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海康威视智能充电桩走进老旧小区 解决“上楼充”及“拉线充”难题

来源:海康威视
2021/7/29 9:20:2640206
  【安防展览网 品牌专栏】近期,电动车爆炸、自燃事故频发,看似普通的电动车却屡屡引发严重事故。为了减少电动车楼道乱停放、“飞线”充电、上楼充电带来的事故隐患,保障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多个小区已经将电动车充电桩管理项目引进到小区建设中,为小区居民的电动车加上一把“安全锁”、“放心锁”。
 
  海康威视智能充电站走进千万小区,破解电动车充电难题,今天先来给大家详细分享山西省某小区的1个重点案例、同时也介绍多个其他地区典型案例。
 
  山西汾河某小区项目
 
  项目概况:山西省汾河某小区电动车占用消防通道、楼道胡乱停放、私拉电线违规充电的现象经常发生,给物业的日常管理带来巨大困恼。
 
  该小区通过搭建电动车集中停放点并部署海康威视智慧充电系统,很大程度上整治了小区电动车乱停放乱充电的现状。
 
  设计思路:在集中存放点部署海康威视智能充电系统,实现电瓶车集中管理和安全智能充电。
 
  本次共部署5套电动车智能充电站,90套充电插座,可同时满足90路电瓶车同时充电;设备支持4G通讯,减少了布线的烦恼;业主可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扫描机身上的二维码进行充电和缴费,使用高效便捷。
 
  运营模式:小区物业自行采购设备并进行日常运营,充电桩所产生的收益均为物业所得。
 
  效果评价及方案优势:对物业来说,小区电瓶车违规停放、私拉电线违规充电的现象明显减少,减少了小区消防隐患,保障了居民的生命安全。通过公众号远程查看设备的运行状况和运营情况,提升了物业的管理效率;对居民来说,有了固定的电动车充电场所,不必自己拉线,更安全,也更加便捷了。
 
  案例效果图

海康威视智能充电桩走进老旧小区 解决“上楼充”及“拉线充”难题

  项目产品配单

海康威视智能充电桩走进老旧小区 解决“上楼充”及“拉线充”难题

  云南某小区充电桩运营项目

 
  云南某小区共200户左右,拥有电动车数量80台左右,客户投入安装了40个插座。充电桩安装完成后小区实现了电动自行车有序管理,大大提升物业的管理效率。
 
  运营模式:客户与社区共同经营停车场,电费物业承担,投入所得收入客户与物业以每年递减方式按一定比例分成(与物业签订5-8年合同)。

海康威视智能充电桩走进老旧小区 解决“上楼充”及“拉线充”难题

  甘肃白银市某小区充电桩改造项目

 
  白银市某老小区,拥有1200余户居民,投放充电端口60路满足居民日常充电需求。

海康威视智能充电桩走进老旧小区 解决“上楼充”及“拉线充”难题

  运营模式:电费物业承担,设备由客户投入,收入归设备投入方。

 
  广东某小区充电桩改造项目
 
  该小区有12栋,电动车数量每栋楼下有20台左右,共计200多台,客户投入9台充电桩,共100多个插座。实现了小区电动车有序停放、安全充电,成为该小区升级改造的重要一环。

海康威视智能充电桩走进老旧小区 解决“上楼充”及“拉线充”难题

  运营模式:采用物业与客户合作的模式,电费物业承担,设备客户投入所得收入与物业按一定比例分成(与物业签订5年合同),互利共赢。

海康威视智能充电桩走进老旧小区 解决“上楼充”及“拉线充”难题

  上海某小区充电桩改造项目

 
  该小区属大规模老式小区,小区住户360户,电动车300余辆,客户投入20路充电口先进行试点,后期还有100路即将安装。

海康威视智能充电桩走进老旧小区 解决“上楼充”及“拉线充”难题

  运营模式:同样是采用物业与客户合作的模式,电费物业承担,设备客户投入所得收入与物业按一定比例分成。

 
  福建某小区充电桩改造项目
 
  福建某老旧小区,同样为私拉电线导致的消防隐患所困,通过部署海康威视2路、10路、20路智能充电桩,解决了小区电动车带来的安全问题。

海康威视智能充电桩走进老旧小区 解决“上楼充”及“拉线充”难题

  定时充电、故障报警、支持多种支付方式、支持4G通讯、平台统一管理,对居民用户和运营者来说都便捷易用。

 
  重庆市奉节某小区充电桩项目
 
  该老小区规模较小,3栋楼,约600户居民,电瓶车50余辆,项目安装3套海康威视10路智能充电桩。投入使用一个半月后,广受物业、居民好评,既利用物业管理,又能满足小区居民电动车充电需求,方便又实惠。

海康威视智能充电桩走进老旧小区 解决“上楼充”及“拉线充”难题

  湖北十堰市某小区智能充电桩项目

 
  该小区在没有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前,每个单元晚间都有三至五台电动车围堵在楼梯道充电,私拉电线、随意停放,造成很大安全隐患。
 
  现设置电动车充电专区,一期项目建设雨棚60平方米,安装2台20路海康威视充电桩40个充电位,解决了小区电动车充电难、停车随意、私拉电线等问题。目前,正紧张筹备二期充电桩停车位建设。

海康威视智能充电桩走进老旧小区 解决“上楼充”及“拉线充”难题

  充电桩收益计算:以10路充电桩为例,1元充电4小时,电费成本0.6元/度,合计0.36元电费成本,毛利率64%一个充电桩10个插座口、每个口一天充电1次(1元),一天充电收入10元 

  单个桩的年收益: 10元/天 * 收益比例64% * 一年365天=2336元 
  单个桩的建设成本:10路设备+ 辅材/线材等+平均人工费=约1150元/桩 
  单个桩的回本周期:6个月 
  若10个口每天收益15元,则:回报周期如上计算,约4个月(注:以上仅为示例,具体收益视当地电费、电瓶车功率等具体计算)
 
  这些老小区智能电动车充电改造项目,很大程度解决了私拉电线或上楼充电的问题,减少了消防隐患。电动车充电区安全又方便,居民也越来越接受这样的充电方式,操作流程简单,纷纷为物业点赞。期待越来越多的智能充电桩走进小区,成为一道道亮丽又文明的风景线。

上一篇:科达为浦发银行打造金融业视频会议改造样本

下一篇:天地伟业公开听证解决方案获全国“智慧检务创新方案”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