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多地楼市限购“松绑”,智慧社区能否获新机

来源:CPS中安网
2024/5/17 8:33:4529233
  【智慧城市网 市场分析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单元,自2016年开始深入发展至今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在这一时期,智慧社区相关政策和文件频出,为行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部分涉及该赛道的安防企业受益匪浅。
 
  然而,自疫情管控放开之后,行业内生动力不足、需求疲软、市场预期差等问题凸显。业内人士不禁提出疑问,智慧社区市场还能迎来“扩容潮”吗?现行实施的政策有哪些,后续是否会推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等等?看如下介绍!
 
  部分国家政策、标准汇总
 
  由于现市场正处于“十四五”发展规划时期,故本文在这里统计“十四五”期间部分涉及智慧社区相关政策及标准,如下!
 
  政策方面:
 
  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年末,社区线上线下服务机制更加融合,精准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明确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等7个方面的主要指标,确定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等4项行动计划。
 
  2022年5月,民政部等等9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智慧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2022年6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构建新型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提升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同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要丰富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发展智慧出行、智慧社区、智慧楼宇、智慧安防和智慧应急等。
 
  2022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鼓励社区建设智能停车、智慧安防、智能灯杆等配套设施,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开展广播电视服务与智慧社区融合场景创新应用等。
 
  2022年10月,住建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进一步对智慧社区、智慧物业的打造做了优化。
 
  标准方面:
 
  为了规范智慧社区建设,制定智慧社区标准是必不可少的。近期实施的相关智慧社区的国家、行业标准如下:
 
  国家标准《智慧城市 建筑及居住区 第1部分:智慧社区信息系统技术要求》已于202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提出了智慧社区信息系统总体架构,规定了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层、系统层、应用层、安全保障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国家标准《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 智慧可持续城市成熟度模型》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它的实施为我国的不同类型城市和社区提供制定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路线,针对不同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向城市管理者提供不同需求的执行方案和工具,以及支持城市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蓝图。
 
  行业标准《智慧社区 需求与场景》于2023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件明确了社区智能安防业务上,明确智慧安防业务需引入物联网、生物识别、AI、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覆盖视频监控、楼宇对讲、智能消防、智慧停车、小区周界等领域的安全防范设备。同年同日,行业标准《智慧社区 综合服务平台技术要求》也正式实施。
 
  社区市场迎来“扩容潮”?
 
  众所周知,智慧社区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主要包括智能门禁、视频监控、智慧停车、智慧家居、智慧交通、公共区域照明等领域。
 
  涉及这些领域的企业在过去的时间里获得了长足发展,只不过从近期部分上市企业公布的年报来看,企业营业收入来源于国内社区的比例有所缩小,国内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经营困境,纷纷缩小规模以求达到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部分知名企业如狄耐克2023年业绩实现双增也只是个别情况。
 
  据了解,取得2023年好成绩的企业多数在经营重心放在海外市场,而国内智慧社区市场建设由于多数依托当地房地产以及老旧小区改造,近些年房地产市场十分低迷,所以难以有所作为。
 
  时至今日,可喜的是,目前全国各地除个别城市外开始全面取消限购政策,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智慧社区市场规模的发展,从而迎来“扩容潮”。对企业来讲,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及丰富多样的智能化设备才能占据一席之位。
 
  当然,不管结果如何,从整个行业规模发展趋势来看,若依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到202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5%。意味着随着人口承载量增大,市场对社区管理的高要求越来越大,以数字为底座的社区管理将是智慧社区的未来演进模式。随着新建社区开展智慧化提升,智慧社区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拭目以待。
 

上一篇:总预算超3亿 智慧城市项目招标中

下一篇:三标5.8亿:湖南“智慧应急”招标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