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跳出透明屏“内耗”现状,LED全息屏另起山头

来源:慧聪LED屏网
2023/3/1 9:04:4936229
  【智慧城市网 市场分析】2022年,国内LED显示屏市场需求走弱,但是细分市场却迎来了一次大爆发,XR虚拟拍摄、LED透明屏、LED异形屏等细分品类热火朝天。但是要说最热的,莫过于LED透明屏。时至今日,多数厂家的入局,技术的不断延伸,LED透明屏市场也渐渐细化出了各种品类,光电玻璃、晶膜屏、贴膜屏等,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显示场景。新品迭出,市场竞争力度加大,常规透明屏“内卷”价格,透明显示厂家陷入向上突破困局,可以说,透明屏“热过头”了。不过,2022年底,让人眼前一亮的LED全息屏一经亮相,在新型显示赛道“杀”出了“血路”。透明而非“透明屏”,LED全息屏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透明屏的“内耗”
 
  在探讨LED全息屏如何区别于透明屏之前,我们不妨先从透明屏的发展之路谈起。透明屏在大屏显示上主要是LED透明屏,LED透明屏属于LED显示屏行业的一个细分领域,概念首次出现在2012年,被无数人看好,但市场化一直不温不火。到了2017年,产品开始突破,变得更加轻、更加透、更加低能耗,开始得到市场的青睐,一度占到LED屏市场5%左右的份额。随着LED显示屏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应用场景也更广泛,LED透明屏也被广泛应用于商显、舞台租赁、异形屏等市场。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透明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亮度调节、坏点、定制化走向的抉择等。尽管近年来,LED透明屏细分出了晶膜屏、贴膜屏、光电玻璃等,与常规透明屏相比,采用灯驱合一的技术,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的轻量化和通透率,但是也并非能够做到完全的透明。除了显示效果,LED透明屏的价格也引起了“迷思”:常规透明屏的价格随着市场饱和逐渐被打下来,不得不在低端市场去拼价格,很多质量参差不齐的产品流入市场,陷入低价竞争漩涡无法自拔,甚至一度与常规模组的价格不相上下。晶膜屏、贴膜屏、光电玻璃等面向中高端市场,主要应用于商业显示,产品价格相对高于常规透明屏,但是面临常规透明屏目前的价格困境,其价格仍然存在下降空间。
 
  除此之外,透明屏市场还另有一“大将”——与LED透明屏争夺市场的,并不仅仅来自于其本身的低价竞争,还有来自OLED的“虎视眈眈”。OLED透明屏作为LED透明屏在商显市场的有力竞争对手,其优势也不可小觑。目前,OED透明屏被广泛应用于数字标牌、轨道交通、建筑、家居领域,而我们常见的LED透明屏多应用于户外楼宇亮化、大型商超橱窗显示,看似这两者在应用场景上没有重叠之处,OLED 适用于中小尺寸显示,而LED透明屏适用于大屏显示,但是OLED在进一步“蚕食”透明屏市场确是显而易见的。LG作为目前在OLED 透明屏领域实现量产的厂商,其发展态势一路猛进。据LG Display负责人表示,在尺寸上,LG Display将满足中小尺寸到大尺寸的覆盖,明年将推出30英寸以上的产品,后年将推出大尺寸70英寸以上的产品,并且通过改变透明度来进一步提升视觉体验。OED透明屏的大尺寸显示之路并非一朝一夕,LED透明屏也并非能够一直占据大尺寸透明显示。
 
  尺寸的升级并非LG在透明屏市场的单线任务,其在交互技术上的发展也更是让LED透明屏值得思考的点。2022年的国家博物馆110周年展览上,OLED透明屏再次以兼具展示和交互助力博物馆数字化升级。据了解,在国家博物馆用于文物和历史展示的LG Display透明OLED显示屏,由六块55英寸的透明OLED显示屏无缝拼接而成,展示了从冶铜到铸造、千斤耙遗址与冶铜有关的遗迹等图文内容,以及木炭窑模型十大发现宣传片等视频内容,跨越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让古代藏品获得重生,促进展馆互动数字化体验。而且,透明OLED显示屏不会遮挡参观者的视线,文物就在眼前,在接受更好视觉冲击的同时,不会断开与历史的连接。
 
