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上海宝山法院:拓宽区块链应用场景 加速推进数字化改革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
2023/6/30 8:51:3537113
  【智慧城市网 城市在线】近年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和宝山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践行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根本目标,以智慧法院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充分运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宝山法院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区块链 + 电子送达,提升核验权威性
 
  当前,人民法院各类文书以电子形式进行送达的情况日益普遍,司法文书对于当事人权益兑现的作用愈发重要,电子送达形式带来的文书防篡改风险问题和真实性核验问题也日渐凸显。为解决这一痛点问题,宝山法院运用“区块链+电子送达”,成功协助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在线核验了经电子送达的民事调解书,这也是上海法院首次运用“区块链+电子送达”在线核验功能。同时,为化解法院电子送达文书涉第三方机构参与执行遇到的验证难问题,宝山法院工作人员还前往宝山区房地产交易中心,大力推广这一功能,进而降低人工核验成本,提升审查效率及核验的权威性。
 
图片
  法官前往房地产交易中心推广“区块链+电子送达”在线核验功能
 
  区块链+庭审记录改革,保障庭审真实性
 
  庭审记录改革是指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司法解释规定,统筹兼顾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精神与法院发展规划趋势,运用区块链存证、智能语音识别同步转换、全程录音录像等现代科技手段,经当事人同意并具备技术条件的,优先选择适用录音录像全部替代或部分替代庭审笔录,以提高庭审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更好地贯彻平等、诚信、处分、辩论等诉讼原则。
 
  作为首批试点法院,宝山法院于2020年启动庭审记录改革。庭审全程以录音录像为主,语音识别转换文字为辅,开启庭审新模式。庭审结束后,法官指导当事人通过席位配备的触摸屏,在元数据记录表上进行电子签名确认,有效提升审判质效。该院充分应用区块链技术,利用其“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等特性,对庭审录音录像及音字转换文本进行上链存证,生成哈希值,充分保障庭审的真实、公正。
 
图片
  元数据记录表
 
  区块链+流程管理,提高*时效性
 
  智能合约是指以数字形式定义的能够自动执行条款的合约,是基于预定事件触发的、不可篡改的计算机程序。智能合约把合同的条款编制成一套计算机代码,在交易各方签署后自动运行,一旦约定的条件达成,将立即触发相应的结果。
 
  为有效衔接诉前调解和审判*环节,上海法院引入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为*工作保驾护航。若“待*”的案件(包括通过*审查的“已收案待*”案件和规定时间内调解不成的“调解转*”案件)满五个工作日尚未处理,智能合约将自动履行,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分配案号完成*,既节约人力,又可对工作流程实时监管,确保案件办理进程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有效督促法官在“合约”期满之前完成*。自2020年8月至今,宝山法院运用智能合约技术完成“诉调转*”1600余件,有效提升审判工作质效。
 
图片
  结语:下一步,宝山法院将继续推进信息技术与审判执行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拓宽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以微改革、微创新扎实推进数字化改革,努力以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推动高质量司法实践行稳致远,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上一篇:滕州:全面推进生态环保智慧化管控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下一篇:四川省公安视频图像智能化应用比武决赛成功举办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