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智能交通居安思危 保障道路安全备受关注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
2014/9/2 18:13:065159
  【中国安防展览网 视点跟踪】据尚普咨询的相关统计,2013年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已达到400亿的规模,其中城市道路智能交通市场发展势头尤为迅猛,大单记录屡屡翻新。如2012年,遵义市城市报警与监控暨智能交通管理指挥平台建设工程BOT投融资建设项目达5.8618亿元;2013年,海信中标青岛市公安局青岛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采购项目,此项目中标金额达5.9957亿元,创下了交通行业单一项目的大单记录。
  
  “一方面城市智能交通行业建设发展较快,另一方面与国外智能交通行业和国内平安城市建设步伐相比,国内智能交通行业的建设仍然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深圳市博康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施明杰介绍。从某个角度而言,这决定了它漫长而充满潜力的成长空间。据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表明,到2015年-2020年,智能交通给相关行业带来的商机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智能交通安全建立应居安思危
  
  虽然智能交通在今年有很大发展,前景也十分被看好,不过随着行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在8月26日-8月28日,举行的2014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关于如何激活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的问题讨论一场热烈。
  
  随着我国车辆保有量在不断增长智能交通的发展,智能交通的发展与推进,车载系统带来的好处将会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据悉,在我国车载导航的安装主要还是集中在大巴客车、公交车、出租车等大中型运输上,私家车安装量还比较少,这就给智能交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上汽集团车联网产品经理范方树表示,与国外智能化、动态化的交通系统比,我国智能交通的服务手段和内容过于单一,存在着严重的地域和行业分割性。未来智能交通的发展可谓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大家认为,对于未来安全问题,行业不可小觑,应建立居安思危意识。360网络安全攻防实验室资深安全技术顾问刘健皓表示,在汽车的前装和后装的通信都会给汽车安全带来风险。
  
  这些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接触式风险、非接触式风险和后装产品漏洞带来的风险。接触性风险,就是在汽车上做一些改造或破坏,造成车辆进入风险状态。非接触式风险,主要是指不需要碰到汽车本身,通过无线或者物联网控制车辆,从而带来的风险。对于第三类后装产品漏洞带来的风险,是指通过一些技术操作,对后装产品系统(如无钥匙启动系统)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达到对汽车的远程控制。
  
  针对上述问题,在论坛上,刘健皓建议,为了避免由于这些安全问题而造成交通事故,首先就是要建立汽车安全防护体系的保护对象,将基本控制功能、汽车固有信息、汽车状态信息、用户、信息软件、内容和设置信息都列入保护范围。其次就是需要车厂将安全问题融入在车辆的设计、策划、开发和使用阶段,对汽车的生命周期进行安全管理。
  
  来自车企的声音,日产公司对智能交通的看法
  
  而在另一个专门针对智能交通的论坛上,对于智能交通的发展,我们不妨听听来自日产公司相关人士的观点。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2014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论坛”上,日产汽车展示了其在交通安全领域的核心理念,并阐述了对于人、车、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建设的见解。

  
日产汽车公司企划先行技术开发本部车辆性能开发部部长高桥信彦
  
  会上,日产汽车提出了对于道路交通安全的“三重保护”理念。日产汽车公司企划先行技术开发本部车辆性能开发部部长高桥信彦表示,日产“三重保护”理念包含社会、个人和车辆三个层面。在社会层面,日产通过V2X技术加强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互通,从而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在个人层面,自2005年起,日产方面便开展了“日产安全驾驶训练营”,以提升驾驶者安全理念;车辆层面,日产在范围内提供汽车防撞技术、前方碰撞预测警报系统等安全屏障技术并致力于保障电动车的安全性。
  
  智能安全由点到面
  
  “我们根据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工作组CIDAS的调研数据分析,发现在中国主要发生的交通事故以追尾事故为主。”高桥信彦表示,为了促进防撞技术的推广,日产除了开发应用于车型的智能刹车辅助系统外,还推出了高性价比的AEB单眼摄像头技术。通过应用这项技术,可探测前方的车辆及行人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辅助制动,从而有效避免汽车追尾事故和冲撞行人事故的发生。
  
  日产的智能交通技术可以概括为是由点到面的发展。高桥信彦说,日产在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从初注重车辆后部的防护,到目前逐渐扩大至车辆后侧方,以及探测车辆四周的情况。在扩大车辆探测范围外,今后日产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另一大目标是进一步提高探测精度。
  
  “今后我们将走向实用领域,例如使车辆自主感知与四周车辆的距离,保持在正确的车道内。”针对今后日产智能交通的开发工作,高桥信彦这样表示。
  
  智能安全推广有赖于基础设施建设和驾驶员意识
  
  近几年,主动安全技术已逐渐得以应用,并呈现普及趋势。在各大整车企业的车辆上,都能见到多项主动安全技术应用。有人说,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距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高桥信彦认为,智能交通技术的推广不仅要依赖于车辆与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开发。而更重要的是驾驶员自身的安全驾驶意识以及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亦需先行发展。
  
  “根据去年与今年的CIDAS统计数据分析,从减少事故发生的角度出发,我认为需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首先是推广安全带的佩戴,二是有效避免汽车追尾事故,三是防止冲撞行人事故的发生。”高桥信彦解释说,除了车辆追尾事故、与行人碰撞事故外,对驾乘人员危害大的事故源自不使用安全带。
  
  此外,在推进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领域,高桥信彦认为,必须要拥有完备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他说,要想实现保持车道距离、保持与周边车辆的车距等技术,势必要有清晰、准确的车道划分,无法做到这一点,车辆便无法感知车道信息,完善道路交通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这项工作的实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企业与负责道路基础设施的行政部门开展密切合作,目前世界各国也都还处于构想阶段。”高桥信彦表示,日产在研发智能交通技术的同时,亦在实际的情况下开展研究以及驾驶实验。例如,在某一特定的地区进行技术研发的时候,通过对道路交通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地域特点来考虑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
  
  不只是智能交通技术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三崎匡美
  
  日产要做的并不只是智能交通领域。据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三崎匡美介绍,日产今后的技术研发的方向主要以环保技术、安全技术、动态性能以及车内生活四大领域展开。在安全技术方面,日产将致力于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技术的融合与发展,进一步推动车辆安全水平的提升;而在环保技术领域,做为世界都关注的焦点,日产方面将不断确保能源的安全性、减少尾气排放及污染。一方面改善传统动力车辆的尾气和燃油消耗水平,另一方面推进电动车发展,尽早实现零排放。
  
  消费者对于汽车的一大需求,便是对速度的追求,这也将是日产今后将着重考虑的研发方向。三崎匡美表示,新上市的英菲尼迪Q50车型便是日产方面在车辆动态性能方面提升的成果,它会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驾驶乐趣;而后一部分则是对车内生活质量的提升,通过提高内饰品质、利用各种技术使得内饰设计更加丰富,来让驾驶者和乘员更好地享受车内空间

上一篇:专家视点:云安防走入深蓝时代

下一篇:智能家居硝烟四起 互联网竞争下如何把握方向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