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垃圾焚烧?安防数字化技术助难题缓解
-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作者:编辑部
- 2014/5/11 10:58:017350
如何看垃圾焚烧?安防数字化技术助难题缓解
面对“垃圾焚烧”环保项目,民众缘何忧虑重重?
针对这个问题,除了垃圾焚烧原本带来的危害之外,国内该项处理技术也是关键问题。
首先,国内部分早期建设的老的垃圾处理设施,存在先天不足。这些设施建设时执行的是当时的标准,随着社会发展,这些标准被更加严格的标准所替代,这些设施变得相对落后。加上在监管、控制等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给大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其次,附近的居民有保护自身的环境利益、房产利益的需求;
第三,相关危害被人为放大;
第四,政府相关部门在操作、沟通的时候,存在不平等、不透明的思维定势和习惯。
所以,在建立垃圾焚烧场前提之际,不仅要求垃圾处理企业的自律和政府对它的制约,还要第三方的强力监管。比如说,在经济方面,政府就可以对垃圾处理企业提要求:达不到排放要求,政府就不付钱。另外,对媒体、公众公开准确的手资料。做到信息公开透明,政府说到的跟做到的一样,实现严格的监督,相信能做好。
利用安防数字信息化技术实施监管或将缓解难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垃圾处理问题已迫在眉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传统方式是填埋,但是填埋不但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还会造成对地下水、土壤和大气等环境的二次污染,对生活垃圾内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不能加以回收利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的扩张,土地的价格越来越昂贵,垃圾处理方式正由以填埋为主向焚烧、填埋并举的方向发展。杭州作为省会城市,环境环保问题更是备受重视。建立垃圾焚烧场是趋势发展。但如何做到“全面完善”是一个大题。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实施监管或将缓解难题。
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采集技术、终端技术和软件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下,在垃圾焚烧监督管理和监控体系中利用先进的数字信息化手段成为必然的趋势。垃圾处理监管职能部门在探索监管的途径和手段的同时,应积极适应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将数字信息技术与监管二者结合在一起,在垃圾焚烧日常的监管中引入计算机技术、数字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只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才能够适应垃圾焚烧监管工作的需要,实现科学监管。
(1)射频识别技术(RFID)作为一种快速、适时、准确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和信息标准化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垃圾称重。它不仅能建立准确、完整的垃圾来源信息,而且凭借其无线传输特性与标识的性,在计算机上保存所有垃圾称重数据。
(2)视频监控技术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传输、存储。可用于采集垃圾运输车进出厂称重过程、垃圾处理(如焚烧状况、焚烧后的炉渣、飞灰固化、渗滤液处理、填埋作业情况)等视频,联网监管垃圾处理量和垃圾处理实际生产过程,并保留作为现场依据,便于查证。该技术可实现以下功能:手动或自动控制变焦摄像点云台的上下左右动作,控制电动变焦镜头的光圈、变倍、聚焦等;在控制室可以调取任意组合的实时图像在控制室监视器上随意切换显示,在硬盘录像机上录像;可按多种索引方式(时间、地点、报警事件等)查阅录像,并可以多种速度回放录像;视频移动侦测报警功能。对人活动较少的场所或晚上,可采用视频移动侦测报警功能。用户可通过相应的远程监视软件在网内的任意位置即可实现对前端任意摄像机图像的监看,也可以存储图像。通过大屏幕能够直观显示视频监控的情况,实现对垃圾处理全局情况的总体把握。
(3)运用数据库技术,通过网络收集地磅房垃圾称重数据和垃圾处理的实时数据,建立各种相关数据库,包括过磅垃圾数据库、运行工况数据库、烟气排放指标数据库等,形成了强大的数据资源,方便监管部门快速查询相关信息,可根据各级各部门的要求自动生成各种报表,实现信息系统内部的输入、修改、访问和授权等功能,为监管决策提供依据,以实现数据信息的查询、统计信息的汇总、报表自动生成、决策分析支持等功能。
(4)信息采集和管理技术通过网络实时采集垃圾处理环节的工况数据(如焚烧炉炉温)和环保监测数据(如烟气排放、污水排放指标等),将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自动与中心数据库比对,一旦发现超标,立即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监管人员及企业相关负责人迅速做出处理,起到信息跟踪和预警等作用,有效地将垃圾焚烧环保风险降到低,从而实现了对垃圾焚烧质量的远程、实时、动态监控。
随着垃圾处理产业化、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垃圾处理事业的迅速发展,对这些垃圾处理企业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运营过程等方面的监管任务越来越重,实践表明,实行有效监管的垃圾焚烧是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如果垃圾要焚烧,必须保证监管到位,确保焚烧系统稳定正常运行,监测数据真实可靠。
环境问题是首要,相关法规有修订
当前,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快速增长,相应的焚烧处理量也大幅增加。但公众对垃圾焚烧是否污染周边环境疑虑重重,垃圾焚烧厂选址也成为一个*的难题。1月15日,新修订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完成了第二次修订意见公开征集,该新《标准》有望于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是2000年颁布的,2001年完成了次修订。本次修订是时隔多年后的第二次修订,新《标准》的次征集意见在2010年,第二次征求意见被称为“时隔3年才等来的进展”。
针对运行的焚烧炉启动、关闭和故障阶段,新《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持续时间和操作措施,与欧盟标准基本一致,个别指标比欧盟标准更为严格。
如在启动时,炉内温度应升至850摄氏度后才能投入生活垃圾,并在4小时内达到稳定工况;在关闭时,启动垃圾助燃系统,应在3小时内继续鼓风,保证炉内剩余垃圾按规定温度燃尽;在发生故障时,每次持续排放污染物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全年启动、停炉过程排放污染物的持续时间,及发生故障或事故关闭焚烧炉排放污染物持续时间累积不应超过60小时;建立运行情况记录制度,包括废物接收、入炉情况,设施运行参数及环境监测数据等,并按照国家档案管理法律法规进行整理和保管等。
借鉴国外措施,完善设施继往开来
⊙ 美国
美国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按照处置规模的不同,对其实行分级处理。每天焚烧量超过250吨,使用大型焚烧炉;35吨~250吨,使用中型焚烧炉;35吨以下,使用小型焚烧炉。同时,采用连续排放监控系统监测一氧化碳排放浓度,通过烟气中一氧化碳的排放限值来控制焚烧炉运行工况。
⊙ 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使用焚烧技术处理垃圾比例高的国家,现有1200多座垃圾焚烧厂,大型城市基本采用机械炉排炉,技术先进,不会产生恶臭,相关污染排放低。
日本对于废弃物焚烧炉的排放限制标准(2007年)包括两部分,其中规定了主要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如相关污染、烟尘等排放限值。
⊙ 欧盟
欧盟为保障焚烧工况正常运行,对底灰中总有机碳、残渣热灼减率、烟气温度、启动或关闭时温度、烟囱高度、热能回收利用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同时,欧盟还十分重视监测方法和检查,指出NOx、CO、TSP、TOC、HCl、HF、SO2采用连续测量;焚烧炉进口温度、焚烧炉温度、烟气中氧气浓度、烟气压力、烟气温度、烟气水蒸气浓度等参数需连续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