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高科技筑起青奥会赛事安防墙
-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 作者:编辑部
- 2014/8/20 9:23:495891
同方保驾护航青奥会赛事及城市安全
南京青奥会,同方威视再次发力,为赛事及城市安全保驾护航。70多套安检设备分布在青奥会地铁安检口,目前上已全部完成调试并顺利进入青奥会“运行日程”。据了解这些安检口几乎包含所有通往青奥场馆的地铁站点的安检通道,是青奥会一道重要的“安全防线”。
南京青奥会主场馆由35个场馆组成,共承担全部28个项目的比赛和训练,其中南京奥体中心凭借高科技、智能化、生态化的楼宇设计,曾斩获“全国建设科技成就奖”,其场馆建设中采用的同方泰德“中央集成管理系统”(IBMS)功不可没。集成了包括综合布线、信息网络、智能灯光、通信系统与广播、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建筑设备监控、安全防范、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多功能会议、运动会技术支持等16个智能化子系统,实现了面向设备和客户的直接管理,方便业主智能管控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建筑运营能耗。据相关人介绍,“可在清华同方北京总部对于南京奥体中心的各个系统进行远程的管理和监控,帮助现场运行维护人员进行系统的维护和监控。”
华为eLTE助力赛事监控
对赛事全程的安全监控:由于建设成本有限,一般无法临时为赛事专门铺设复杂的固定视频监控网络,无法实现全路段的画面监控,造成很多盲区,因此不能有效防止非参赛人员的闯入和干扰,对赛事全程的安全带来挑战;
对参赛人员的管理:马拉松运动具有参赛人员多、赛事时间长的特点,传统的马拉松赛事通过让参赛选手佩戴计时芯片的方式对每个选手进行计时和管理,这种单一的管理方式对选手间的干扰、集体合作舞弊等赛场违规行为无法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制止,通过后期的录像判断往往容易耽误赛事结果发布的及时性和公正性。
对赛事保障系统的可靠维护:以往的赛事依靠窄带集群、固定视频监控、多媒体会议等多套网络配合实现综合通信业务。这增加了网络建设的成本,且难以实现快捷的维护,对马拉松事保障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华为eLTE宽带多媒体集群解决方案基于第四代(4G)无线通信技术(TD-LTE),应用场景契合马拉松参赛人员多、赛事时间长的特点。这种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在非视距的条件下为用户提供固定及移动应用场景下的高清视频监控业务,以及应急通信、视频调度、短信彩信等多种增值业务。
华为eLTE多媒体集群专网解决方案针对赛事业务需求,具备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语音视频联合调度:eLTE除了提供大容量集群语音通信,还通过高点架设固定摄像、通信保障车载跟拍、手持终端移动取景等方式,、无死角地将视频、定位信息实时回传给指挥中心,保障赛事安全得到全程的合理监控;
双向联动:指挥人员可将前导车的实时位置和车辆前后方赛跑实况的视频画面分发到现场指挥中心,配合即时语音、短/彩信等功能,使整个指挥系统从上到下,时间传达指令,保证赛事实时、、可视化的监控,从而实现对比赛现场的保障和规则的维护。
一体化整网承载:eLTE无线网络带宽可达百兆,配合有线网络,使设在东营市公安局的指挥中心,能够汇总遍布全线的高清视频监控,对各行进路线、各场所秩序进行实时掌控和应急处置。
云创存储助力青奥会筑牢“保卫圈”
云创存储视频组青奥保障团队现在正积极奋战在青奥会主运行中心(MOC),全力保障MOC监控大屏全程展示、健康运行,协助奥组委共同筑牢青奥会安全屏障。通过模拟赛事运行进行统一协调、统一演练,视频组青奥保障团队制定了全面细致的联调联试工作表,顺利完成了演练,得到奥组委及相关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赞赏。
目前,云创存储已完成了智慧南京视频交换平台与35个青奥比赛场馆、青奥班车、市公安平台、市交管局平台、智能交通320平台城市高点平台等全市近万路的视频资源的对接整合工作,覆盖青奥会场馆、路面交通、环境监测、应急指挥等多个领域,还可通过采集无线前端设备视频信号,快速传输突发事件实时画面到MOC大屏幕上,方便组委会指挥调度,实现赛事的可视、可控和可追溯。此外,还根据奥组委赛事工作脚本完成了摄像头预置点调整和画面的准时准点切换,保障赛事直播安全无误。
全市90%以上车辆将装上电子标签
南京城市智能交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奥智能交通”课题将利用“车辆物联网”技术,通过建设“双基基站”(射频基站和视频基站),将实现对全市车辆静态信息和时空信息的自动采集,并通过数据系统处理中心对各种海量信息进行加工、整理、融合,形成具有应用价值的交通信息资源,构建“南京城市综合智能交通系统”。
青奥会前,全市90%以上车辆将装上电子标签。将由统一的交通信息发布平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综合出行信息。还将建成并投入使用车辆环保限行、治安管理、交通应急管理、智能化停车等系统。目前,全市已完成近60万张电子标签的发放,基站也都正在加快建设中。
蓝天行动,对空气质量进行预报
“科技青奥”示范项目中与空气质量保障相关的课题,被称为“蓝天行动”。课题组的专家目前正在对南京地区大气污染特征与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力争在2013年亚青会举办之前,建立大气污染源数据库,构建针对青奥会重点场所的空气质量全自动检测体系及移动监控平台,构建针对全市的空气质量预报与重污染预警系统(预报时效不小于4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