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深醒人脸识别让离散家庭不再天涯寻亲

来源:深醒科技
2019/7/9 9:28:021300
  【安防展览网 品牌专栏】黝黑的皮肤,深邃的眼神,岁月无情地在他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悄悄诉说着寻儿路上的故事。他就是电影《失孤》中刘德华扮演的人物原型——郭刚堂。
 
  1997年某天,郭刚堂年仅2岁半的儿子在山东聊城一个村子里被拐,从此下落不明。老天就这样对这个温馨、殷实的小家庭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也从此彻底改变了郭刚堂的生活。20多年来,他以山东聊城的家为起点,北到漠河,南到海南,骑坏了10辆摩托车,跑了四十多万公里的路程。漫长的寻儿路,让他早已不敢奢求何时是个尽头。
 
  此次,中国首部大数据产业题材纪录片《大数据时代》摄制组联系到了郭刚堂,带他来到了提供公益支持,专注人脸识别的深醒科技,打算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帮助他早日找到儿子。
 
  铁骑人生尽管困难重重,但郭刚堂在寻找儿子的路上,还帮助众多家庭寻找离散亲人,书写了天涯寻亲数据库,带着千万家庭的希望走在这条无尽的路上。这次来到深醒科技,郭刚堂不仅带来了自己儿子的照片,还有其他走失儿童的照片。
 
  他一坐下,便好奇的问道:“很多像我家一样两、三岁走丢的儿童,咱们通过什么手段去寻找?”对此,深醒科技创始人卢臻解释道:“这些走失儿童的图片在经过深度学习之后,都可以达到跨越十五年比较准确的预测,但还是希望家长尽量可以提供多角度的照片。”
 
  事实上,由于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骨骼不断发育,其容貌会有一定的改变,想要对跨越十几年年龄的人进行正确识别,这要比常规的人脸识别困难很多。此外,加上很多照片过于陈旧,保存不当,导致儿童的面部特征不明显,机器只能从仅有的面目特征中完成匹配,这对目前的人脸识别技术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深醒科技董事长&CEO袁培江对此也谈到:“这对整个领域都是非常大的挑战!因为孩子从童年到成年之间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但深醒却愿意在这条艰难的路上走下去。
 
  针对照片的不确定性,袁培江教授带领团队对机器进行了特殊训练。通过采集各年龄段人员部分遮挡、变化的人脸照片,让机器不断学习,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自动对人脸提取上百个特征作为标识。当人脸比对时,若有部分特征被遮挡,还有其他的标识可以进行对比,从而提高识别精度。
 
  相较以前,寻亲只能依靠人力去寻找,翻看无数张照片,24小时查看摄像头,效率、准确率都很低。现在依靠人脸识别,只需要将走失人员的照片录入电脑,便能瞬间从资料库或视频内搜索到匹配度高的那个人,一旦发现,立马预警,极大地缩小了寻亲范围和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
 
  一直致力于深度学习人脸识别技术突破的深醒科技,目前已经可以达到一秒钟比对60亿次人脸,并在北京、贵州、新疆、四川等17个省、50多个地市落地应用,帮助离散家庭在有限的资源和场景内去寻找走失的亲人。
 
  截至2018年9月15日,团圆——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系统共发布儿童走失信息3419条;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联合今日头条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测算,中国每年约有50万老人走失,平均每天约1370人。而这些只是登记过的信息。事实上,不知还有多少魔爪伸向了天真懵懂的幼儿,还有多少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无法归家。
 
  深醒自2016年成立以来,一直为公益活动提供支持,将其作为回报社会、彰显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作为没有任何商业收益的纯公益支持,深醒愿助力“宝贝回家”、“老人回家”,为公众的安全、幸福尽一分力。
 
  中国首部大数据产业题材纪录片——《大数据时代》已于7月1日20:04分在央视9套纪录频道首播,该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出品、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指导、央视纪录频道和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摄制。
 
  《大数据时代》以客观呈现为叙事准则,以真实技术应用场景为取材对象,用纪录片的艺术形式展现科技魅力,细致而生动地讲述了大数据技术在政府治理、民生服务、数据安全、工业转型、未来生活等方面带来的改变和影响。
 
  全片共分为五集,每集50分钟。集《数据时代》、第二集《转型之路》、第三集《决策之智》、第四集《商业之变》、第五集《未来已来》。
 
  大数据,目前已经成为推动人类追逐梦想的强大引擎,这场来势汹涌的信息技术变革将带给中国什么样的改变?带着这样的疑问,《大数据时代》纪录片的创作者们,通过1000多个日夜的创作,奔赴亚洲三国、行程近60万公里的拍摄,真实纪录了大数据技术为不同行业和领域所带来的改变。
 

上一篇:迪普智能工业交换机为武汉市智能交通持续护航

下一篇:良渚遗产 宇视守护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