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如何智能?利用现有而不是增建
- 来源:新浪汽车
- 2012/7/5 16:18:252402
500余万的人口,畅通宽便、高速免费的交通,清洁的空气,超的森林覆盖率,站在社会福利的顶层……对于这样一个国家,是否有必要建设一个智能的交通和绿色的能源体系?如果有,应该如何去建?对芬兰这样一个北欧小国在环保、电动车以及绿色能源领域的成就,让人耳目一新。
芬兰从政府到企业、研究机构,认识到,电动车必将是未来的大趋势,混合动力是个过渡性的产物,因此基于环保、节能和交通条件的改善,芬兰目前在极力推进电动车项目。
年均交通事故死亡率为300人左右,航海死亡率为零,每日仅有3人监控交通管理中心监控整个赫尔辛基交通状况,陆地和航海航空交通的智能化管理……芬兰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在此次采访过程中让人印象深刻。
先进的终端车主管理
芬兰地处北欧,天气寒冷,冬天多为雪天积雪深厚,湖泊众多桥梁道路密布。芬兰目前汽车保有量在300万辆以内,其中有30万辆的VAN型车,10万辆公交车,几乎有300万人有自行车或摩托车,有5000公里的自行车道路,这样的气候和车辆保有状况,对于一个小国来说,还是富有挑战性的。
但你很难在赫尔辛基街头看到堵车、塞车。这是因为芬兰从交通管理的智能化,由气象、道路信息反馈连接到每个车主的终端信息系统,非常先进。
去解析芬兰的陆海空交通系统,是不可能的,但是一个车主,一辆出海的船只,它们都能够分享芬兰智能交通带给的便利。利用20年丰富的道路、铁路和航运管理经验,芬兰今后规划的更多的,是交通、运输的IT技术的应用。
主动的交通网络管理。芬兰的交通告别了被动管理,核心理念是主动管理,方式是自动报警和预警。芬兰使用卫星系统进行交通控制,在每辆车上,会装配一个类似于GPS但又不完全一样的设备,这个设备能实时接收天气状况以及道路交通状况。
至于这些信息是如何得到的?举个例子,芬兰城市路面安装了道路传感器,路面湿滑、积雪情况、车流量等,都能实时收集数据,再由管理部门将这些传感器数据时间发送个车辆的接受设备。目前,这种传感器在芬兰路面大约有500个,而据说偌大的俄罗斯只有100个。
主动的智能化交通
赫尔辛基交通管理中心,每天只有3人监控整个城市的交通赫尔辛基交通运输中心,在芬兰来说,表面上是一个庞大机构,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但它却和芬兰所有有关交通运输的机构联系起来,以联动机制立体化的管理,让芬兰的交通运输,包括海、陆、空运输,完全是“小政府,大社会”。比如,铁路的交通管理中心,由过去的15个缩减为5至6个。
赫尔辛基交通管理中心,和中国见到的情形一样,很多电视监控频幕集合成一个巨大的各个交通要道路面情况,监控着赫尔辛基整个城市的交通,但这样一个看似“庞大”的工作,其实每天只有3人监控,立体、联动、智能化的交通,让他们管理起来非常。
高质量的数字信息管理,巨大的数据库,成天收集用户行驶信息。比如,有一种叫ACS的设备,能够收集车辆的移动数据,例如雨雪天司机刹车很多,但只要一刹车,就通过车辆的ABS系统将刹车数据传递给ACS系统里边,而智能管理中心就会将这些数据传递给路面的终端用户,给其做行驶道路的选择。
再举一个例子,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为了提醒其他车辆或者为整个交通着想,道路标识会自动显示前面交通状况,同时在没有摄像头监控的情况下,也可以时间临时封闭道路,同时对车速进行限制,而事故处理完了,交通标识又可以变回来。
交通设施:利用现有而不是增建
交通堵塞,出行困难,城市污染,环保竞争。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有的国家选择不断扩建公路,延伸铁路,增加公路里程,而芬兰选择的,却是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设施和道路,而不是扩建或者说多建,改变之前只想着多建公路的想法。
当然,之所以如此,是基于芬兰不同的交通管理理念:改变交通模式,提高智能化管理,科技先行。
赫尔辛基街头的有轨电车,公交的主要工具
另外,芬兰交通管理中心和天气部门都有很多合作,还有一些研究机构,比如VTT(芬兰科技研究中心),致力于智能交通的研究。VTT智能交通研究的女负责人告诉记者,它们关于交通管理的研究,根本的,是从用户的角度入手考虑,从概念设计——商业模式——政府合作——公私合作等各个环节研究下来,他们的核心诉求,在于主动安全和智能交通。
在芬兰采访的5天里,走访了很多机构、企业,但几乎每个机构企业都涉及一个核心的问题,要么是直接的智能交通的规划、管理,要么则是智能交通、交通科技的协作单位,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芬兰的智能交通、清洁交通而付出自己的努力。
赫尔辛基港口芬兰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理念以及先进科技,对于中国这样步入汽车社会,交通环保压力非常大的国家,不啻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