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新时代 投影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来源:投影时代
2018/1/9 11:56:1141299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投影行业的2017年并不全是快乐:既有智能微投的高歌猛进、4K的逐渐崛起、激光的大行其道、工程市场的茁壮成长;也有价格战的升级、传统汞灯投影市场的进一步萎缩、竞品技术应用的崛起……
 
  2017年是投影产业难得的“极受”普通消费者关注的一年:原因很简单,包括智能微投、家用投影和家用激光电视在内的“面向普通家用消费者”的产品,获得了历史高的销售数量——百万台家用市场,足以开启投影关注度的新时代。
 
  4K——爱你不容易
 
  2017年,4K投影机不在像2016年那样“遮遮掩掩”。成批量的上市和价格的进一步突破,成为市场大看点。
 
  比如,年初一月份的CES展会,奥图码就一口气拿出了包括4K UST激光投影机、UHD60、ZH55、HD29Darbee、GT1080 Darbee五款产品。2017年6月,以“视见未来见所未见”为主题,奥图码在国内市场强势发布了旗下三款4K家庭影院投影机新品。2017年12月,明基则发布了*“轻4K”家用投影机新品W1700,明基亦表示2018年的3月份,“轻4K”产品线的第二款更高阶的新品W6000也将问世。同样是12月市场,海信发不了S和L两大系列新款激光电视,全部采用4K标准,实现激光电视80英寸到150英寸的覆盖。
 
  在一系列品牌推动之下,2017年4K投影机不仅实现了汞灯、激光、HLD光源的全覆盖,更是实现了从10000元到20000元、25000元、30000元,以及更高价位的全覆盖。市场在售产品数量,亦从年初寥寥数台,增加到十余款产品。
 
  从价格看,万元级出现;从供给看产品型号大增,似乎2017年已经是4K投影真正的元年。但是,实际市场没有这么乐观。
 
  首先,4K机型基本都是下半年上市,甚至很多突破性产品都是等到12月份才发布——这使得,这些产品真正进入批量销售都要等到2018年。从这个角度看,2017年4K投影行业依然处于“研发重于市场”的阶段。
 
  第二,消费者理想的产品依然没有出现。比如,明基轻4K产品虽然售价不足万元,但是却不是激光产品,亦采用的是新的小尺寸光阀,亮度指标上有所压缩。而那些具有激光、高亮、大尺寸、反射短焦的激光电视,例如海信产品,至少需要六七万的价位。廉价和激光不能兼得,这种态势甚至2018年都无法改变。
 
  第三,和竞争品比较,4K投影没有优势。例如,2K激光电视只要15000-20000元、微投2K产品低价格只有2799元、传统汞灯1080p家用投影机5000-8000元是主流价位。甚至,2017年70英寸的大尺寸液晶电视都已经突破万元价位,开始普及化……面对这些选择,消费者可以放弃4K投影的理由实在太多,而选择4K投影的理由则只有一个。
 
  总之,2017年4K足够热,特别是年中奥图码突破2万元价位、年底明基突破1万元价位,让市场关注热度提升。但是,热度不能代替销量,在各种不利因素下,4K投影成为“市场销量上的宠儿”还需时日。
 
  1080P微投——终将揽入怀中
 
  2017年是108Op微投的大收获年。去年销量几乎达到2016年的5倍。1080P正在事实性的成为消费者选购的指标。
 
  1080P微投的成功,在2017年表现为几个方面:,年底市场1080p微投实现了智能微投市场销量占比过半,也成为了整个家用投影市场受欢迎的产品;第二,2017年微投新品中的近半数围绕1080p分辨率分布,尤其是市场关注度上,更有“非1080p不过问”的“消费情怀”;第三,1080p产品的供给极大丰富,从2016年只有高亮度高价位产品,到2017年增加了0.33英寸光阀产品、700+亮度产品、年度新品和去年老款同台竞技,市场型号数量亦增加数倍之多。
 
