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为什么现在的智能家居生意这么难做?

来源:智家网
2023/3/10 9:01:4834142
  【智慧城市网 智能家居】现在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这么快,按说智能家居应该是乘着东风席卷家居市场,但是目前消费者仍觉得智能家居的智能化很初级,不愿意把智能家居加到装修的必备清单里,导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增速下降,做这门生意的老板们也有苦难言。
 
  老板们不仅要开体验店、卖产品、做服务,而且还要科普智能家居相关知识,帮助用户理解智能家居到底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费好多口水终于给消费者讲明白了,但也把消费者讲走了,最后只剩一句感叹:智能家居的生意太难做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智能家居生意这么难做,为什么大众接受度这么低?还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看:
 
  概念先行,消费者体验期望值过高
 
  智能家居行业每一次软件升级、新硬件发布、甚至是场景的一次重新包装,都是概念先行,先给用户一个美好的想象,可用户在这一个想象上延伸了更多美好时刻,到线下去体验时一一验证自己的想象,突然发现有些场景自动化无法实现,造成了很大的心里落差,让消费者有了智能家居都是“智障”的错误认知。
 
  无论是华为的1+8+N全屋解决方案、还是海尔三翼鸟1+3+5+N全屋智慧全场景,概念再多,方便好用才是关键。
 
  特别是家庭成员多的用户,要同时满足多个成员的居家需要,就要求智能家居能实打实的更“聪明”一点,不能是概念里描绘的单一“聪明”场景。
 
  之后,希望智能家居以后能少包装概念,多做落地性的事儿,给消费者高的期望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一场优质的智能家居体验之旅。
 
  一个简单的动作却需要多种设备配合
 
  无论多么科幻的智能家居场景自动化,其核心都是先条件判断,满足条件后自动执行。
 
  拿最简单的场景“人来灯亮,人走灯灭”来说,如果想要全屋实现这种效果,像你晚上进到一个房间会开灯,在这个房子看书、游戏,甚至是发呆一段时间内都不灭灯,离开房间时关灯,走出房间时走道上的灯会亮起,进入另一个房间时灯又会自动亮起。
 
  这一连串的自动化操作,需要不仅仅需要每个房间的灯都加入智能家居平台,还需要要根据人体传感器的范围去布置传感器,可能一个空间就需要2-3个传感器,而且有些场景普通的人体传感器还不行。
 
  比如你在看书时,动作幅度太小,像小米49元这种普通的人体传感器就感应不到你的存在,会自动灭灯,这肯定不是你要的,这就需要人体存在传感器。
 
  总体来说,当下智能家居的场景自动化都是比较机械化的,没有自我学习用户习惯,自我优化的能力,无法真根据用户的行为规划自己的执行动作,想要无感化的智能家居体验就离不开多种设备的通力协作。
 
  这对于初次想尝试智能家居的消费者来说,不仅没有感受到智能家居带来的舒适体验,反正觉得实现一个简单的动作,需要的智能化设备太多、太过复杂从而对智能家居失去兴趣。
 
  改装适配度差,安装条件要求苛刻
 
  由于智能家居还处在推广普及的阶段,到现在为止,房子装修初期的消费者都不一定会考虑智能家居,多是后期才想改装。因此,智能家居改装的适配度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智能家居产品能不能卖出去。
 
  小编曾经就非常想实现智能开关窗,想要它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自动开关窗,可以在天气晴朗微风或无风的时候自动开窗换气,又可以在风大、下雨、下雪、下冰雹的时候自动关窗。找是能找到可以实现这种场景的产品组合,但是安装条件不符合,再把窗户重新换一遍花费太高也不值得。
 
  当然,除了窗户的智能开关,现在智能传感器升级也越来越快,但有一些传感器却需要插电源,如果没有提前预留电源位,便与这种产品无缘,继而某些智能职场也无法实现。
 
  最近绿米出了人体场景传感器FP2,能测量到目标有无、距离、角度、运动方向、速度、行为姿态、数量、微动等信息,从能而识别到3个不同目标物体的姿态,包括是否处于睡眠、静坐等状态,判断老人儿童是否跌倒、人的行动方向等,但它需要一直连着电源使用。对于后装的小伙伴就不太适用。
 
  我们都知道:买卖双方只有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市场规模才能越做越大。消费者愿意不断尝新是驱动智能家居企业不断升级迭代产品的动力,而智能家居企业只有完善消费者反馈的技术瑕疵,不断迭代产品,才能获得忠实的消费者基础,包装概念做一锤子买卖,不是智能家居的未来。

上一篇:全屋智能会是下一个万亿级市场吗?未来发展展望

下一篇:智能家居适老化,毫米波技术能否撬动起新版图?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