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亿蛋糕助腾飞 门禁市场迎来双刃剑
-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 作者:编辑部
- 2013/1/23 10:24:441315
58亿蛋糕助腾飞
近些年来,门禁识别与RFID的兴起可以说是门禁应用的主要推动力。尤其在经历了传统IC卡破解风险的风波之后,用户对于RFID卡的认识也变得更加理性,而这给门禁市场带来的,无疑是更加稳固与理性的投入。
于是,从2011年开始,我国的门禁市场就已经开始显出爆发的前奏,有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主流门禁厂家的营业收入平均增长将近五成,而国内门禁产品中一些二线品牌的营销比例也实现了迅速的增长。尤其在今年政府项目不断促进的作用下,门禁市场更是迎来了一个迅猛的春天,有专业机构预测,2012年的门禁系统市场额有望实现达到58亿元,这在以前的数据中,无疑是的,同时,这也诠释了在未来的几年中,门禁领域将会迎来一个大爆发的未来。
中小城市提供大量内需
自从经济危机以来,挖掘内需就已经成为我国解决经济困境的重要方式。而对于安防这块新兴的产业,内需同样也是领域中便捷、经济的开发方式。尤其近两年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对于二三线城市的信息化投入日益加重,于是在很大程度上,也为现代的门禁技术进入二三线城市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从而也大大的缔造了生物识别技术向中小城市或者农村的渗透,从这样的趋势来看,农村市场将为门禁系统发展提供巨大的正能量。
技术高精尖,机遇与挑战并存
因为有了远距离识别、生物识别等技术的加入与不断升级,门禁系统才更加稳定和安全,其应用领域便于细分并呈层级式递增。有研究公司预测,到2016年,世界生物识别市场将超过9亿美元,而这一数据也侧面反映了生物识别在未来的门禁领域将有着广阔的市场机遇和发展前景。
生物识别是利用生物特征或行为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其应用优势在于“人人不同,终身不变,随身携带”,其指纹识别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才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并被广泛用于民用及工用市场,如今,指纹锁、生物识别考勤机等已成为大众化消费品。
然而,如果把指纹识别比作生物识别的先锋者,那么我们自然会意识到先锋者身上有其革命性的一面,但也有不完善的一面:首先,指纹识别对手指的放置有一定要求,稍有偏转便会影响识别率;另外,有的个体因为指纹特征很少,或者在特殊的条件下,如手指潮湿、破损等,无法识别;多人共用指纹识别器,还会带来细菌传播等卫生隐患;因此,为了弥补指纹识别的“天生”缺陷,也就有了后来虹膜识别以及静脉识别的跟进。
经过近十年攻关,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终于于近日研制出静脉特征识别安保系统,其原理是根据血液中的血红素有吸收红外线光的特质,将具近红外线感应度的小型照相机对着手指进行摄影,即可将照着血管的阴影处摄出图像来;有了这一技术,无须指纹接触,你只需将手指悬空放入其中,就能打开与事先录入的静脉数据相对应的保险箱。
静脉识别技术填补了国内安保系统的空白,其优势在于不易伪造、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只有活体才能识别,而且识别速度极快,还有着很高的识别率,应用前景甚好:无论是金融和信息网络安全领域,还是数字化校园的信息管理,无论是监狱的管理和安全控制,还是个人财富的信息保密,静脉识别技术都无可挑剔,它实现了电子化身份与物理身份的高度统一。
然而,生物识别技术的精细化发展是否意味着“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也不尽然,未来的门禁领域,绝不仅仅是顶端识别技术的“*”,而是多重生物识别技术的集成和整合,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还是静脉识别?具体解决方案视环境而定,唯有如此,才能保证高安全、高识别率,以及整个系统应用对象的完整性。
正所谓“机遇与挑战往往并存”,在看到生物识别技术一路向好的趋势之余,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它所面临的技术与市场困境:人脸识别要挑战光照、姿态、年龄等给识别带来的难题、静脉识别这一“后起之秀”则要应对标准缺乏的前期阵痛,而多重生物识别更是不得不面对集成系统的成本之殇;另外,在新的门禁系统投入市场应用的过程中,配套的理念与管理也*不影响着这个市场,很多社区在安装门禁系统之后反映,业主普遍不带门禁卡、保安疏于遵守门禁制度,而这些势必会削弱门禁之安防效果,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无论是作为门禁厂商,还是门禁消费者的我们,都应该在技术飞速向前、市场广阔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实时更新观念,让行业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