  对于1080p微投产品2017年的市场成绩,年底的价格战也是不得不说的内容:一方面,新产品很多主打价格优势,例如微鲸的M1就主打小巧和较低价位、酷乐视R4更是将1080p微投推向了2799元的超低价位。
 
  不仅是市场二线阵营主打价格战,年底双十一市场开始坚果、极米两大的价格优惠程度也创造了记录。比如,720p的700流明产品跌破2000元,而在18个月前这类产品还至少3500元;1080P产品更是围绕3000+价位,展开一系类促销,价格优惠较上半年有2成之多。
 
  “更多的产品可选”、“同比超过2-3成的降价”,这是下半年1080p微投销量大涨的主要原因。这个趋势背后,更代表了1080P终将取代720p的“智能微投行业发展规律”。因为,在700-1000流明成为主流之后,720p和1080p的成本差异,可能只有500元。而画面像素数量则是2.8倍,清晰度差异比较大。同时,1080p的产品价格也已经进入3000元档位,不在高高在上。
 
  在数百元价差和2.8倍像素量之间,主流消费价格上,市场和厂商会选择什么,“一眼可见”。业内更是预计,2018年开始,720P微投在“非手持”市场上,在高亮度产品上将接近“零新品”。一个1080p的智能微投时代已经可以预期。
 
  双色激光——市场很淡定
 
  2017年,投影产业有一个关注度“先高后低”的关键词。那就是双色激光光源。作为新一代激光显示技术,其受关注是必然的,那么为何关注度却走了下坡路呢?
 
  首先,双色激光概念推出是在2016年底。采用增加红色激光器后,双色激光产品可以在色域表现上、尤其是红色渲染能力上在上新台阶。同时,由于采用了两种原色的激光器,更多的激光器组件,也有利于其提高终产品的亮度指标。且,很长一段时间市场认为红色激光器本身成本比较低廉,应该可以提供“可承受”的成本变化。
 
  但是,后来的产品发展证明,人们对双色激光产品的成本增幅有点过于乐观。一方面增加红色激光器肯定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则带来了更为复杂的光学设计和散热需求。后者导致的成本变化,甚至超过红色激光器自身。
 
  在产品成本不好控制的背景下,结合激光投影本就处于价格高位、急需改善成本指标的市场需求,双色激光产品基本失去了“大红大紫”的机会。
 
  事实上,2017年双色激光产品更多成为了工程市场的差异化产品。充分利用工程应用的价格不敏感性和高亮度需求,并提供特殊的红色色域强化效果,满足差异化市场的应用体验。——双色激光退化成“双色工程激光”。这本身体现了激光显示领域“成本选择”已经成为关键因素的规律。
 
  2017年激光显示产品线的价格变化显著弱于2016年。且这是在产品销量规模再次翻番的背景下发生的。这体现了产业层面在“成本”与“预期销量规模”、“预期技术进步”之间的“谨慎”态度。
 
  行业人士认为,激光显示产业已经基本走过“纯投入期”,厂商们开始对“盈利效益”报以更高的期望。这种厂商心理下,保持价格相对稳定下的市场成长,要比简单突出价格优势、去拼可能的高增量,或者不计成本延伸技术更为实际。而双色激光恰恰具有“成本更高”、“技术更难”的特点。
 
  简单讲,即双色激光除了在特定差异化需求领域外,几乎不符合大多数激光投影应用场景和厂商的“核心诉求”。这就决定了热闹一时之后,双色激光暂时成为了一种比较“淡然”的技术。
 
  新光阀——TI看好家投新证据
 
  2017年,是微投产业的收获年。原因不仅仅是总销量再创新高,超5成的成长率,更在于上游厂商德州仪器TI的“再接再厉”。
 
  年初市场,TI发布了DLP Pico 0.33英寸全高清芯片组。这是目前体积小1080p显示解决方案,包含DLP3310数字微镜器件(DMD)和DLPC3437控制器。.33的数字微镜技术,主要面向小体积的1080p微投产品。同时,这款产品也是同尺寸DMD中支持亮度高的型号。该产品也是此前720分辨率.3产品的对标换代新品。“小、亮、1080p”的组合,被业内认为是德仪有志于让微投产品实现1080p对720p替代的证据之一。
 
