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山西苯胺泄漏:8.5亿监控系统成了“监空”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 作者:编辑部
2013/1/9 10:51:272957
  中国安防展览网讯 山西苯胺泄漏污染事件又传出新闻:2008年,个“监控合一”的省级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在山西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总投资8.5亿多元。虽然肇事企业天脊化工已经安装了直通山西省环保厅的“在线实时监控系统”,但惊天污染却没能被实时发现。给人的感觉是,耗资8.5亿的监控系统居然成了中看不中用的“稻草人”。
  
  8.5亿的监控系统没监测到苯胺泄漏
 
 
  8.68吨有毒化工中间体苯胺,要泄漏到海河水系的浊漳河,威胁到下游河北邯郸、河南安阳饮用水水源,至少需要突破分流阀、每2小时一次的例行排查、在线实时监控系统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这4道软硬件“阀门”。但它做到了。记者探访山西长治“12·31”苯胺泄漏事故泄漏源发现,事故之所以酿成并造成较大影响,因为上述四道“阀门”都是松开的。
  
  本该关闭的阀门是松开的
  
  调查称,此次苯胺泄漏的直接原因是天脊化工苯胺罐区的一个分流阀未关闭。据新华社报道,天脊化工的苯胺罐区是一个由两米高的围墙围起来的封闭区域,进出需要通过一座类似天桥的铁架翻越围墙。
  
  在苯胺罐区有一根管道分别与雨水处理池和事故池相连,下雨天,通往雨水处理池的阀门打开,罐区的雨水经由地形引导流入管道进入雨水处理池后排入浊漳河;不下雨时,这道阀门是关闭的,一旦发生苯胺泄漏,苯胺将会通过管道进入事故池。
  
  但2012年12月31日7:40以前,尽管天未下雨,通往雨水处理池的管道阀门却是松开的。这直接导致当日38.68吨苯胺流入通向浊漳河的水渠,后来其中30吨被成功截留。天脊化工工作人员称,该公司规定,对苯胺灌区每2小时进行一次例行检查,事故正是于当日7:40排查时被发现的。但该工作人员无法确认具体的泄漏时间,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此前是否做过检查。
  
  8.5亿的监控系统无作用?
  
  姑且不论排水和排污管道仅以一个阀门分隔这一设计是否合理,以及例行检查是否存在疏漏,即使是发现泄漏后的有关方面的处置,也存在诸多争议之处。根据山西省2011年制定的《山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山西省政府应当在当天就接到报告并上报。
  
  按照官方说法,山西省环保厅直到事故发生后第5天的1月5日才得知情况。但据调查得知,天脊化工已安装了直通山西省环保厅的“在线实时监控系统”,如果这一系统正常工作,山西省环保厅本应能够实时监控到事故的发生。公开资料显示,山西省环保厅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全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领导组,由环保厅长担任组长。2008年3月,总投资8.5亿多元的个“监控合一”的省级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在山西建成并投入使用。
  
  安装该系统的企业的排污数据,将通过GPRS无线网络VPN专网,实时地发送到山西省环保厅的监控室内,如果数据排放超标或净化设施运行不太正常的时候,监控室设在污染源的在线监控系统控制柜,给企业实施相关的控制功能,如强制停电等。
  
  据查阅山西省环保厅发现,天脊化工恰恰是山西省环保厅负责监管的自动监控企业之一。在1月7日上午召开的发布会上,长治市市长张保称因对污染危害性估计不足,“未及时向省政府上报有关信息”,并作出道歉。
  
  而记者致电山西省环保厅,询问为何在此次事故中,这套总投资8.5亿、号称全国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未能起到防范并及时发现事故的作用,得到的答复是“此问题须由目前在长治市的厅领导回答”。
  
  结语
  
  短暂的诧异后,又不禁心生怀疑:花费8.5亿多元巨款“武装”起来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肯定不会只是装模作样吓唬吓唬人,那么,这背后会不会另有隐情?譬如这套系统实行的是选择性监控,对“关系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该系统明明监测到了天脊化工排污数据异常,但相关人员玩忽职守甚至故意隐瞒,希望能关起门来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事实真相到底如何呢?期望相关部门能深入调查,看背后到底有没有见不得人的交易,或包庇、失职、*、捂丑等行为。即便监控系统真的是不给力,变成了“稻草人”,同样要追查,为什么8.5亿多元只买回一堆破铜烂铁?

上一篇:十面“霾”伏来袭 环保监控如何高清智能

下一篇:兰考火灾系儿童* 报警为何不给力?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