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能否带来“不拥堵”的那天?
- 来源:和讯科技
- 2012/11/5 13:50:131688
被道路拥堵堵住的铁路交通
由于车辆太多,当记者赶到路口时,铁路交通依然没有恢复畅通,而道口的管理人员甚至忙的连接受采访的机会都没有,终在堵了一个多小时之后,铁路交通终于勉强恢复了正常。
这样的事情乍一听确实有点儿夸张,但是如果身处大城市的人们又能在上下班经过几个铁路道口的话。恐怕对这种公路与铁路"抢道"的事儿也就不足为怪了。就在笔者的上下班途中,每天都会穿过一个京包铁路线的道口。而在繁忙的时刻,因为火车通过而造成的车辆拥堵已经成为了每天按时上演的"保留项目",而这也使道口的铁路人员以及附近的交警在此时就格外繁忙。
曾经对于各地的交通拥堵,不少人都寄望于拓宽马路来解决。如今马路宽了,但是拥堵并没有因此消除。车辆总数的上升是一个主要的方面,但是在交通管理模式的滞后,一定程度上也制造了车辆拥堵的"后一道瓶颈"。而这也就进一步的体现出了当前交通管理中,我们对智能化交通管理的迫切需求。
智能交通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要说起智能交通,它在一些地方被提起也有不少的年头了。虽然可能在我们身边没有太多明显的感觉。但是,智能交通一直被认为是未来交通的管理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对于一套完整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来说,它的构成几乎覆盖了整个交通领域,一般包括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交通管理系统,公共交通系统,车辆控制系统,以及货运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和相应的紧急救援系统等等。正是这些系统的联动工作,才能够让我们的交通实现更加有序的循环。
从它的技术特点来看,智能交通的建设对于我们的交通管理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利的。那么为什么喊了这么多年的智能交通建设,我们的交通却依然拥堵呢?
智能交通"堵"在了哪?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智能交通的形成,是由交通管理中的多领域的管理系统共同构成。而这种跨领域的协同,所带来的难度显然要比单域的应用复杂的多。
首先是资金问题。对于一套完整的智能交通系统来说,它是由多种的交通管理系统协作而成。而为了能够使其工作效果更好的实现协同,发挥出更多的功能。因此,在不少的设备功能的要求无疑都是的。比如道路监控,为了能够抓取更多的信息并进行细致的分析,所应用的监控摄像机基本上都是应用中十分先进的设备。而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如此的覆盖面积单单是监控摄像机的购置就是一个不小的开销。更不要提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了。如此庞大的资金支出,也注定了这套系统的建设难以一气呵成。
其次就是标准化的问题。相比国外的智能交通体系,我国的智能交通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甚至可以说还处在一个尝试的阶段。对于相关的技术或者产品,并没有一个完善的生产或者建设标准。因此,这也给不同产品间的协调工作制造了很大的难题。尤其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中,智能交通的应用不在少数,但是由于在建设时都是各自为战,缺乏相对协作的基础。因此,虽然许多城市看似交通设施很完善,但是如果要形成系统却几乎需要重新搭建。这样的应用不得不说是一种不小的浪费。
缓解拥堵?还是还将拥堵?
另外,由于标准化的缺失,导致了我国自主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不同的设备有着不同的质量。在生产上,因为缺乏产业链的带动,所以导致国产产品专业化程度低,产品协作性不强不说,还容易影响整个系统的整体寿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系统应用的信心与进展。
智能交通能否给我们带来"不堵车"的那一天?
如今,智能交通已经被我们视为缓解交通拥堵的救命稻草之一。不过,它是否真的能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将拥堵的车辆一扫而净吗?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当前交通拥堵的成因。
在一些大城市中,这两年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了车辆的"无处可走"。于是,车辆暴增,道路资源应用不均,交通设施分布不合理就成为了道路拥堵的罪魁祸首。而对于智能交通来说,它的初衷作用就是通过分布在各地的各种监控技术,随时掌握交通资源的应用状况,并且通过各种信息对路上的车辆实施调配。
可以说,这是在现有资源下,提升设施利用效率,发挥交通设施大能量,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有效方式之一。
不过,与一些欧美国家的拥堵不同,我国一些大城市的道路拥堵多少有些"中国式堵车"的意味。车辆基数大,人员集中出行是造成许多大城市拥堵的主要原因。即使我们拥有了先进的资源调配方式,但是面临同一时刻共同需要同一路资源的车辆来说,这样的调配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在一定程度上,北广上等大城市的堵车并非主要因为资源的不平衡利用,而确确实实是因为就是需要这条路。这样的话,智能交通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所以对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功能,我们可以期望它为我们的拥堵进行有效的缓解,但是对于我国大城市的居民住宅特点,以及车辆的基数来说,指望智能交通系统来彻底解决拥堵,多少也是有些不现实的。否则也不会有"拍卖"、"摇号"政策的提出。而对于智能交通,我们不必否定它在交通管理上的贡献,但是对于缓解"中国式"的拥堵来说,指望汽车别再堵住火车,恐怕还真不止引进一套系统般那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