  在年中市场,TI数字光阀又有新的作品:这次是4K微投——一个超过此前业内预计的产品。TI新的DLP 470TE和DLP 470TP是一组同技术等级,不同封装和散热设计的产品。其中,DLP 470TP芯片组是DLP产品中为紧凑的4K UHD解决方案,特别针对尺寸和功率进行了优化,采用小封装的方式使得尺寸仅为17mm*24.5mm,亮度可以支持到1500流明——即4K微投!该产品是此前.47的1080p微投产品的对标换代新品。DLP 470TE则采用了大封装的方式,因此其散热能力相对更为强大,而亮度级也可以达到1500-4000流明的规格——即廉价性常规4K投影机市场。
 
  对于TI在2017年的新规格DMD,必须首先说明——*面向普通用户的4K,.66产品2016年初上市;*面向微投的1080P产品,也是2016年推出的。而2017年,TI就再次刷新这两大产品线的认知,并把4K带到微投领域,其进步速度超过此前业内预估。
 
  同时,TI新的三个光阀产品还有另一重大特点:即平价入市。TI似乎是希望依托这些产品,改变现有家用投影产品线的市场结构,并迅速取得终端市场的销量支持。对于微投而言,未来的主要产品线很可能将确定为亮度稍低,但是结构更紧凑的.33光阀的产品、亮度高的老款1080p光阀的主流产品、市场的4K级别的高亮度微投产品;同时,TI亦会推动2000+流明和3000+流明两个档次的廉价4K家用机,可能早期目标价格对应于8000元和14000元。
 
  或者说,TI 2017年的光阀新品,一个巨大目标是“丰富并重构家用投影市场”——这代表了在教育市场和商用市场,投影在于交互平板抢单之后,投影产品“增量战略方向”的转移。家用已经成为TI重要的投影产品发展重心。
 
  以TI的新光阀为基础,2018年的微投市场将更具想象力:三种主要产品或许会问世。1500-2000流明的智能微投,更多更小体积的、亮度稍逊的1080P移动便携微投,高亮度、5000-6000价位的4K微投。同时,还会辅以一批8000-14000价位的4K标准家用机。如若这般,2018年家用投影市场必定“大为好看”!
 
  米家激光电视——市场反应复杂的新品
 
  2017年投影行业的现象级品牌非小米莫属了。一款米家激光电视,挑起了行业争议、也带来了销量爆棚,还有一些消费者购买之后的“愤愤怨念”。
 
  6月28日,小米发布了*激光电视产品。9999元的售价也刷新了激光反射式超短焦投影产品的“低价格记录”。小米的亿万粉丝、9999的低价格、激光电视的新概念和大屏诱惑,三大因素叠加,米家这款新品自然“销量非凡”。业内人士甚至认为,以单一型号看,这或许是2017年激光电视的销量。
 
  但是,小米激光电视也引起了巨大争议。一方面其采用的光阀芯片是“微投标配”。业内很多品牌厂商给出了“小米发了一款微投”的评价。而以微投产品2000-3000的主流价位看,9999元当然不便宜。另一方面,小米提出了光源亮度5000流明的概念,并大肆宣传。这扰乱了业内以成像亮度为核心的技术评判指标。有品牌直接怼小米,指出自己激光电视光源亮度高达16000流明来打脸。业内评测机构更是给出了小米激光电视标准亮度仅仅一千多流明,即是微投产品水平的测试数据。
 
  这种行业争议,自然也会影响到消费者和米粉的心情。有消费者在急匆匆购买小米产品后,发现实际投射效果和市场主流产品相差很大,画面亮度不够。尤其是一些本想配备抗光幕,用作光照下彩电化使用的消费者“后悔不已”。甚至,一些消费者“颇有愤懑”情绪。这是小米以光源亮度扰乱投影市场 “标准投射亮度”指标的恶果。
 
