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引爆市场 智能交通发展走上快车道
-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作者:编辑部
- 2013/7/11 14:10:242284
投资4万亿,智能交通引发IT采购热潮
虽然今年政府采购市场的IT采购高峰期还没有到来,但是各地陆续上马的智能交通建设项目,却使IT市场迎来了一波采购高潮。据《政府采购信息报》不完全统计,自今年3月至今,各地智能交通相关项目的总数已经突破了500个,其中河北、浙江、新疆、江苏、河南等地的项目数量较多,单项目的采购金额也较大。
随着城市管理措施的日益丰富和完善,交通管理的规则也变得更加充实。而对于道路监控来说,它所承载的责任也变得越来越多,这必然会对交通监控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设备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今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明确了"基本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目标和"按照换乘和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全面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主要任务。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运输经济与技术研究室主任李连成介绍,“十二五”时期,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为2.3万亿元,前两年已经完成了近1万亿元的投资额,后三年仍需投资1.3万亿元;“十二五”末,高速公路的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目前的通车里程是9.5万公里,再加上乡镇、建制村以及一些线路的改造,"十二五"后三年,公路的投资规模在2.5万亿元左右;"十二五"后三年,还有40多个机场、近百个港口深水泊位待建。如此算来,"十二五"后三年交通投资规模累计近4万亿元。而作为交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交通无疑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有关数据显示,在2011年千万元大单增长超过1倍的基础上,2012年我国智能交通千万元大单继续增长49%,行业前景可观。截至2012年8月10日,全国共有19个省市公布了智能交通投资计划,投资金额高达78.05亿元。
其中,投资额度大的是河北省,该省计划投入24亿元建设“道路动态科技防空工程”、“交通运输综合协调指挥与服务工程”。另外,受市场广泛关注的智能交通项目还有:北京市投入10亿~15亿元建设“1700处综合信号控制系统”、呼和浩特市投入2.6亿元建设“智能交通管理与视频监控系统”等。
车联网云计算助力智能交通走上快车道
车联网:智能交通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私家车增多,伴随的交通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我国15座城市交通拥堵每天损失10亿元,我国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业内专家认为,车联网成为智能交通发展新动向。
车联网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对车辆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实时跟踪、监管车辆运行状况等。和物联网一样,车联网的基础与是传感器,加强传感器操作是*的,将交通信号、摄像头、拥堵路段报告、天气情况等信息融合起来,从而形成汽车与道路的“互联”。通过个道路、技术管理部门的沟通配合,实现汽车、道路、人的有机结合,真正形成车联网。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将车联网项目作为物联网领域的核心应用,期资金投入达百亿级别,扶持资金将集中在汽车电子、信息通信及软件解决方案领域。
传感物联网创始人杨剑勇表示,解决车与车,车与人的联系,并不会对交通有很好的改善,而智能交通的应用,对城市交通,对出行是有效。就拿深圳来说,深圳”车“的保有量在*二(仅次于北京),但深圳的交通压力相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好的,而深圳的交通并不是靠车联网来实现的。
车联网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一辆普通轿车约安装100多只传感器,豪华轿车传感器甚至多达200余只,车联网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云计算:智能交通技术手段
在当前智慧交通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孤岛,系统之间信息共享困难、信息传递延缓,这些都将制约智慧交通领域信息传递的可达性与准确度,影响决策支持、管理调度的效率,而云计算技术特有的超强计算能力、动态资源调度、按需提供服务以及海量信息集成化管理机制等方案都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基于云计算的智慧交通系统还可以实现开放效应,目前的智能交通系统一般都是采用专用的设备,构筑在专用的系统上,信息的发布多采用单向传播,缺乏互动性。采用云计算以后,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云计算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服务。智能交通的各种服务不仅仅向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服务,也可以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从而使智能交通系统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变成开放的系统。
云计算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具有明显优势:,超强计算能力。云由网络上众多的计算机构成,而且可以不断扩展,就能形成超强的计算能力。第二,通用性和易扩展性。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第三,高可靠性。“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可靠。第四,按需提供服务。用户完全根据自身情况提出需求,“云”可以为每个用户量身定制,提供完全差异化的服务。第五,节能减排。由于采用了特殊容错措施,所以可以采用极其廉价的节点来构成云,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成本。同时,“云”的通用性使资源的利用率较之传统系统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