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漏洞制约行业发展 视频监控标准化需求强
-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作者:编辑部
- 2014/12/22 9:22:4844983
安防行业标准使用存在漏洞机原因分析
对于安防行业,标准并不少,但是在诸多标准使用中,仍然存在不少漏洞。比如“贯标”力度不够,或者说企业重视不够。为什么企业对这方面不够重视?北京安全防范行业协会李加洪教授分析,出现该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标准规范的发布是以书籍版为主,企业不知道有相关标准规范的存在或者不去想找相关书面资料。第二,很多人对标准规范名称模糊,而标准规范名称的完整性则是非常之重要。此外,很多人习惯在网络上拷贝资源,不一样的方案使用同样的资料,容易造成出错。
再如,安防行业的规模相对于其它行业产品而言,其市场需求量较小,产业化规模不大,用户个性化要求又多,故对统一的标准制定的迫切性相对弱。
还有就是安全防范技术系统的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技术,所涉及的技术种类多,其它技术的发展对安全防范技术的发展和安防科技的进步有着很大的影响,多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造成形成可重复和普遍应用的规范性文件难度加大,这也限制了统一的行业产品标准建设。
以上这些标准的漏洞都在无形中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国内视频监控行业标准化需求强
国内视频监控系统的标准化相对滞后,尤其对数字视频监控的联网控制,缺乏全国性的标准。从发展历程上来看,首先是地方性的标准制定,并从关注视频图像质量、关键点位的覆盖、强制功能的规定,逐渐发展到规定整体结构、关注系统级联网标准。
监控平台标准化性需求
在安防行业中,监控是主要的一个领域,监控行业的标准也比较多,但是对对安防监控的综合管理平台的相关标准同样,主要是大多重硬件轻软件,甚至完全忽略软件的问题。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和管理标准对发展如火如荼的监控管理平台市场的标准化更是提出了日益迫切的标准化要求。
一、标准化的对接。安防行业大多数前端设备商的标准协议和接口都不一致,平台软件开发商需要与这些设备商长期沟通滚动升级才能保证设备接入的顺利,这无形中增加了平台开发的技术难度和开发成本,造成平台软件应用普及的难度加大。随着GB/T28181标准的强制推行,通讯领域的SIP信令技术发展成为安防监控平台主要通用协议,它可以保障通讯网络中的互联互通。
它采用标准开放的视频编码标准,去掉视频流中厂商的私有内容。从市场动向和技术概念来看,基于国家标准GB/T28181的联网实现方案是企业重点关注的标准之一,它确定了联网框架和交互流程,但一些功能和技术仍有待完善明确
二、标准化的扩展。监控系统大多采用分期建设,系统中的摄像头数量和存储容量都在逐年增加,用户的新需求也在不断提出。新功能的增加也势必对原先部署的系统带来改动变更。如何可靠地对系统架构调整配置,如何提出经济合理的扩展方案,模块化的平台结构能较好地解决此类问题,通过视频中间件技术,为各个功能单元设计标准化接口,能实现弹性可伸缩部署。
三、标准化的集成。对道路监控、机场港口、金融机构、大型楼宇等重点安保部门来说,需要考虑将视频监控、门禁控制和防盗报警系统统一管理,实现整个系统的综合联动。构建综合集成平台通常两种模式,一种是平台软件直接在设备接入层集成各个子系统,这需要针对其他安防设备专门开发,业务功能在集成平台实现。另一种是各子系统内部的业务功能由其专用软件实现,跨系统的业务逻辑才由上层平台软件实现,每个独立的子系统可以发挥各自擅长的优势,同时集成后的平台也具备良好的协同性。不论哪种方式,都对设备与平台、软件与平台之间的集成对接提出了标准化的要求。
视频智能分析标准为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视频监控系统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技术防范手段,在城市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正在成为视频监控系统的重要应用部分。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以数字化、网络化视频监控和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为基础,利用部署在监控系统中的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或智能分析软件自动对视频内容进行分析,发现监控图像中的异常信息,及时发出预警,协助监控人员时间处理危机。
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归口并组织起草的国家标准GB/T30147-2013《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和GB/T30148-2013《安全防范报警设备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和试验方法》,经过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发布,已于2014年8月1日起实施。
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多种实时视频智能分析设备,但这些产品分别由不同的厂家生产,缺少统一的规范和接口,导致其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安防监控嵌入式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为安防监控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