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全国两会关于深化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引领数字经济新变革的提案

来源:上海经信委
2024/3/8 15:20:3634553
  【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作为世界数字产业建设的重要一环,人工智能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 陈 力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委员认为
 
  作为世界数字产业建设的重要一环,人工智能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我国“十四五”规划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将人工智能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但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起步较晚,发展周期短,目前国内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顶层设计有待完善,二是我国人工智能法律规范体系仍待健全,三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缺乏创新活力,四是我国人工智能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五是国际间合作交流参与程度需进一步加强。
 
  委员建议
 
  一、完善我国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布局
 
  一是要明确我国人工智能所要解决的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锚定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模式和方向。二是要明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应集中资源投入上游基础层企业,解决中高端人工智能产品自主供应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整合国内研发力量,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研发源头。三是要提升我国人工智能主管部门与其它部门的联动,自上而下地激发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活力。
 
  二、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立法,创造良好政策法规环境
 
  一是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专门性立法工作,我国应当尽快推动建立一部总体性、保障性和功能性的人工智能立法并完善其配套法律规范。二是通过出台司法解释、法律修正案等方式,对当前人工智能已经引发和可能引发的法律争议提供解决方案。三是加快制定人工智能行业标准,会同领域内专家、学者形成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标准化指引。四是借鉴国外优秀人工智能立法经验,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及治理提供支撑。
 
  三、激发人工智能创新活力,深化产业融合赋能
 
  一是在政府和企业层面加大人工智能研发领域的投入,培养高精尖人才队伍、建设科研环境、形成跨学科交流体系。二是积极鼓励各企业、研发机构间的人工智能技术经验交流,促进形成研发合力。三是构建产业生态系统,鼓励不同产业间的合作与融合,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共同创新。四是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对传统行业要素的融合赋能,改变传统行业的生产模式和商业理念,同时反哺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进步。
 
  四、升级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加强技术人才培养
 
  一是建立全覆盖的人工智能教育培育体系,加强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增设人工智能、数字科学等新型专业。二是建立人工智能跨专业、跨学科培养机制,加强人工智能融合学科培养。三是设立人工智能科研激励制度,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积极性。四是编制人才目录,实时调整人工智能人才引进情况,建立人才团队数据库,提高引才精度。
 
  五、强化人工智能国际间合作,构建人工智能共同体
 
  一是呼吁和组织各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促进形成国际间技术研发合力。二是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国际间人工智能技术设施的开放、互通,用以共同应对日益庞大的业务处理需求。三是积极与其它国家开展人工智能安全治理联动,维护全球产业健康发展。

上一篇:公益诉讼、生态赔偿、流域治理...两会都有哪些立法提案?

下一篇:全国政协委员武强:建议构飞灰、炉渣、建筑固废、一般工业固废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