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市场未来发展将何去何从?
-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 作者:编辑部
- 2013/2/26 13:18:361757
生物特征识别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我国生物特征识别行业早发展的是指纹识别技术,基本与国外同步,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了研究,并掌握了核心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比较成熟。而我国对于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掌形识别等生物认证技术研究的开展则在1996年之后。
1996年,现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谭铁牛入选中科院的“百人计划”,辞去英国雷丁大学的终身教职务回国,开辟了基于人的生物特征的身份鉴别等前沿领域新的学科研究方向,开始了我国对人脸、虹膜、掌纹等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研究。目前,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是我国具的生物特征识别认证科研机构,在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等领域均已取得了国内或的研究成果。
以国内科研单位、高校的生物特征识别科研成果为依托,北京中科虹霸、北京行者、中科奥森、北京数字指通、北大高科、杭州中正生物认证有限公司、上海银晨科技、道肯奇等一批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高新技术公司慢慢发展起来,带动着行业的发展。
自2003年后,生物特征识别行业步入成长期,主要特征有:产品体系已建立,技术标准逐渐完善,行业内企业数量激增(目前从业公司已上千家),产品成本已大幅度下降,技术已获得客户广泛认可,各领域应用渐趋普及,行业体系也已成型。
在此阶段,中国生物特征识别行业开始诞生了一批在细分市场具有领导优势的企业,如北京艾迪沃德指纹科技(IDworld)、北大高科、中控电子在科刑侦和社保指纹门锁指纹考勤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优势。
以中科院自动化所科研成果为依托的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在虹膜识别产业化方面积极探索,于2006年10月研发出国内款嵌入式网络化虹膜识别仪,其性能达到。部分企业在技术研发等领域也取得突破,如亚略特、银晨科技在人脸识别等技术上都取得了水平。
我国《信息安全技术虹膜识别系统技术要求》(GB/T20979-2007)国家标准,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将于200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个国家标准,这一标准的制定对我国生物特征识别产业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这是我国生物识别行业的个标准。
生物识别市场未来何去何从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生物识别市场如今已经呈现出逐渐“转身”的态势。纯粹的新技术正在逐渐减少,而一些“老产品”正在以更新的核心技术来亮相市场。从这一方面看,如今的生物识别市场的确正在面临着一个发展转型的十字路口。毕竟对于更新技术的产品,老产品更能以优厚的底蕴和更强的稳定性以获得用户的芳心。而对于新技术来说,除了新颖以外,稳定性和价格恐怕都是这些产品的硬伤。因此,可以说生物识别技术经历了长久发展以后,我们在产品的配置上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
当然,这样的情况并非就意味着生物识别新的应用理念将会全面停止,未来的市场发展将会转变为对已有技术的完善与改良。毕竟从生物识别技术的整体发展来看,如今的识别手段依然比较简单,而且还被束缚着很强的局限性。因此,新技术同样在生物识别的整体领域中值得我们去进行更多的期待。不过,当市场日渐基于饱和,人们对识别系统的需求已经日益满足之后,可能新潮已经不再是所有人的选择。这样的情况下,无疑给改良后的传统产品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此外,对于应用多年的传统生物识别技术,稳定性、认知度,以及相应的价格都会成为在整个产业中吸引用户的有力方面。因此,这种需求上的转变也将会使生物识别未来的横纵发展更为均衡。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我们的选择也日益变得多样化。而这也将会促使市场又卖家市场逐渐演变为买家市场,终使我们的市场更加的完善与充实。虽然对于生物识别来说,技术的发展还有很多的地方有待完善,而且这种“全面的发展”也才刚刚开始,但是这种转型所带来的思考,却是领域发展中的重要前提。
关于生物识别
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这里的生物特征通常具有的(与他人不同)、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遗传性或终身不变等特点。所谓生物识别的核心在于如何获取这些生物特征,并将之转换为数字信息,存储于计算机中,利用可靠的匹配算法来完成验证与识别个人身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