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二维码扫描存隐患 防范意识不可放松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转载
2014/6/27 15:11:102541
  【中国安防展览网 媒体导读】 拿手机随手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获取其中的内容,二维码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然而,由二维码引发的弊端也层出不穷,有关二维码的诈骗、盗窃案频频见诸报端。对此手机安全专家表示,陌生二维码可能暗藏玄机,用户可借助手机安全软件扫码功能保证扫码安全,避免遭受损失。专家介绍,由于技术门槛过低,二维码目前处在“人人皆可制作、印刷和发布”的状态,由此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二维码藏病毒 外观无法辨认
  
  据了解,不法分子在网上下载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工具软件),再将病毒程序的网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上,就可以生成一个二维码,整个过程不超过1分钟。
  
  业内人士指出,相关部门对二维码的监管也是“一片空白”,注册一家二维码企业并不需要专业资质,制作二维码也没有任何规定,发布二维码也没有任何限制,整个行业处在一种自由化状态。
  
  “二维码只是一个中介,在‘人人都能制作、印刷和发布’的状态下,是否成为*工具就看掌握在谁的手上。”某关系学院信息科技系副主任表示,二维码是否藏有病毒,从外观上无法辨别,用户一旦扫了“藏毒”二维码,就会导致隐私泄露、账户被盗刷等。
  
  此外,二维码也成为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渠道。有人在网上搜索到一条赢取优惠券的二维码,用手机扫描后,发现这个二维码中并无优惠券信息,显示的是一家非法网站的网址。
  
  安全漏洞明显 防范不可忽视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作为一项颇有实用性的编码方式,二维码的普及看来是一种趋势。然而,面对二维码带来的信息安全威胁,监管部门如何堵塞安全漏洞?广大用户如何能避免这样的吸费陷阱呢?
  
  首先,公安机关应当严厉打击利用二维码*的行为,信息技术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应对,鼓励手机安全软件企业,完善恶意网址云端数据库,研发推广带有安全扫描技术的扫码软件,以遏制信息诈骗等行为。
  
  同时,广大用户也要主动加强防范意识。所有二维码在“扫一扫”之前。先核实其来源,要选择正规企业、商家发布的二维码,不要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这样可以适当降低信息安全风险。
  
  然而,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因为在病毒*的今天,电子设备很多细节上要注意的问题光靠我们自身是很难面面俱到的。此时,我们更需要的是能保护本源数据安全的有力手段。只有从本源数据安全入手,才能有效防患于未然。而现今能起到好数据本源防护作用的安全技术非先进的多模加密技术莫属。
  
  多模加密技术采用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相结合的技术,在确保了数据本源防护质量的同时,其多模的特性能让用户自主地选择加密模式从而能更灵活地应对各种防护需求和安全环境。
  
  因此,无论是漏洞百出的二维码也好,还是狡猾奸诈的不法分子也罢,威胁的形式再多样,我们只要采用灵活且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加密技术及其软件对设备进行数据加密,所有问题都一定会迎刃而解!

上一篇:Iphone6的必杀技——超级指纹算法

下一篇:巨大市场需求 Iphone6亮剑指纹识别技术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