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停车管理系统上阵 提升昆明城市信息化水平
- 来源:一卡通世界
- 2013/5/23 14:18:132428
停车管理实现智能化
4月22日上午,国兴市政公司的系统控制大厅,多台服务器和一个大显示屏,这里便是整个系统的“大脑”。公司副总经理杜亚勋穿上鞋套进入大厅,打开计算机开始查看各个路段的停车情况。这是他每天要做的工作。“从后台到前端,整套设备技术水平是国内先进的。系统的运行也经过了昆明市交科所的可行性论证,并出具了可以实施的结论性报告。”杜亚勋开始介绍这个“神奇”的系统。
通过电脑,可以清楚地看到11点20分各个路段的停车情况,并到分秒和对应泊位号、车牌号。这些后台数据的得来,终还得依靠前端设备的信息传递来实现。从去年就开始在东寺街等路段投入使用的车位探测器、数据收发中继器,便是这套智能系统的全部前端设备,发挥着数据采集功能。杜亚勋介绍,路面上粘贴的“小圆盘”,其实是车位探测器,而“小箱子”则是数据收发中继器。当车辆驶入车位时,车位探测器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经由数据收发中继器发送至后台管理中心。后台管理中心再将信息发送至每个收费员都配备的手持POS机上,进行计时计费;当车辆驶离车位时,系统将自动结算费用,由收费员收取。
如今,这样的智能系统已覆盖在一环内18条街道,年内将覆盖到二环以内。“如今正处于内部试用的车载标签,年内也将开始推广。”杜亚勋拿出自己的手机和一个黄色的小盒子。这个黄色的小盒子便是车载标签,车主只需充值到“标签”中,通过智能系统自动扣费。每次驶入、驶离泊位,车主都将收到一条计时、扣费的手机提示的免费短信以及标签余额。杜亚勋的手机短信充分证明了一点。
3月19日,昆明市“规范管理路内临时停车泊位”新闻发布会召开。城市停车智能化管理系统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测试之后,通过这次发布会终于亮相。这一系统的发布,也标志着昆明静态交通路内停车板块进入智能化时代。新停车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运行,不仅有国内先进的设备体系为基础,还有对昆明实际停车水平大量研究的结论为支撑。
作为昆明市政府就路内泊位特许授权收费主体的昆明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自然承担起了系统建设任务,具体由该公司旗下的昆明国兴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执行建设。截至目前,国兴市政公司已经完成了后台体系和1544个路内停车位的系统建设,并有800余个停车位开始实现智能管理。
多重措施规范停车
4月26日12点30分,书林街昆明市儿童医院外的停车泊位旁,驿通公司收费员叶女士正引导一辆越野车进入泊位。车辆停好,叶女士环车检视一圈之后,发现车身右后侧有一道划痕,叶女士立即叫来车主黄先生,确认这道划痕是先前就已存在之后,叶女士又用手持POS机对划痕进行了拍照取证。“这是停车计时单,请您核对一下停车时间。”检视完成,叶女士在POS机上输入车牌并打印出计时单交给车主。
叶女士在驿通公司工作已两年之久,让她对这份工作满意的是“公司买了所有保险”。而工作中的风险也曾让她时常感到忧虑。“以前如果车辆出现划痕,经常扯不清关系。”叶女士的确碰到过这样的情况,而现在POS机自带的拍照功能彻底规避了这一风险。
此外,手持POS机打印出的计时单、计费单也为她们省去不少麻烦。叶女士说,以前手写时间的方式,到后往往会和车主认可的时间有误差,到收费时经常和车主扯皮。“现在时间和费用都是智能机器打出来的,白纸黑字,麻烦自然就减少了。”
智能收费系统的投入使用,让收费员省心不少。但同时,对她们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每天早上,叶女士来到泊位前,件事就是打开POS机,登录自己的工号。“登录后,公司就知道你在不在岗。”她说,每辆车停到泊位后,10分钟内必须开出计时单,不然就会被公司后台系统监控为“脱岗”。
