造商、IT巨头、风险资本、移动运营商、应用开发商、数据公司等众多参与者的产业链,未来将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但是他也指出当前市场仍然面临着诸多难题,“诸如技术成熟度不够、行业标准缺失,行业监管缺位、商业模式‘落地’困难等问题,大部分可穿戴医疗、便携式医疗的初创企业的生存还主要依赖于融资。”
因此综合看来,基于我国的国情以及医疗刚性需求,可穿戴医疗、便携式医疗的市场潜力巨大,但是从技术上来讲,现在说可穿戴“医疗”或便携医疗设备的爆发时刻已经到来,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