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时代 车载监控从公共领域走向个人
-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作者:编辑部
- 2015/1/16 11:14:5245047
在物联网大环境的促使下,车联网市场也越来越受关注。谷歌与特拉斯联合发布预测,到2015年,将有66亿互联物体,其中汽车预估有6200万辆,将会是第三大互联网物体。据分析机构易观智库预计,到2015年中国车联网用户的渗透率有望突破10%的临界值,届时,中国智能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迎来智能汽车时代。
智能时代,车载监控成公共交通必要品
车载监控作为车联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实时、直观等特点,是智能公共交通发展的重点领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设备制造业技术的发达,为公交车载监控系统在高清、传输、视频分析等方面带来巨大的改进空间。
我国车载监控主要集中在公路营运车辆(如公交车、出租车、校车、客车等)、政府部门的执法车(如警用的执法、巡逻车车等)、石油化工的危险品车辆(如油罐车、危险品车等)。其中目前车载监控在公交车、校车和客车应用方面有明显的增长,尤其是在公交车、客车方面,政府大规模实施的“公交优先”的政策,为公交交通车辆监控实施带来契机。同时交通部规定自2011年8月1日,新出厂的“两客一危”车辆,在车辆出厂前应安装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794-2011)的卫星定位装置,也为车载监控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
车载监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实现的目标归纳起来主要有七点:
(1)实时监控车辆运输过程
3G GPS车载网络视频服务器可实现多信息的实时监控,车载行驶记录终端可实时监控或随时抽检车辆的行驶状态等信息,系统自动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存贮,能够实时了解车辆的行驶状态和运行环境,及时发现环境或人为问题,包括随意停车,无关搭乘等。
(2)运输过程信息查询
可随时查询危险品、剧毒化学品生产及运输企业的信息,涉及剧毒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发布及剧毒化学品名录。可查询托运单位名称、运输单位名称及运输路线,运输相关车辆和运输相关人员,运输剧毒化学品的名称、数量及相关公路运输通行证的有效期等。
(3)紧急事件的应急联动
包括事故现场的交通管制、事故现场周边人员疏散、事故的紧急救援等,相关信息可以实时发送到监控指挥中心,便于对事故的及时处理。
(4)运输结束后的信息处理
车辆到达运输目的地后,可通过有线/无线网络下载查询车辆行驶记录仪与录像文件资料。存贮的图像和数据信息能被打印、回放,以便于检查车辆运行轨迹和系统操作日志。
(5)有效提升服务,提高安全预防
长途旅行中旅客之间、旅客与司乘人员之间不时会产生一些矛盾和争议,导致公司时常遭到投诉,特别是有的旅客下车时顺手拿走别人的行李和物品等,因为没有有力的证据,解决起来无从下手,公司形象受到很大影响。安装录像系统后,可以随时对司乘人员过站载客,私收钱物等*公款行为形成有效控制,同时提高服务质量。
(6)提高安全,事故取证
长途客车行驶时间长,路况和人员复杂,车匪路霸较多,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特别是春运高峰期间偷、抢、拐、骗的案件恶**通事故很多,司机违规操作、严重超载等情况时有发生。通过网络远程视频监控和录像系统,客运公司和管理部门随时可以通过3G网络远程视频即时的检查司机是否违章和超载,同时录像资料可以*分子的作案证据。
(7)有效地督促司机严格按照规章操作、文明驾驶,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车载监控从专业走向民用,对技术十分挑剔
随着车联网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安全要求的提高,车载监控也开始从公共交通领域拓展到个人应用中,智能驾驶设备中就包括车载监控。
据报道,哈里斯民意调查(Harris Poll)新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消费者对设备联网需求的增长,半数受访的美国人愿意为其汽车添加高科技和安全设备而支付高1499美元的费用。
调查发现,摄像头支持、USB接口和智能手机充电等成为汽车消费者为关注的三大问题。消费电子产品正迅速成为汽车行业的一道风景。在汽车技术领域,消费者正在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与此同时,他们对于所购买的技术十分挑剔。
车载技术是汽车买家为关心的卖点:39%的买家关心的是车载技术;相比之下,14%的买家关心的是汽车的马力和操控。而据汽车市场研究机构IHS Automotive提供的另一项数据显示,到2020年,联网汽车出货量将从目前的3600万辆增长四倍多至1.52亿辆。
市场研究机构Auto Trader在去年10月份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的车主表示他们的汽车里拥有WiFi,而且几乎三分之二的车主每天都使用;约48%的受访者表示渴望得到车载无线技术;52%的受访者认为,汽车制造商应该投资改善汽车的信息和娱乐系统,而不是依赖将拥有更好触摸屏智能手机功能被整合到仪表板上。
“当前我们处在信息时代,顾客大都见多识广,而且他们坚持要他们想要的技术特性”,克雷布斯表示,“这项研究告诉我们,从制造商到供应商,甚至包括售后市场上的一些消费电子企业,它们在汽车电子产品市场上依旧拥有大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