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勒智慧城市蓝图 面临虚火过旺把握六点
-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 作者:编辑部
- 2014/11/17 13:44:1552480
专家齐聚,勾勒中国智慧城市蓝图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城市人口已超过总人口的一半,这一比例预计到2050年将上升至60%,无序扩张导致的人口密集、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已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加快智能城市建设,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符合当今世界城市发展趋势。
“未来的城市是什么模样?应该是智能技术融入每一栋建筑、每一辆交通工具乃至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利用这些技术充分优化社会资源分配,提高社会运转效率,打造一个个更为宜居、经济和稳定的智能城市。”德国科学与工程院教授马科斯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说,城市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近年来方兴未艾,目前已初具智能城市雏形。2013年,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发布未来世界趋势的报告称,目前世界正处于重大技术变革中,这些技术所涉及的是新制造、新能源和智能城市。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认为,智能城市已成为近年兴起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新趋势,不仅可以激发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而且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使城市运行更加安全和。
欧盟代表菲利普教授在智能城市发展展望的演讲中说,智能城市建设涉及的领域广泛,既包括信息环境、产业发展、信息网络、智能制造、交通与物流,也包括城市环境、智能城市医疗和城市安全等方面。中国未来智能城市发展的潜力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届时,智能城市建设将可以很好地解决人口增长、交通拥堵带来的问题。
目前全国超过300个城市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并且有些城市正逐步加大投资额,规划和建设呈现出中国城市管理的特点,比如智慧交通和智慧医疗投资占比较大等。中国力图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面临“虚火过旺”态势
如今的“智慧城市”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也愈发呈现“虚火过旺”的态势。一些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当作数字城市的新包装,被企业营销牵着鼻子走,智慧城市建设被盲目贴标签的行为更是广为诟病。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其一为盲目跟风,没有抓住智慧城市的本质;其二,囫囵吞枣,将各类与智慧城市有无关系的都纳入智慧城市范畴;其三,以偏概全,抓住一点之后,忽略其他方面。诸多现存的问题,如条块分割,信息孤岛,重复建设,数据分散等问题,根本上讲是由于政策统一协调与部署上的缺乏,社会参与不够,市场主导作用发挥不足造成的。除此之外,在资金上,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足以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根据各项排名,可以看出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相对落后:目前中国宽带排名世界98位,物联网传输刚起步,法律和标准规范相对滞后。
除了上述的“硬件”缺失,在智慧城市快速扩容的同时,关于发展模式的问题也被广泛探讨。在中国,一提起智慧城市,人们往往会联想起物联网、云计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在欧洲智慧城市相关专家看来,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科技。
“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意味着不仅仅要把技术看作是人类社会的先进手段,还要通过技术让人类社会发展得更加智慧。技术作为手段和工具,为的是达成人类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但手段本身不能作为目的。”欧洲智慧城市项目协调员莫罗·埃斯波西托指出。
要实现上述多样化的智慧城市的建设,显然不能仅仅依靠技术手段,而是需要市民的参与。据了解,意大利北部的布雷西亚市的智慧城市设计,科技部分只占33%,更多的是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交流。
事实上,智慧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硬件意义上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软件层面的城市,通过市民的参与,共同制定成立管理的政策。
智慧城市带来的改变不于理念范畴,它将使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换方式、公共服务、政府决策、市政管理、社会民生等方面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变革,其关键在于政府服务体系即智慧政府的建设。
如何把握关键?参考以下六点:
一、智慧城市建设是全局性的,长远性的,从全局出发做好顶层设计,才能整合个部门力量,统一思想,使智慧城市建设贴近本城市的发展需要。有些城市的管理者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信息产业部门的事,使智慧建设方案变成可能存在天生的局限性,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全局性形成差距。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做好全面、长远的规划,需要从城市建设的实际出发,依据本城市的发展基础,找到本城市智慧建设、发展的突破口。仅从技术方案角度、从政府一个部门进度看待智慧城市建设,其所能涵盖城市的宽度、广度、深度恐怕是有限的。政府部门需要即看眼前的建设需要,更要看到长远建设要求,即要尊重政府各部门的意见,也要清楚城市百姓对智
慧城市建设的长远的期望和城市发展的长期目标。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一步一步来,闭门造车搞不好智慧城市建设。除了要依靠已有的建设经验内外,还要认真学习信息技术带来的新思想新内容,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经验。
二、智慧城市建设要回归到城市本身,从城市建设角度看智慧,而不是从智慧角度看城市。有人这样来定义智慧城市:所谓智慧城市就是指把感应器嵌入到城市的各种物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为城市提供更便捷、、灵活的公共管理的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不可否认,物联网的出现给城市建设确实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而且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传感器、各种网络把真实世界虚拟成了数字世界,使人们可以“坐在屋中观天下”。但是,光有数据的整理和信息技术应用不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部,物联网的建立也只是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物理上的建设代替不了科学治理,更何况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是城市建设,而不是信息技术建设。以技术为出发点的城市建设终可能导致建设结果与实际需求相距甚远,或者建设了先进的系统但与城市发展阶段不相吻合,从而背离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本意。
三、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高水平的信息化系统平台,高质量的社会保障设施,较全面的信息收集系统,在智慧城市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中,基础支撑是信息技术,数据整合、共享是关键,数据采集、安全是保障,数据的存储、使用是根本。没有统一整合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智慧城建设只能是分立的行业智慧孤岛。
不可否认的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是使城市居民享受更好的社会体验和服务,需要那些实实在在的使用者(用商业一点的词叫用户)能够使用,会使用,愿意使用,真正给市民带来实惠。先进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必须和城市发展阶段相适应,和城市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
四、需要改变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不正确的政绩观。智慧城市建设不是作秀的舞台,要真正解放思想,改变多年来形成的政绩观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除了政府部门自身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外,还需要彻底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干部考核方面存在的瑕疵。在信息技术推动下,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突飞猛进,组织管理制度的改进能否和新形势下干部选拔考核任用相适应是建设关键。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因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要求不会停止,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是社会发展的永恒目标。
五、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的整合、协同、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数据资源的建设和整合,要将处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系统、不同数据格式之间海量数据融合和共享,深度挖掘数据资源,充分应用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形成支撑城市智慧决策的数据源。因此,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除了硬件建设外,更重要的是数据资源建设,没有数据就没有智慧产生的根源,就没有构架在数据整合开发基础上的智慧决策。
六、信息安全将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难题。海量信息数据的搜集存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须,同时也让信息数据处于安全风险之中。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流将成为城市运转的“血液”可以说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化硬件是支撑,海量数据是基础,数据的融合、开发是核心,激发城市信息化活力满足城市居民需要和城市发展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向。没有安全的数据就没有智慧城市建设的顺利发展,只有数据安全有保障,才能使智慧城市管理成为可能。
智慧城市是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与信息化的广泛交叉与深度融合,其涉及面宽、结构复杂,需要城市建设与信息化技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之前,首先要明确建设目的,摒弃仅仅以“高、精、尖”为目标,贪大求全,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两只手”,进行统筹规划,防止无序发展和盲目建设。智慧城市规划设计要依据城市的国家定位、满足城市功能要求,充分体现城市特色,体现出“智慧城市”在经济、人文、地理等环境因素下的差异性。抓住关键点,以点为突破口,带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面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