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如何保护你的生物识别信息?这一标准意义重大

来源:安防展览网
2020/3/11 9:46:4758715
  【安防展览网 焦点新闻】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的当下,生物识别在各领域进展神速。而生物特征的性也使得生物识别信息安全问题受到重视。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的当下,生物识别在各领域进展神速。而生物特征的性也使得生物识别信息安全问题受到重视。
 
  个人信息安全标准发布
 
  2020年3月6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发布,对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方面的要求进行了细化与完善。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获得生物特征数据?如何使技术提供商加强自律?个人生物信息要如何保护?据《规范》规定,企业在收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前,应当单独向个人告知收集使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以及存储时间等具体规则,并且需要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确同意。而在生物识别信息的存储方面,也需要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与个人身份信息分开存储,且原则上不应存储原始个人生物识别信息。
 
  引导生物识别发展方向
 
  对我国数据隐私保护的发展而言,《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标准可对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给出规范,也可作为参考文献帮助和指导机构展业。
 
  有了这个标准之后,相关机构、企业和用户将有章可循,从而技术发展的方向,避免误用与滥用,推动生物识别技术真正普及。
 
  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指导下,企业应构建自身的安全体系。比如:引入第三方认证,并重视这些认证标准与自身业务的融合,以确保其有效、持续地落地。
 
  推动我国技术走向世界
 
  此外,制定标准是规范、推广新技术应用的必经之路。各个国家与机构之所以热衷于制定“游戏规则”,一个重要考虑就是确定准入门槛、打造产业生态,从而在发展中抢占先机。
 
  通常,行业标准由占主导地位的机构来牵头制定。而我国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识别应用场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能力,可以推动国家标准成为标准。这将有助于推动生物识别技术在范围内的发展,为我国拥抱市场奠定基础。参与标准的制定,不仅彰显了在行业中的实力,更能拓展产业在的应用。
 
  结语: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个人生物识别信息需要得到充分保障,在此背景下,《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提出意义重大。接下来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及配套措施,例如标准依据划分、如何救济受害者、如何确定赔偿标准等。

上一篇:植树造林诚可贵 森林防火价更高

下一篇:疫情期间大火 远程办公是否会“昙花一现”?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