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互联网+工业”行动方案(2015-2020年)》
- 来源: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 2015/10/21 11:11:5813787
福州市“互联网+工业”行动方案(2015-2020年)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和工信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以及《福建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方案(2013-2018年)》精神,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深化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促进传统工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工业方向发展,加快构建我市现代产业体系,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行动背景
(一)工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全国各地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取得新突破。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我市推进“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创新发展将迎来重大机遇。
(二)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我市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自贸区,推动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在电子、机械、纺织等行业对装备需求上,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产业协同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但我市制造业发展与先进城市差距较大,创新能力较弱,产品档次不高,人才资源缺乏,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因此,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
二、行动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着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期目标,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工作重点,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着力释放改革红利,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全面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着力突破关键技术领域和应用瓶颈,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着力发挥我市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增强产业政策协调性和互补性,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加快建设工业强市,打造福州工业经济升级版。
三、行动目标
到2020年,两化深度融合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充分体现,信息化条件下企业不断推进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生产方式网络化。深化互联网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不断驱动现代制造业发展。全市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82以上。
——区域覆盖。全面推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引导信息化环境下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实现研发与制造集成、管理与控制集成、财务与业务集成、产供销集成和决策支持实时在线。全市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水平逐级提升,处于集成提升阶段以上的重点企业达到80%以上。培育一批应用效果好、创新能力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纵向深入。工业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全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能力显著增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全面渗透,重点领域加快人机智能交互,数控装备、物联网在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到2020年,全市重点行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70%以上,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普及率达到75%以上,建设5-1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程。
——横向整合。工业企业基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实现价值链整合的能力显著提升,实现从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向产业链信息集成,从企业内部研发体系到企业间协同研发网络,从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到企业间协同供应链管理,从企业内部价值链重构向企业间价值链重构。到2020年,全市重点行业工业企业供应链管理(SCM)普及率达到70%以上,产业全生命周期管理(PLM)普及率达到60%以上,选择一批重点行业建设互联网平台型企业。
四、行动思路
(一)立足现状,规划长远。立足我国工业发展现状,尤其是我市工业发展现状,针对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打牢基础、重点突破、提质增效。把握互联网发展浪潮,切合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机,大胆谋划、前瞻部署、逐步推进。
(二)创新思维,合力推进。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互联网思维创新工业发展思路,模式变革、集成提升、深度融合。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主管部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第三方机构的力量,统筹协调、紧密配合、运转。
(三)示范带动,营造氛围。树立“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建设“互联网+工业”样板工程,以点带面、示范、整体推进。营造“工业强市”氛围,普及相关互联网知识和技术,完善政策支持,整合资源、注重实效、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