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联力 推动我国照明走环保之路
-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 作者:编辑部
- 2012/11/27 11:24:531940
为适应节能照明大环境的变化,促使国内大量使用的白炽灯等高耗能产品早日退出市场,满足国内消费者对照明产品的需求,2008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境基金与国家发改委共同开展了“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项目,同时中央政府实施了财政补贴推广照明产品项目。此项目中,对于入围财政补贴推广的节能灯等产品各项参数指标要求严格,除了性能指标外还对产品的含汞量、产品使用年限、废旧灯管回收处理等有着很高的要求。项目通过招投标在全国200余家生产企业中优选出20余家企业,当年在各地推广了节能灯等照明产品1亿支。但是,这样的推广量在当年国内市场总量中仅为1/10左右。
企业自觉将环保纳入照明生产中
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的重视和节能灯生产技术的大幅度提高,国内的一些大中型节能灯生产企业自觉将环境保护纳入了企业的产品目标和发展目标之中。
其一,企业投入研发力量,攻克节能灯低汞和微汞生产技术难题,使节能灯的单支用汞量由早期的5mg左右大幅降至1.5mg~1mg,大大低于欧盟对节能灯含汞量的要求。2011年新修订的国家标准《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性能要求》(GBT17263)中,要求30W以下节能灯含汞量不能超过2.5mg。“低汞”节能灯含汞量不能超过1.5mg,“微汞”节能灯含汞量不能超过1.0mg。2012年政府推广的节能灯产品含汞量已经普遍降至在1.5mg左右。许多承担了照明产品推广项目的企业,如:厦门通士达、浙江阳光、镇江强凌、东林电子、宇中高虹、广东雪莱特、惠州雷士、横店得邦、浙江晨辉、盐城豪迈、飞利浦及欧司朗等公司,其产品已经获得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低(微)汞认证证书。
其二,许多荧光灯生产企业(如:福建立达信、镇江强凌、浙江阳光等)自觉行动起来,改造设备、改进工艺,采用固汞生产技术,停止使用液态汞。这样明显的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汞蒸发。地控制汞的使用量,有效的降低了汞污染。目前,中国照明电器协会正在组织行业的生产企业酝酿出台《停止在荧光灯生产中使用液态汞的自律公约》。在改进工艺技术的同时,节能灯的性能进一步提高。新修订的国家标准中,节能灯的使用寿命由6000小时提高到8000小时。在国家推广项目中,一些中标企业其产品寿命有的已经达到了12000小时以上。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看,这些无疑是对节能环保的一种贡献。
其三,企业投入资金购置专用设备,对自身及周边地区的废旧荧光灯管进行回收处理。目前已有回收设备和处理能力的企业是:厦门通士达2条线、浙江阳光2条线、杭州宇中高虹2条线、镇江强凌1条线、佛山照明1条线、上海亚明1条线、北京固废处理中心1条线以及上海废弃物交投中心1条线。废旧荧光灯的回收处理能力达到了15000吨/年,每年可处理废旧节能灯1.5亿支。除了引进国外设备之外,湖北荆州大明公司等单位还积极与高校合作,并寻求国家的项目支持,研发生产自主产权的废旧荧光灯处理设备。废旧荧光灯管的回收处理不仅对汞回收和环保有益,同时也完成了钨钼、稀土、塑料等相关材料的循环再利用。
政府发动进行灯具回收
在近年开展的推广照明产品过程中,许多中标企业制定并实施了与产品推广相配套的废旧灯管回收处理方案。一些能力较强的企业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回收处理。
如:与灯具市场联动,依托经销商的网点进行回收;在新品推广中采用“以旧换新”方式,进行低效照明产品的回收处理等,取得了一定的收效。去年末,厦门通士达公司在众多生产厂中获得国家环保部授权,在区域范围内对外从事废旧荧光灯的回收处理业务。浙江省临安市组织企业以股份制形式成立了“临安宇洁含汞固体废物处理有限公司”,为本市和周边地区有废旧灯管处理需要的单位服务,该公司今年*个月已经累计处置了1050吨含汞的废旧荧光灯管。
由于受地域、运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废旧荧光灯回收并非十分理想。此种情况不仅中国存在,欧洲等发达国家目前的平均的回收率也仅为30%左右。一些专家学者建议,国内的废旧荧光灯回收处理重点应放在城乡中的大宗用户上。相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这方面会有新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