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拉动多方市场 安全性成发展短板
-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作者:编辑部
- 2013/6/4 14:46:203190
3G移动支付迅速崛起
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现代人的消费支付工具已经不局限于现金,而是扩展到银行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甚至手机银行。利用手机,我们不仅可以通话、发短信,还可以进行购物、缴费。这些借助银联智能卡手机延伸的功能性服务已经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手机支付的基本原理是将用户手机SIM卡与用户本人的银行卡账号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用户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在系统短信指令的引导下完成交易支付请求,操作简单,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易。
3G移动支付的特点
(一)不受时空限制:同传统的电子支付相比,移动电子支付的大优势就是移动用户在绑定银行卡后可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用户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候,使用智能手机或PDA查找、选择及购买商品和服务。
(二)根据信息产业部2007年3月通信行业统计月报显示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达4.8亿,是之。从用户群体来看,银联智能卡手机用户中基本包含了消费市场中的中用户,而传统的上网用户中以缺乏支付能力的年轻人为主。在某种程度上说,以移动电话为载体的移动电子支付不论在用户规模上,还是在用户消费能力上,都优于传统的电子商务。
(三)服务更加个性化移动电子支付能更好的实现移动用户的个性化服务,移动计算环境能提供更多移动用户的动态信息。
(四)信息的获取更及时移动电子支付中用户可实现信息的随时随地访问本身就意味着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但是同传统的电子支付系统相比,用户终端更加具有专用性。
(五)移动支付方便快捷、成本低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访问网站、从事商务活动,服务付费可通过手机银联智能卡支付完成。这种支付和传统支付方式相比有着两大优点:便捷性和低成本。
(六)信用机制好对传统的电子商务而言,用户的消费信用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一大瓶颈,而移动电子商务在这方面显然拥有一定的优势。与西方国家相比,目前我国银行卡的使用率不高,商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个人信用体系缺位。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移动小额支付,有可能代替信用卡,弥补整个社会消费信用制度的缺位,成为人们较为容易接受的新型电子支付方式。
移动支付拉动多方市场
移动支付产业属于新兴产业,横跨金融、通信、商务、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市场机会巨大,已经成为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商家的共识。
“移动支付发展将促进银行业务创新;通信企业随着移动终端的丰富将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互联网企业有望迎接新的业务形态;商业服务企业有望依靠移动支付衍生新的零售模式。”业内人士表示。
据悉,2012年是移动支付起步之年,先受益的是芯片和制卡环节的行业。据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刘峰接受采访时表示,2013年移动支付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移动支付、金融IC卡、移动通信SIM卡等产品线出货量正在逐月递增。
同时,支付企业开始加大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产品布局,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厂商如拉卡拉、快钱等相继推出了手机刷卡器支付产品。
其次,随着芯片、卡制造以及平台运营等方面的成熟,移动支付环境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又急需改善等原因,加剧了移动POS机进入安装高峰期。
从多方面了解到,杭州、南京、苏州等多地出租车公司均有安装移动POS机的意愿,据统计全国目前有超过100万台出租车,而这些出租车大多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安装移动POS机具有很好的基础,如果有50%的出租车,将增加50万台以上移动POS机的容量。
另外,电商和快递行业成为移动POS机配备快的两大行业,伴随着移动POS机价格的下滑,实际配备数量正在急剧上升。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表示,2013年,苏宁易购移动POS刷卡支持比例将增加到90%以上,全年快递队伍移动POS终端配置率达到100%以上,基本覆盖所有苏宁易购销售区域;京东由于货到付款的比例已经达到70%以上,公司表示将继续加大移动POS机的投入,公司配送人员有望从目前的十余人一台扩展到人手一台。
在快递行业,据一新财富分析师介绍,“四通一达”目前日均接单量在1400万单左右,目前每个快递人员每天送单量约为70单,如果每人配备一台移动POS机,仅前五大快递公司对移动POS的需求就将达到20万台左右。
后,通信运营商要实现手机支付,离不开银行的介入。只有在银行的主导之下,才能够让用户通过手机享受为完善的支付业务。据悉,2010年11月,浦发银行便与中国移动在上海正式签署了电信运营商与商业银行深度合作《战略合作协议》,这开创了电信业和金融业合作的崭新模式。之后双方还宣布,未来中国移动将与浦发银行一道,在包括现场支付及远程支付在内的手机支付领域开展合作,并将联合研发和推广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功能的手机金融软件及手机支付安*方案等。
目前,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已与工、农、中、建、招、交、浦发、民生、光大、邮储等10余家国内主流商业银行进行了业务合作,并推出了多种支付产品:包括网银、快捷支付、语音支付、代收代付等;同时,在深度合作方面,还与各家银行在NFC、资源互换、联合营销等方面开展合作,并取得了喜人的效果。
安全性成移动支付发展短板
互联网的日益发展成熟,人们越来越热衷于网上社交、网上购物、网上休闲等网络生活及娱乐方式。但是对于移动支付,绝大多数消费者表示担心安全问题。询问身边的许多朋友,对于会不会使用移动手机支付这个新功能的回答上,他们指出不太信任这种支付方式。一位消费者表示,如果自己在商场进行消费,更愿意将银行卡递给收银员刷卡,而不是自己的手机。“手机更贵重,怕摔。而且刷手机比刷银行卡更方便吗?”
一位王姓女士告诉记者说:“我在网上购物很多年了,通过媒体宣传,近才知道手机支付,但是没有用过。我曾咨询过客服,手机支付需要更换SIM卡开通电子账户,只能在与运营商有合作关系的特定超市商场才能使用,目前网点覆盖率还比较小。”
移动支付在安全问题上还有一些瓶颈需要突破。其中,技术上的安全隐患更为引人关注,在手机支付的方式中,银行卡与手机号绑定的模式屡见不鲜,这就很容易造成用户的个人信息、银行密码等被黑客破译。同时有专家表示,如今国内的移动支付依然处在萌芽阶段,手机支付面临安全性的考验,智能手机与支付账户、银行卡联结,将包含更多的个人隐私,如何有力地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将成为摆在手机支付市场上的一道难题。
此外,对于移动支付未来的发展方向,近日,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范金桥表示,移动支付的未来将有两大发展趋势,即移动支付形式的多样化以及移动支付与线上、线下的逐步融合。
一是支付形式的多样化:未来2-3年内,会有多种移动支付方式并存,一些支付公司、金融机构、电商等都会推出移动支付,既会有基于手机SIM卡的现场支付方式,如中国移动选择的NFC-SWP技术;也会有无手机SIM卡的现场支付方式,如支付宝的声波支付、快刷等。同时,支付方式的载体也会呈现多样化,可能是手机、卡片、甚至可能是指纹。二是支付与商务逐步融合、与生活服务融合:今后移动支付不光是支付,更多的将会是支付与各项服务应用的融合,比如说与个人金融服务、理财服务以及生活消费(如缴水电煤)等相关服务的融合。
3G移动支付的前景展望
3G移动支付推行以来,除了潜在市场的容量巨大之外,用户基础数量上也让3G网络支付拥有大展拳脚的空间。我国作为世界大手机用户国,3G网络支付的各种条件也正逐渐成熟。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为3.38亿,而手机上网用户也达到了1.55亿,占网民的46%,而整个移动手机的用户群基数高达6亿,再加上产业链上银行、移动运营商、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第三方)等中间环节的大力推广,中国的手机银联智能卡支付市场前景可谓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