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以人为本多方共赢 勿被智慧社区“牵着鼻子走”

来源:新浪财经
2013/7/21 6:30:361457
  【中国安防展览网 智慧城市】 智慧社区要以人为本,但仍存在误区:有的地方把智慧社区当做一个项目做,高调开建、低调收场,投入的人、财、物石沉大海;更严重的是为了建设而使用,没有考虑后期的运行问题,原本就是一个花架子,后续还要投入大量资源去维护,就是一个无底洞,就是所谓的被智慧社区牵着鼻子走。
  
  智慧城市发展的浪潮正在范围内兴起,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后一公里,其发展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智慧社区从理论到实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也正因如此,加强对智慧社区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宁波市是中国大陆个在政府层面系统部署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海曙区是宁波的中心城区,智慧城区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社区建设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力,因此海曙区是宁波智慧社区发展的前沿阵地,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对智慧社区发展思路的几点认识。
  
  以人为本是根本导向
  
  科学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产生了是否会有一天机器会控制人类的担忧。这种担忧实际上是本末倒置的,因为人们发展科学技术都是源于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脱离这些需求而发展出来的科学技术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生命力可言。
  
  同样,智慧社区产生和发展的根基也是人,只有人主导下的智慧社区而没有智慧社区主导下的人。当前,确实有不少地方在发展智慧社区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误区。
  
  有的把智慧社区当做一个项目来做,为了建设而建设,高调开建、低调收场,投入的人、财、物必然石沉大海,这还是一次性损失;更严重的是为了建设而使用,在建设过程中就没有考虑后期的运行问题,原本就是一个花架子,建成后还要后续投入大量的资源去维护,就是一个无底洞,就是所谓的被智慧社区牵着鼻子走。
  
  要克服这一问题,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如我们宁波市海曙区在智慧社区发展过程中提出,要建立5-10分钟社区生活圈,通过一个个这样的社区生活圈对区域进行全覆盖,居民在任何一个地点都能通过智能终端应用找到相应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方便地获得所需的服务。
  
  多方共赢是驱动引擎

  
  据统计,当前我国约有8.7万个城市社区。根据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中央政府的政策部署,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城镇化将快速推进,城市社区的规模也将不断扩大,所以智慧社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智慧社区建设需要巨大的投入,单纯地依靠政府、企业或者个人都难以顺利地推进,因此建立多方共赢的利益分享机制,凝聚合力是智慧社区发展的动力引擎。
  
  在这一机制下,居民、企业、政府都能各取所需、各尽所长。
  
  对居民而言,能够便捷、地获得普惠式的公共服务,也能够获得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实现了生产生活的便利化;对企业而言,大规模的智慧社区建设是一块大蛋糕,蕴藏着巨大的商机,通过参与其中,不但扩大市场规模,同时准确地反馈居民的需求,实现社、企对接,提高经济效益;对政府而言,实现了服务与管理的,降低了行政成本;对社会整体而言,资源得到利用,降低了社会运行成本,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对此,我们宁波市海曙区采用政府主导、政企共建、共同运营管理的建设和运行模式。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发挥政企合作的优势,把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灵活性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形成多方受益的格局,实现建设有海曙特色的智慧社区的目标。
  
  整合共享是重要手段
  
  在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讲求资源要素的横向扩张,如建立公共交通体系、发展气象事业、建立快递网络等,重点是解决有无的问题。但对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城市,特别是像宁波这样的东部发达城市来说,加法效应的横向扩张已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因而更加侧重对资源要素的整合共享,以发挥乘数效应。
  
  智慧社区也面临着这样的境况,随着国家对社区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增加,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如宁波市海曙区按照规定户数居民配备1名社工的标准,建立起一支可观的社工队伍,每年还有包片联户考核,像保姆一样为居民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但我们发现,居民的反响并没有我们政府所预想的那么好,原因在于保姆不可能比主人更了解主人需要什么。
  
  所以,我们及时调整思路,政府的工作重点不再是提供服务,而是转移到对资源的整合共享上来,把对服务的选择权归还给居民自己。我们正在做的地理库、人口库、企业库三库合一就是一个方面,就要打破信息壁垒,进行信息系统的整合,让已有的数据通起来。依托智慧社区的平台建设,通过整合共享,根据居民实际需求添加应用模块,真正实现社区生活的智慧化。

上一篇:智能城市技术应用面临挑战 m2m成得力助手

下一篇:智慧城市高速发展 标准体系有望出台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