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移动物联网用户达五千万 将分羹五千亿市场蛋糕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 作者:编辑部
2013/3/7 14:44:223545
  中国安防展览网讯 在过去几年的两会中,物联网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被多次提及,今年两会,物联网再次成为关注重点,各提案引发新一轮热潮,关于物联网应用于技术的提案。近年来,物联网发展一直是运营商投资重点。据从中国移动获悉,目前,中国移动物联网用户规模已经突破5000万。物联网应用以已经得到普及。
  
  中国移动物联网用户规模突破5000万
  
  据中国移动介绍,目前,中国移动在重庆物联网领域的投资已超过10亿元,形成了物联通、宜居通、二维码、车务通、电梯卫士等30多项成熟产品及应用,服务用户规模达到5000万,初步实现了规模应用的目标。车联网是中国移动的重点产品之一,通过这项业务,用户不仅可以获得传统的位置查询、路线导航及远程诊断等服务,还可以获得车载通信、新闻资讯及娱乐应用等综合服务。
  
  目前,中国移动已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预计三年内,全国范围超过十万辆汽车车主可以享受到为其定制的车联网服务。此外,中国移动的远程医疗物联网平台已为上千家医院、5000万人次提供了远程心电检测和健康管理服务。中国移动还建成了一个集60多万个视频镜头于一体的视频防控系统,用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中国移动表示,未来将继续扩大物联网的规模应用,发挥物联网技术在医疗、教育、家居等领域的作用。
  
  物联网的5000亿梦想
  
  物联网已被纳入国家重点规划产业。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15年中国要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据工信部预测,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市场将超过5000亿元,2020年或将启动万亿元级别的市场规模,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
  
  事实上,“物联网”这一概念,是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电信联盟(ITU)发布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的。
  
  按照普遍的理解,物联网可概括为三层逻辑架构:一是感知层,主要负责信息搜集,对物质世界感知,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终端、传感器网络等;二是网络层,负责信息传输、信息初步处理、分类、聚合等;三是应用层,为各行各业提供应用的基础。
  
  “物联网并不是一个行业,它是个大框,只要符合这个逻辑架构的,都可以装进去,这就涵盖了电子、计算机、通信等行业。”一位北京券商分析师表示。
  
  物联网商业应用三大趋势
  
  物联网的市场效益巨大,据估计到2020年物物之间通信同人与人之间通信的比例将达到20:1,物联网产业将创造一个万亿级的市场。从中国的市场来看,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物联网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商品市场的一种创造性融合,作为一个规模化的产业,其所覆盖的范围不是单一的行业领域。这对通信领域,互联网领域的发展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与相关商业模式的创新。未来一段时间内,物联网商业应用将会呈现出以下三大趋势。
  
  1、以应用为导向,从公共管理与服务产业逐步延伸至企业与家庭市场。未来10年,物联网将逐步孕育出公共管理与服务市场,企业应用市场,个人家庭市场三大市场。预计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将会首先获得较快发展,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形成于完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成熟,未来3-5年物联网行业应用准备和关键节点技术将逐步形成;未来的5-10年,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将是物联网发展的主要动力,整个物联网产业将逐步获得飞速发展,同时产业链也将逐步成熟。
  
  2、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步成熟,新的通用性强的物联网技术平台将出台。谷歌、腾讯、FACEBOOK作为一个应用集成所获得的巨大成功,正式互联网的松散性和开发性的体现,这一点不言自明。一个技术成熟、服务完善、产品类型众多、应用界面友好的应用,将是由设备提供商、技术方案商、运营商、服务商协同合作的结果。随着产业的成熟,支持不同设备接口、不同互联协议,可集成多种服务的共性技术平台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成熟的结果。物联网时代,移动设备、嵌入式设备、互联网服务平台将成为主流。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将会有大的公共平台、技术平台出现。
  
  3、商业模式的创新,可能是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未来物联网产业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商业模式,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不可能作为一个产业成熟的长期性主要动力,随着政府经济和社会管理模式的变革,物联网应用的发展将进入市场需求驱动阶段。物联网的产业生态系统十分复杂,无论终端生产商、网络运营商、软件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应用服务商,都需要在新的一轮竞争中寻找各自的重新定位,在一种开放的模式中实现合作与共赢,进而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这对整个产业发展意义将十分重大。

上一篇:2013安防集体布局 “标准”话语权待自主提高

下一篇:无线城市应用下的安防监控市场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