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智能家居表面风光 落地发展怎么办?

来源:中国电子商会
2015/5/15 10:10:051632
  【中国安防展览网 智能家居】2014年,拥有亿万市场潜力的智能家居成了一只站在风口的猪,吸引了一大批拓荒者;如今,又逢“互联网 制造”的东风,智能家居真是想不火都难。市场上开始涌现出各种智能单品,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厨电等家用电器以及路由器、插座、开关、灯泡等硬件产品多如牛毛。于是,家电厂商、互联网公司和传统科技巨头开始战略结盟。腾讯长虹合作,魅族牵手海尔、小米美的联姻等1 1>2的模式成为智能家居平台寻求移动终端接入的突破口。
  
  市场:看上去很美
  
  从201WE现场看,满眼都是贴着“智能”、“互联网”、“云”标签的家电产品。然而企业的拼命吆喝,也难掩智能家电产品渗透率极低的现状。数据显示,2014年智能冰箱渗透率仅为1%,智能洗衣机与智能空调则分别为4%和5%。虽然有人将此归结为智能家电尚处“起步”阶段,但现实并不算乐观。
  
  智能家电普及道路面前的三大障碍:
  
  其一,标准缺失。就整个家电行业而言,目前尚未推出统一的智能化标准,不同品类、不同品牌的智能家电很难整合到一个平台之内,而如果仅仅作为单品出现,这些智能家电的溢价能力难免大打折扣。以201WE上大放异彩的智慧家居为例,多数中国家电企业已经实现了自己产品接口的标准化,但跨品类、跨品牌的协同能力有限,只能做到一定区域内的互通互联,这样留给消费者的自主选择空间就很小,而多数消费者很难一次性购置整套家电,且一般家庭也不会只使用一个品牌的产品,更何况中国家电企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提供一整套的、成熟的产品服务。
  
  其二,各自为战。除了产品本身缺乏协同性,智能家电在研发过程中也存在相似问题。目前国内很多家电产品虽为同一品牌,但实际上隶属不同的部门,有的家电企业旗下就划分为空调、中央空调、厨电、生活小家电等就多个事业部,这种架构在运营方面有其优势所在,但在智能家电的研发环节上,不同事业部难免出现“各自为战”的情况,这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智能家电的整体协作性。况且,绝大多数中国家电企业目前需要解决的是生存和生产的问题,而后才是发展。
  
  其三,成本问题。绝大多数智能家电的操作都基于显示屏,对于冰箱、洗衣机、厨电等白电而言,它们大都不具备电视的显示优势,操作系统的变化一方面增加了技术难度,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制造成本。与之相对的是,目前家电行业普遍受库存压力所累,仅2015初,空调行业就掀起了包括格力“以旧换新”、美的“315特惠”在内的一连串促销活动,企业一面唱响智能家电,一面费尽心思清理库存,结果显而易见,促销的刺激进一步释放消费者刚需,进而挤压了智能家电的市场空间。
  
  市场冷淡是产品所致
  
  市场对智能家电反应冷淡,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没有触及消费者“痛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用户对智能家居的感兴趣程度达到95.2%,但有87.5%的用户对智能家居现状不满,表示跟预期完全不符,或低于预期。消费者的不满意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如功能鸡肋、使用门槛高、维护维修麻烦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智能家电都喜欢标榜年轻化,这一点本无可厚非,年轻人热衷于新鲜事物,包括现在的80、90后,都是家电消费的主力军。但“年轻化”并不意味着“复杂化”,很多不必要的功能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导致操作更繁琐,同时还加大了保养、维护、维修等方面的难度。建议衡量家电是否足够“智能”,不妨让中老年人做评测,如果能让他们轻松上手,用起来省力、省事、省心,那才无愧于智能的头衔。
  
  远程遥控也好,互联网、物联网也罢,都仅仅是智能家电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一味地制造噱头、引人眼球,终归难成气候,在这方面,家电企业还需为智能家电做好“简”法,在制造概念、抬高股价之余,多一些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市场化的产品。
  
  展望:勿忘初衷方得始终
  
  2014年被誉为智能家居元年,2015年更被作为智能家电开花结果的收获之年。业界预测,到2020年,我国智能家电的整体产值将突破万亿元,其中智能硬件的产值就达6000亿元,广阔的前景也吸引了众多家电厂商和互联网企业纷纷前来“淘金”。
  
  尽管智能家电市场“蛋糕”巨大,但绝非人人都能赚得盆满钵满,只有建立在品质的前提下,同时摒弃华而不实的噱头,才有可能打造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家电产品。
  
  美的方洪波曾感慨:智能化不能掩盖中国家电业的硬伤。这其实也道出了中国家电业的心声。在此起彼伏的智能化浪潮之上,企业若要顺水行舟,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产品质量,这里既包括产品质量,也包括服务质量;其次是规范标准、协同发展;然后才是个性化、差异化的创新。
  
  当前,在加快研发、推广智能家电的同时,中国家电企业的紧要任务就是"修炼内功",包括产品质量提升、核心技术突破、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体系完善等。其中,质量是品牌的招牌,此前“中国游客抢购日本马桶盖”一事就是好的例证,国内市场不乏旺盛的需求和购买力,国内家电企业也不乏技术与产品,但消费者仍然不远万里海外“淘宝”,归根结底就是对日本家电品质有一种常年积累下来的信赖,或许这样对比会刺痛一些人的民族自尊心,但不可否认,抛开感情因素,很多消费者都会倾向于“日本家电比中国的质量好”这一结论。
  
  这其实也给中国家电企业敲响警钟,没有过硬的品质,所谓智能家电、智慧家居到头来很可能成为无人喝彩的独角戏。与此同时,如何尽快落实智能家电的跨界互联,如何制定与之相关的配套服务,都是摆在企业面前亟待思考的问题。
  
  智能家电由“单品”到“平台化”的理念转变可谓一次重大飞跃,但无论是从“硬件”的品质、技术上来看,还是“软件”的协同性和内容上考虑,离真正的智慧生活还有一定距离。整体来看,智能家电只是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价格战与概念炒作只能作用一时,唯有"内功"修炼才是持久前行的动力所在。

上一篇:智能家居大潮来袭 商业模式还待进一步挖掘

下一篇:智能家居引巨头纷争 中小企业路在何方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