  除了进行视频、图片、文字的动静态展示外,透明OLED显示屏还具有触控功能,能通过人机互动,让参观者自主选择参观内容深入了解。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观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在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360度观察每一处岁月留下的细痕,也能任意、放大缩小正在播放的视频,并将其置于屏幕的任意位置,沉浸式感受文物之美。
 
  为更好展示文物,满足其对温湿度、光照的要求,透明OLED显示屏还经过特殊处理。以温度为例,正常交互、展示过程中的发热量极低,有效营造良好的陈列环境。
 
  透明屏的发展伴随内外夹击的困境:内有价格“内耗”,外有OLED透明屏的应用市场竞争,如何摆脱“内耗”,恐怕还是得从LED透明屏自身出发,从技术、应用和产品上下功夫。
 
  远离“内耗”,LED全息屏主动出击
 
  近年来,新型显示产业如火如荼,激励着显示技术一步步升级。LED全息屏正是乘着新型显示之风横空出世。在2022年的高交会现场,LED全息屏一经亮相便惊艳了全场。其区别于LED透明屏的最大不同点则是无龙骨设计,真正做到显示与透明共存。据了解,首次推出全息屏的厂商为深耕半导体行业多年的美矽微,基于其多年来在半导体芯片上的研究,推出了全新的全息屏产品,在真正意义上革新了大众对透明显示的认知。
 
  前文说到,其“透明”却并非透明屏,这就要从透明屏的痛点来看了。首先,众所周知,传统的LED透明屏依赖龙骨的支撑,由于产品驱动能力弱,为了整体显示效果,需要采用龙骨来导电和支撑,尽管部分透明了,但无法做到整体性的透明,显得有明显的瑕疵。其次,在显示效果上,一些厂家为了抢夺市场,基于满足概念的需求,牺牲显示效果,导致产品只能远观,而近距离观看基本没有显示能力,只有装饰效果,削弱了用户的体验,最终也影响了产品的进一步市场化。再者,在安装和维修上难度较大,例如用于户外的玻璃幕墙在维修上难度大;比如晶膜屏和光电玻璃,在碰到问题时没法现场维修,需要返厂,后续维护成本奇高。
 
  其实,这些问题都导向了一个关键问题:显示和透明无法兼顾。要更透明,可能就没法更好的显示画面;要更好的显示画面,可能就会牺牲透明度,还有就是重量、结构模式的无法兼顾,导致产品的市场扩大举步维艰。而LED全息屏则依托技术实现了显示与透明共存。
 
  随着透明显示的定制化趋势愈加明显,全息屏的模块化设计也能更好的满足这一需求,用户可以自由DIY,在安装和维护上也更方便,给予了用户极大的体验感。
 
  有人说,LED全息屏将从根本上改变现今透明显示行业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全息屏确实是现今的透明显示领域的独一份,它从结构上打破了透明屏的框架限制,从显示上升级了视觉效果,但是从根本上改变透明显示行业,并非短期内能够实现的,作为在新型显示风口下的显示产品,其发展前景无疑是乐观的,我们仍需抱着更加冷静的态度去观察其发展。
 
  透明屏的“内耗”唯有其自身才能解,而LED全息屏主打的颠覆传统透明屏,或许也能刺激透明屏市场锐意创新,也或许开辟出下一个新型显示赛道,引领新的透明显示风潮。

上一篇:特斯拉重新“捡”回来的毫米波雷达,下一步“脚”落何处?

下一篇:被调用3000亿次,又被中央一号文件@,北斗要起飞了?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