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新质生产力”一文全解,及需要重点关注的五个方面

来源:中关村智慧城市信息化产业联盟
2024/1/31 10:45:1538004
  【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相互关联,信号鲜明、意涵丰富——积极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带动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
 
01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总书记公开讲话提到“新质生产力”
 
  (1)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2023年9月7日)
 
  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2)听取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2023年9月8日)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3年12月12日)
 
  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4)“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2024年1月19日)
 
  希望全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2023年12月17日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详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提到了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完整定义: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三点。
 
  一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二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技术层面要补短板、筑长板、重视通用技术。产业层面要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02  “新”与“质”体现在哪里?
 
  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是指大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与高素质劳动者、现代金融、数据信息等要素紧密结合而催生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
 
  ①涉及领域新。新质生产力主要产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新领域,具有技术新、要素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和服务新等特点。
 
  ②技术含量高。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驱动,是新技术持续涌现并不断渗透融合深度应用,创造新产品、催生新产业、产生新价值的过程,能够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提高技术水平,推动新兴产业增强技术领先优势、拓展新市场,助力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成为新动能,具有明显的知识技术密集的特征,能够提升整体产业技术密集度和产品技术含量。
 
  ③要素配置优。新质生产力是对现有产业组织、要素配置的变革性突破。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将会推动技术、资金、人才、劳动力、数据、土地、管理等一系列重要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持续优化、不断提升配置效率,特别是推动数据这个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深度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生产力发展跃迁。
 
 
 
03 新质生产力与既有概念的联系
 
  ①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官方表述
 
  (1)“十四五”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囊括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绝大部分行业。
 
  (2)党的二十大报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3)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探索建设一批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巩固新能源汽车、5G、光伏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4)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
 
  (5)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软件与信息服务、数字创意产业、现代时尚、工业母机、智能机器人、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新能源、安全节能环保、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大健康、海洋。
 
  ②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是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前瞻性、颠覆性技术产业化所形成的新产业,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先导性产业,也是影响未来发展潜力和提升未来竞争力的颠覆性产业。
 
  对于未来产业的官方表述
 
  (1)“十四五”规划: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2)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生物经济、北斗产业、氢能产业,加快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3)工信部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面向未来制造、未来信息2个前沿领域,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4个重点方向,聚焦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示范应用等创新任务,发掘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优势单位,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4)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
 
04 对于新质生产力需要关注的五个方面
 
  01、新技术的持续涌现和群体性突破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源头活水
 
  (1)要完善科研机构管理体制,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源头供给,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
 
  (2)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包容创新、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和评价体系,营造鼓励发明创造和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
 
  (3)加快建立更加符合国际惯例的创新政策体系,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增强对全球创新资源要素的吸引力。
 
  02、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关键性生产要素
 
  (4)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能,要推进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格式、接口、存储等软硬件通用标准,完善数据登记、交易和服务等通用规范,提升数据供给质量,形成更加完整贯通的数据链。
 
  (5)推进数据确权、流动和共享,完善数据产权登记制度,建立完善数据定价体系和数据资产运营体系,确保数据可流动、可使用。
 
  (6)创新数据开发利用机制,加强场景需求牵引,打通流通障碍,推动数据在智能制造、商贸流通、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深化应用。
 
  03、顺畅“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是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通道
 
  (7)要打通制约循环的堵点,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厚植新质生产力成长的沃土。
 
  (8)既要畅通“科技—产业”循环,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原始技术创新,促进产学研联合攻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还要畅通“产业—金融”循环,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04、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9)进一步释放强大国内市场潜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10)促进强大国内市场规则、标准和制度统一,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05、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是人
 
  (11)不仅需要一大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12)需要一大批具有前瞻眼光、把握未来需求、熟悉技术变革趋势、洞悉商业机会并且能够将相关产业要素进行整合推动产品和服务商业化的企业家和投资人才。
 
05 新质生产力的各地实践
 
  ① 北京:做强数字经济 打造创新产业集群
 
  北京紧抓数字经济发展、布局未来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融合开放,积极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形成的产业高地,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产业生态正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筑牢数字经济的新底座,有赖于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北京市经信局数据显示,北京已形成1.2万P的总算力供给规模,相当于数百万台高性能电脑算力。来自北京的云服务商在津冀、晋蒙区域部署的智能算力已达4082P左右。
 
  ② 上海:打造从“0”到“100”的科创链条
 
  2023年1至10月,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万亿元,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9%。
 
  国产大飞机C919似飞龙冲天,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如游龙入海,如今的上海,已经成为全球少有的既能造火箭、飞机,又能造邮轮、汽车的高端装备城、“全球动力城”。正在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的上海,倾力打造从“0”到“100”的科创链条,以创新策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③ 深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
 
  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今年前三季度,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3%的带动下,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工业立市”“制造业当家”的久久为功。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研发投入强度达5.81%,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94.9%。目前,深圳已有上市企业500多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42家,呈现数量多、活力足、创新能力强的特点。
 
  ④杭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力转型
 
  培育竞争新优势,打造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形成发展新动能,今年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174.2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7.66%;抢占发展新高点,“超重力场”“极弱磁场”2个大科学装置建设加快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达18家……
 
  杭州在新时代的发展赛道上正跑出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度,新科技、新产业融合兴盛,构筑新优势。一座创新型“未来之城”的瑰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⑤合肥:科技攻“尖”赋能全球科创名城
 
  2023年1月到10月,合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高于全国5.6个百分点,居全国万亿城市第2位。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达8.1%,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近七成。
 
  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到全球科创名城,合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勇攀科技高峰,勇立产业潮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推动城市能级不断跃升。
 
  ⑥沈阳:“换道超车”推进动力变革
 
  这座城市向新求变,新兴产业破浪向前,到2025年,沈阳机器人产业产值力争突破200亿元,创新元素迸发涌流。
 
  这座城市自我更新,聚焦未来赛道,重点布局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涌现出东软睿驰、美行科技等一批行业领军型企业,以“换道超车”推进动力变革。
 
  这座城市以新为径,搭平台,给政策,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开辟新赛道厚植产业发展土壤。今年以来,沈阳建设各级各类科创平台达到1510个,“科研之花”正逐步结出“产业之果”。
 
  ⑦ 成都:聚资源、聚人才、聚产业
 
  2023年前三季度,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6.7%。其中,五大先进制造业中的医药健康产业增长14.0%,装备制造产业增长11.5%,电子信息产业增长7.1%,对经济带动作用明显。
 
  成都正加大推进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和产业升级,着力做强西部新质生产力高地,开拓城市未来发展新空间。
 
  参考资料:《“新质生产力”政策知识库》、《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新华社一文读懂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特征、联系与机遇》等。
 

上一篇:未来城市之核:智慧社区技术的深度解析

下一篇:“一图感知村中事”!张江高科积极推进数字乡村云平台建设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