智能系统规范的不仅是收费员,对车主逃费行为也进行了规范。如果车主出现逃费或不足额付费的现象,后台将会显示对应车辆号牌“逃费”或“不足额付费”,并自动列入“黑名单”。当逃费车辆第二次进入泊位时,系统将通过手持POS机提示收费员补收相应费用。如4月22日11点15分发生在富春南路的一起逃费事件之后,系统很快将该车辆信息记录在案,到第二次停车时所欠费用将一并收回。系统同时还显示,仅4月21日一天,就追回了之前逃费、未足额付费的停车款100元。
“从智能化系统投入使用后来看,逃费和不足额付费现象已经大幅减少。”杜亚勋说,针对逃费现象,公司接下来将和交警部门联合,通过法律的手段再进行整治约束。他也提醒广大车主,停车时应自觉遵守相应的管理规定,足额缴纳相应费用,并索要计时单、计费单、发票三种票据,以避免收费员操作不当导致车辆被列入停车黑名单。
相比10年前昆明试行的咪表收费,新的智能系统的车位探测器直接依附于路面,数据收发中继器则安装在就近的路灯杆上,所有数据传送都是无线进行,不需要进行开挖路面和管线铺设。中继器的太阳能装置,更为市政用电节省了资源。
泊位周转率大幅提升
“如今,智能化停车系统在昆明已渐成规模,国内大多城市仍在试水。”杜亚勋对这套停车智能管理体系运行至今的结果有着很高的评价。在系统上线之前,国兴市政公司就对周边城市的停车模式进行过大量研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昆明停车难的问题,则是提升泊位周转率。
杜亚勋说,目前昆明全市的路内泊位周转率较低,平均每天每个泊位使用3.32次,平均停车时长根据路段不同也大有差距,一环内为2.95小时,一、二环之间为6.4小时,二环外为6.37小时。对比国外使用停车智能管理系统之前的泊位周转率数据,北美3.8、日本3.5、欧洲3.34,昆明已然存在着差距。但国外在实现智能停车管理之后,以上三地的泊位周转率都达到了5.0以上。这让杜亚勋对停车智能管理系统缓解停车难的功效大为吃惊。
“一个城市要缓解停车难,泊位周转率5.0是一个基本数据。”杜亚勋说,昆明目前使用智能系统收费路段的泊位周转率已达4.4。按驿通公司已实现智能管理的806个车位计算,每天可停放3546辆车,而在以前,这806个车位仅能停放2675辆车。这一成效,正是智能系统与政府出台的新收费标准所发挥的价格杠杆作用相结合的效果。事实证明,智能收费系统对缓解停车压力是有效的。
杜亚勋说,从4月1日实施的停车收费新价格标准,以半小时为单位并不设收费上限。以往的人工收费,讨价还价、逃费等现象,让价格杠杆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结合新标准,智能系统所能提供的准确计时计费、无法逃费等优势规避了以往的收费漏洞。如今停车收费可概括为“越往市中心越高,停车时间越长越高”。这样一来,价格杠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便可以使车主进行选择性停车,长时间停放由路内往路外专业停车场转移,也可相应减少外出购物人群开车出行,从而缓解停车难及交通拥堵状况。
这一智能系统的运用也可拓展到专业停车场。停车场安装智能系统后,根据车辆进出记录来确定剩余泊位数。接下来,将要做的,则是建成城市停车诱导系统,并在年内试点。在市中心主要路口安装诱导屏,以显示附近路段及停车场的剩余车位,减少车主漫无目的地寻找车位的烦恼。此外,网络和手机诱导系统也在开发之中,完成之后,车主在出行前就可以通过网络或手机查询到目的地的车位状况。
“停车智能管理系统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升泊位周转率,从而改善昆明静态交通。静态交通的改善也将极大程度地助力动态交通的改善,是解决停车难和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进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杜亚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