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移动支付时代即将到来 各方面准备充足
- 来源:财经
- 2014/10/22 9:36:0712003
根据市调研究机构IHS的报告显示,搭载NFC技术的智能型手机市场将从2013年至2018年大幅成长4倍之多,并可达12亿支的出货量。研究报告的背后显示,除了NFC的传输功能外,市场需求也逐渐意识到使用NFC的便利性如接收、处理、存储和执行交易等优势。
根据NFC技术的共同、恩智浦半导体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Steve Owen介绍,目前中国在NFC支付领域的基础扎实,有望在2015年取得突破。
什么是NFC?
NFC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由飞利浦半导体(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诺基亚和索尼共同研制开发,其基础是RFID及互连技术。近场通信(NFC)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20厘米距离内。其传输速度有106Kbit/秒、212Kbit/秒或者424Kbit/秒三种。目前近场通信已通过成为ISO/IECIS18092标准、ECMA-340标准与ETSITS102190标准。NFC采用主动和被动两种读取模式。
NFC近场通信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工作频率为13.56MHz.但是使用这种手机支付方案的用户必须更换特制的手机。目前这项技术在日韩被广泛应用。手机用户凭着配置了支付功能的手机就可以行遍全国:他们的手机可以用作机场登机验证、大厦的门禁钥匙、交通一卡通、信用卡、支付卡等等。
NFC并不陌生
“事实上,今天的中国,已经是NFC应用广泛的国家之一了。”
Owen这一说法也许会被很多人质疑:“我们从未听说过NFC,为何说它已经广泛应用了呢?”
事实上,单是在公交卡和金融IC卡上的应用,已经让中国成为大的NFC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国大量应用了采用NFC标准的非接触式公交卡。而支付方面,中国正在完成磁卡到IC卡的跨越,尤其是在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NFC的应用环境已经非常完善。”Steve介绍。
NFC应用不光是在交通卡和银行卡。2012年,我国全面更换的电子护照,同样支持NFC标准;另外,饭卡、门禁卡等,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支持NFC标准的。
不过,在“支付”这一吸引人的领域,中国的进度显得有点落后。
“早在2008年,恩智浦就开始和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联等单位共同进行移动支付相关的标准讨论。”Steve介绍,“目前,中国采用的芯片密码的双重验证机制,是安全的方案之一,不过,由于目前复杂的支付环境涉及到互联网、云以及传统银联结算方式的融合,法律、法规和监管方面还未做好准备。不过,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联等机构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以保证支付环境的安全。”
与第三方支付不冲突
对于NFC未来的前景,一个重要的疑问是,在“扫码支付”等移动支付手段不断涌现,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应用发展壮大的今天,NFC支付还有机会么?
“NFC只是一个鉴权、通信的工具,与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提供商提供的支付服务没有冲突。”一位第三方支付业内人士表示,“而相对"扫码支付"等软件鉴权手段,与芯片绑定的硬件鉴权方案更加安全,不会出现其他人用支付宝钱包等软件在其他手机上登录你的账户进行盗刷的风险。”
事实上,支付宝钱包早已开始尝试与NFC的结合。今年年中,OPPO与支付宝钱包合作,实现了利用OPPO手机、支付宝钱包,通过NFC方式在35个大中城市刷卡乘坐公交、地铁。
“支付宝代表的是一种支付渠道,而NFC代表的是一种身份鉴别的方式,就像用二维码、条码、声音等方式进行身份识别是一样的。”前述业内人士表示。
不过,NFC在功能和安全性方面比使用二维码等方式有较高优势。“一方面,采用NFC芯片作为交易媒介,无法被复制和盗刷;另一方面,目前恩智浦的方案中,安全芯片可以部分定制化,可以添加新的应用,实现在同一芯片中添加多张银行卡、交通卡账户。当然,这还需要政府、银行等机构的认证,以保证安全性。”Steve表示,NFC领域需要进行不同行业的资源整合,需要将银行卡、公交卡、读卡器等不同的行业客户整合到一起,打造一个生态链,这也是恩智浦为重视的工作之一。
另一方面,Steve特地指出,在恩智浦提供安全芯片基础上,国内的电子护照、金融IC卡等应用领域,相关的加密库以及应用层会由中国对应企业自主开发,并经过国家机构检测从而保证其安全性,这也能够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应用NFC支付。
支付利益格局将重构?
围绕支付这一“真金白银”的流通渠道,各大利益方的博弈从未停止。NFC支付会改变这一格局吗?
“NFC支付,未来主要的玩家还将是中国银联和电信运营商。”前述支付业内人士表示。
事实上,在NFC支付为普及的市场之一——日本,运营商就是推广的核心力量之一。早在2004年,索尼公司以自己研发的非接触智能卡Felica与NTTDoCoMo展开合作;2006年5月,植入Felica芯片的NFC手机支付开始在日本全国范围内推广,而NTTDoCoMo也如愿成为在线支付领域的。
而在国内,2009年,虽然此前中国银联已经推出了市场上通用的NFC标准,但中移动仍旧推出了自行开发的2.4GHz近场支付标准,试图联合浦发银行进行相关应用和平台的开发。2011年,央行开放支付市场,三大运营商也趁机争取到第三方支付牌照,分属中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中移电子商务、联通沃易付以及天翼电子商务同时获牌。这意味着,中国支付市场形成三股力量:运营商、中国银联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不过,终大家还是选择了同时在通用NFC标准上发力。
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联开始大举推广利用NFC方案的“闪付”标示。带有“闪付”标示的POS机可以同时支持金融IC卡、NFC功能手机以及其他NFC标准设备进行支付。4月10日,中国银联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已铺设和改造了300万台“闪付”终端,用于支持NFC手机和金融IC卡支付;而从监管政策来说,目前在境内做人民币清算,必须走银联通道,也就意味着ApplePay入华也需要与银联达成协议。从这一角度来看,银联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这一领域的主导力量。
不过,运营商通过NFC-SIM,也将成为NFC支付产业链的重要环节。记者在NFCForum网站上看到,Visa、MasterCard均为其核心成员(SponsorMembers),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也在该组织成员名单之列,但中国银联却不在其中。
“NFC支付涉及终端、第三方支付、运营商等环节,比刷卡支付的利益链复杂得多,但中国银联仍将是主导者。毕竟,扫码支付等方式的应用很难通吃所有场景,而银联通过POS机同时兼容金融IC卡和手机NFC支付,是容易适应广泛场景的。”前述支付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