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务两大重要服务内容及未来发展分析
- 来源: 作者:编辑部
- 2012/2/2 13:19:281524
报*务的两个重要服务内容
报*务可利用畅通的报警通道使客户和救助部门尽快知晓警情的发生,提高救助部门快速反应处理警情的效率,从而避免或减小客户的损失。由于报*务归根结底是一种报警信息传送服务,其覆盖范围与触角受到整个社会的应急与救援处置水平的限制,因此就目前来说,提供的服务还主要局限于防盗报*务和救助报*务。
防盗报*务指在防范监控场所安装摄像机、报警按钮及相应的报警探测设备。当报警事件发生时,报警信号和现场图像以有线或无线方式,通过通讯线路被传送到报警运营服务单位的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通过对现场图像或以其他方式对警情进行真伪核实,过滤掉误报警。当发生如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时,监控中心将真实警情及现场的图像转发至公安接警中心请求救助。
从宏观的意义上讲,报警信息传送不仅仅针对防盗报警,它还应包括救助报*务的内容,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报*务企业与医院、市政等相关服务机构建立联系,可以通过报*务企业的技术服务及时将紧急情况传送到相关服务机构,便于服务机构及时解决用户的困难,例如可将病人发病的信息转发至120、999,火灾信息转发至119等。当发生社会公共突发事件时,监控中心可根据预案规定将图像上传至各类应急指挥中心。
报*务未来发展方向
“应其所托”适应不同类别服务对象的差异化需求
显然,不同类别服务对象的安全防范需求千差万别,报*务虽无法面面俱到,但在主流应用方面,应满足与其防范风险相适应的需求,做到及时、可靠、准确、有效。
报*务的关键在于报*务能否满足服务对象期望的处置主体,如警方,“及时”到达发案现场进行处置的要求。
公安处警要求规定,处警时间必须做到市区5分钟内,城郊10分钟内到达现场。据数据统计,如果在警方在报警后1到3分钟赶到现场,抓捕率一般为60%到70%,如果在5分钟左右到达现场,抓捕率只有20%到30%。
报*务如果在自身接警、核警、转发环节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则即使向警方提供了准确的发案报警信息,也于事无补或已造成客户的一定损失,这就失去报警的意义。因此,为同警方的警务机制相适应,报*务必须有有效的对应响应时间。现在报*务已可做到当入网用户现场发生报警时,其现场图像和报警信息可在2秒钟内到达110接警台及报*务中心值班台,报*务中心值班台核警时间可在30秒钟内。转发时间可在2秒钟内。
要达到这一时间水平,为警方现场破案赢得宝贵时间,报*务应采用视频核警的手段,仅靠电话核警或人工赴现场核警是做不到的。
对家庭和个人来讲,在安防方面首先关注的是生命安全保障,身体健康保障、其次才是财产盗抢损失、设备损坏损失等。由于国内民众依法不能持有武器和管制*,当面临恶性人身侵害时,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只能完全依靠报警,而且依赖于警方在短时间内赶到现场,才有可能保证人身及财产的安全。因此报*务应该保证此类报警救助的需求在短的响应时间内到达警方。但是,当客户处无人期间发生入室盗窃时,客户此时期望的变成了如何使财产不受损失。只要财产不受损失,是否能抓到窃贼,对客户来讲变得并不重要了。所以此时报*务应该做到的是如何用技术手段恫吓罪犯,以当场制止*。
对不同类别客户的需求,应有对应的报*务项目以及按合同约定的非警情救助业务。如协助客户远程或现场锁门、劝阻非业务进入的人员、提醒非正常操作者接受异常服务程序等,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类别服务对象的差异化需求。
“远近相宜”现代报*务的远程化、网络化与本地化、专业化
报*务依托信息技术系统,以提供报警信息为主,其核心是在用户和公安或救援机构之间建立快速通道,解决客户与公安或救援机构之间的快速联系问题。
从报*务业的发展过程及现状来看,报*务绝不仅仅局限于本地接警,它是大范围、跨区域、跨城市的远程化接*务。一方面,报*务是以信息服务为基础,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满足需求,具有高技术、网络化、全局共享等特征。另一方面,报*务要完成同客户的约定,其处置又必须在本地进行。这一“远”一“近”,构成了现代报*务业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既要以技术体系的信息化、网络化支持全国服务范围的报*务,同时也要以救助实施方面的本地化、专业化、及时性向客户提供具体的综合性服务。跨地域的大规模远程监控报警系统同本地的监控系统和保安、救助服务形成有效的结合,也将是报*务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