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安全逃生:井盖设计可否借鉴外国?
- 来源:互联网
- 2013/4/1 14:53:074946
21岁女孩杨丽君在长沙不慎落入一个井盖被冲掉的下水道,虽经努力,搜救仍然失败。井盖安全一时成为城市安全热议话题。本文搜集各国井盖安全设计技巧,同时,与读者共同分享井盖安全逃生法则。
德国:设计精密保证不被冲走
德国是个水灾频繁的国家,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让德国人痛定思痛,不断改进下水道。对于下水道井盖,德国人从设计到管理都做了周密的考虑。
1、不让污水堵塞和冒涌
德国城市下水道的口子通常是由金属做成的箅子做井盖,箅子的缝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箅子的缝隙被杂物,如树叶、塑料袋、石块堵住是常见现象,这会造成堵塞。就像家庭中卫生间和厨房里的下水道一样,在设计时为避免堵塞,需要有一段弯曲的管子并有一个口子和开关。类似家庭中的下水道堵塞,只要打开这个口子的开关,清除其中的污物就可以让下水道通畅。
德国的城市下水道为避免口子被堵,采用了类似的思路。一是下水道箅子的缝隙比较大,二是在箅子下面专门接一个铁篮子,铁篮子下面才与横向的下水管道相接。铁篮子的作用就如同家庭中的下水道的弯曲管道,它可以接纳许多污物,使这些固体物不能冲入下水道,同时,城市管理者也容易清除它们。工人只要打开下水道井盖,把铁篮子钩起来,把篮子中的垃圾污物倒入垃圾车中,再复位即可。
2、“承包”给居民照看
为保证安全,德国一些地区将井盖等公共设施“承包”给附近的居民。居民们义务帮助照看,有损坏时随时报告给市政部门。市政部门了解问题后,若再出现市民安全事故,按照德国法律,市政部门就得负起法律责任。
在修补期间,市政部门会发出“警示”。在大的警示标识牌到达之前,穿着发光警示服装的市政工人,会先拿着手持式警示牌站在水井边指导行人,以免行人不小心落入水井。随后,事故水井周边会围起三道“防护墙”。道“墙”直接用红白相间的警示带围住事故点。第二道墙则是1米高的厚重的立式栏杆墙。每个栏杆还有红色闪灯,晚上会一闪一闪地发光。第三道“墙”则是在人行道前后两边也竖起警示牌,表明“前方水井损坏,小心落井”。
甚至,对人行道旁的机动车道也实施限速,不能超过每小时30公里。
日本:井盖装上卫星定位系统
在日本,下水道的井盖已成为鲜明的城市名片。
1、用图案识别责任主体
19世纪50年代末,东京的工程师改善了井盖的表面纹路,增加了一些凹凸图案设计,这样既增强了表面摩擦力,又更美观。
不同的花纹还有利于明确各行政主体的管辖范畴。市和区、町各级别政府管理的下水道,在井盖上分别采用市花、区花、町花,一旦需要维修,立刻就能识别责任主体。如果是私家用地的下水道,则会在井盖上标有“私”字,以示区别。近,有些地区还在井盖上装上卫星定位系统。
2、将事故原因细化
今年年初,日本高知县突降暴雨致大量下水井盖脱落,导致多位行人跌落下水井。对此,日本国土交通省召集社会有识之士和地方团体设立了“下水井盖紧急安全对策委员会”。
该委员会在实地调查后制定了“下水井盖紧急安全对策”,将导致事故的原因细化,分为井盖破损、井盖脱落或飞起、井盖“打滑”等八类,并遵循锁定危险区域,划定危险等级,根据危险程度不同进行逐步处理,能彻底解决就彻底解决,不能彻底消除就以不造成事故为原则临时改进。
美国:井盖安装电子监视器
2004年,一名纽约市民在遛狗时不小心踩到了一个带电的铁质井盖而被意外电死。事后,纽约市长称,负责该井盖的统一爱迪逊公司对这起悲剧负有直接责任,但市政部门也要配合该公司保证井盖的安全。任何一位美国公民在马路上发现有井盖丢失,都可以去法院起诉负责城市管理的公共事务局行政*。
为提高井盖的安全系数,纽约市环保局2012年宣布将在市内数十个下水道井盖下方安装电子监视器。目前,昆斯区和布鲁克林等地的21个下水道枢纽正在安装电子监视器。
如何逃出下水道?
1、找到某种光源
用手电筒、手机的液晶屏或火柴、打火机来照明。若没有可用的光源,那么就朝上方看,寻找穿过雨水井进水口、街道上的网状格栅或者在下水道检修井井盖上的小洞射入下水道中的光线。
2、站直身体前进
硫化氢的比重要比空气略大,所以在下水管道的下方这种气体会聚集得更多。尽可能将头抬高,接近下水道顶部。用手帕捂住口鼻会减少有毒气体的吸入。
3、等到深夜行动
通常在早餐和晚餐之后,或者在大雨中和大雨后,下水道达到其高流量。在午夜流量通常会是低,判断方向和行动也就容易。因此,你可以等到午夜2~3时再开始脱逃。
4、向“上游”移动
位于“下游”的大型管道会有大量堆积已久、被细菌充分分解的污水和污物。那里面会存在比其他管道中高得多的硫化氢层,这可能会是致命的。相反,“上游”污物存放时间较短,而且有毒气体的浓度会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