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慈溪市“政府引导 社会化推进”智慧消防建设 力促消防可持续安全

来源: 慈溪市应急管理局
2023/4/6 9:41:4238562
  【智慧城市网 城市在线】去年下半年以来,慈溪市立足市场主体多、消防安全基础薄、监管负担重的现状,以智慧消防建设破题重塑消防安全新体系,蹚出一条“政府引导+社会化推进”促消防可持续安全的新路,火灾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该市国企工贸集团与大华股份子公司组建混改公司,打造防、灭、管一体化的智慧消防物联监管平台,今年2月正式运营,累计接入5.2万家场所、29.64万处感知设备,提前有效预警并处置火情37起,其中成灾13起,从发现到处置平均缩短4.7分钟;去年下半年,该市接火警348起、成灾33起,同比分别下降25%和50.7%;今年1-2月,接火警100起、成灾9起,同比分别下降24.2%和35.7%。
 
  一、“全景上云+全网联动” 确保突发火情“处置早
 
  1.监控设备覆盖到边
 
  划定工业企业、10人以上出租房、住宅小区、高层建筑、娱乐场所、沿街商铺、弱势群体住所、养老院等14类场所,分类明确智慧烟感、智慧用电、智能充电桩、高空瞭望等监控设备安装与市级平台接入要求,其中对工业企业重大火灾风险源及电瓶车充电处等关键部位细化可视化烟感数量要求。目前,5.2万家场所(单位)、29.64万处设备的新装率分别达到88.5%和73.4%,发现预警21万余次。
 
  2.突发火情联动到线
 
  市级平台开发应用驾驶舱、感知建设、运营监管等6大功能模块,与该市119接处警平台共享操作界面。前端设备一旦感知火情,智慧消防平台即时电话同步自动呼叫119平台、镇街专职消防队、村社微型消防站、火情发生单位责任人,并通过救援人员单兵装备即时生成火情点位、最快路线、周边水源等导航微图,最大程度节省火情多头核实、人工报警电话占线、方言沟通不畅等时间成本。目前通过平台发现处置的13起成灾火灾均早于人工报警;下步视情开发实时天气、风向等辅助功能。
 
  3.救援力量部署到底
 
  按照“救早灭小”要求,在现有5个市级消防救援主站点、18个镇街消防工作站全覆盖、建成17支政府专职消防队的基础上,面向行政村(社区)、消防重点单位、规上企业推广建设微型消防站,并由市镇财政分别按每年每家各1万元的标准补助村(社区)。三级救援队伍共享市智慧消防平台信息,接受实时调度,力争火警“1分钟出动、3分钟到场、5分钟处置”。目前,331个村(社区)、386家2023年度消防重点单位、1552家规上企业已实现微型消防站全覆盖。
 
  二、“正向引导+反向倒逼” 解决场所设备“怎么建”
 
  1.应用保险工具,做好“以融促建”文章
 
  由市场份额较大的若干家保险公司组建共保体,开发“财产综合险+火灾公众责任险+雇主责任险”三险统保产品,设计费率风险调整因子、风险偏离系数等浮动机制,保费高低与企业是否安装应用智慧消防设备等安全措施挂钩,保险公司提取一定比例保费,用于企业智慧消防持续建设和维保费用支出,并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培训。目前已在110余家企业试点,涵盖投保需求较强的打火机等行业,下步向纺织、电器、塑料等行业推广。
 
  2.用好阶段政策,做好“以补助建”文章
 
  弱势群体住所由该市财政一次性补贴建设费用。沿街商铺由市镇两级财政各补贴25%。高空瞭望设备由镇街财政全额保障,或由市级运营公司出资建设、镇街分期支付租赁费用。工业企业按照该市2022年度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给予技改项目投资一定比例配套奖励。目前,沿街商铺、弱势群体住所已实现设备安装接入全覆盖,高空瞭望设备完成2/3,一般工业企业完成60%。
 
  3.借力执法整治,做好“以律推建”文章
 
  在燃气安全领域,重点检查餐饮经营单位、企业食堂等是否合规使用燃气及器具、是否存在倒灌燃气等行为,借势督促数字化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更新,对多次督促仍拒绝安装的用户依法从严采取停气、罚款等措施。累计排摸相关单位5300余家,数字化升级2000余家。在企业拆违领域,将智慧消防设备安装要求纳入存量违章建筑消防安全整改标准,企业消除安全隐患后,经审批验收可备案申请“暂时不予拆除”。如龙山镇应用该办法推动企业安装设备8300余套,企业覆盖率达到95%。
 
  三、“规范标准+制度创新” 推动各方主体“管得牢”
 
  1.规范平台公司运营,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
 
  市级平台从迭代升级应用场景、配足注册消防工程师等方面优化服务,下步按需开发电焊、充电桩、压铸等重点应用场景。针对部分镇街智能消防建设起步早、缺乏统一规划、运营公司多、数据格式不一、运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市级编制智慧消防建设运营规范与平台数据接入标准,12家镇街公司全部开通历史数据接口、统一执行市级标准,实现建新利旧、减少重复投资,同时,依托市级平台从隐患发现、设备在线、火警响应等多维度统计分析、定期通报,倒逼运营不规范的镇街公司及时整改、甚至淘汰出清。
 
  2.提升基层监管能力,从“走量处罚”向“专业评估”转变
 
  2022年,高于宁波标准配置镇街应急消防管理所在编与辅助人员,将200余项罚额5万元以下的行政处罚权、11项消防行政处罚权委托下放镇街,实现应急管理系统全年*、事前处罚量、事前罚款额均居宁波首位,消防执法办案总量增长426%。在此基础上,推动将有限的安全生产责任险补助从平摊给企业改为定向奖补保险公司,且保险公司可从安责险保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派遣专家常态化入驻镇街,协同开展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带动基层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提升。专家委派方向、评估质量等由属地政府评定。计划每个小镇常驻专家1名、大镇2名,首批在5个镇街试点。
 
  3.压实市场主体责任,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推动市级智慧消防平台打通与省消防自主管理平台物联网数据链路,参照省、宁波标准构建镇(街道)消防安全指数,集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工业企业、危险化学品场所等自主管理、消防执法、灾后处置等数据,实现管理情况可查可溯。平台归集既发火情形成目录,智能匹配责任单位,督促单位一把手通过典型火情警示教育、单位内部上消防安全课等方式,提升本单位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平台目录闭环。
 

上一篇:2023年数字云南工作要点发布:新建5G基站2万个以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下一篇:凉州:建设智慧安防小区 打造平安幸福家园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