  小米激光电视的种种争议,亦促使下半年激光电视的先行品牌海信,开始联合业内厂商起草激光电视行业标准,以求从根本上杜绝“误导消费者的概念营销”。
 
  当然,作为国内互联网消费产品的品牌,小米激光电视的正面贡献是的。“就像苹果手机采用OLED屏幕,成为了OLED显示技术的大代言人。小米激光电视也起到了对激光电视概念的代言与推广作用——米粉的亿万粉丝价值,就是一个巨大广告”。某种意义上,2017年激光电视170%的增幅,小米功不可没。
 
   AI投影——未来在等你
 
  2017年,是AI技术大发展的一年。12月工信部甚至出台了“人工智能三年规划”。其中,语音语意技术2020年后要达到96%的准确识别。这一趋势也深刻影响了显示产业,尤其是彩电产业。2017年是AI彩电的元年。
 
  家用投影机产品作为彩电应用模式的“近亲”,在2017年也沾上了AI的光。这方面具有彩电背景的看尚和暴风成为*,推出具有语音交互功能的AI智能投影和无屏电视产品。
 
  虽然,从经营角度看,看尚和暴风不是投影市场的主流玩家。年底,看尚还爆出了裁员风波,显示其作为初创企业的资金链困难;暴风也再次融资8亿元,说明其尚处于“烧钱”阶段。但是,这不妨碍二者的技术选择具有行业先进性。事实上,越是处于发展关键阶段的企业、越是行业地位并不突出的品牌,越是需要“激进”的技术和产品创新策略。
 
  而从长期消费电子体验演化角度看,语音交互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一点上只有如何实现的问题,没有需不需要实现和何时实现的问题——对于时间节点,工信部已经准确画出2020这个下限。作为企业产品竞争力,力主实现才是“经营正道”。因此,业内人士即认为,2018年新款智能投影,将大规模标配语音AI。
 
  从技术角度看,进入语音AI时代,微型智能投影机厂商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复制:即彩电产品采用的与上游技术企业合作,例如与科大讯飞或者百度智能合作的方式,获得技术能力和应用入口。且从智能投影的硬件平台角度看,目前在售的产品多数具有通过软件、硬件升级拥有部分AI功能的潜力——不过外置麦克风一定不是“美观”的好选择。
 
  总之,AI的智能投影不会是一个技术难题,也不是一个强成本因素。更多的这是一个智慧时代自然而然的“生态融合过程”。2017年这一趋势已经展开,2018年必然走向普及。
 
  微投商用——市场新思路
 
  2017年,微投行业两大巨头,极米、坚果都推出了自己的首台商用产品。微投商用概念悄然出现——这虽然并不讨大众欢喜,但却成为了行业人士眼中一个重要趋势。
 
  一方面,微投产品自2008年开始市场推广以来,就有一个“商用场景”——即上门推销所用的便携大屏显示设备。这么多年来,也的确有一定数量的微投产品被用于了这一预设场景之中。这可算是微投的“商用基因”了。
 
  另一方面,商用市场是目前投影机国内市场中,仅次于家用的“第二大”细分领域。对于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的品牌而言,进攻商用市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尤其是在家用市场价格战惨烈、市场利润比不佳的背景下,差异化产品、商用产品的“业绩价值就更为凸显”了。
 
  同时,对于微投自身而言,其进化的方向无非两个:高亮度、高分辨率。其中高亮度这个技术方向,往往也意味着“应用场景”的创新。目前,智能微投已经可以实现1300流明的高亮度,2018年实现1500流明亮度可期,未来很可能突破2000流明的亮度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智能微投的应用体验与传统商用市场需求将“很快衔接”,甚至有可能在亮度技术进一步发展下“并轨”。
 
  如果在将以上因素与智能家用微投、商用零售市场的“渠道重叠性”统一考虑(即商用零售投影机多一半来自于电商渠道,这与家用产品对电商的大幅度依赖是一致的),则可进一步看出极米、坚果等品牌进入商用投影市场只是一个“时间早晚”问题。
 
  但是,对于互联网创新品牌自然不过的智能微投挺近“商务圈”这一事件,传统投影品牌们可不“乐见其成”。
 
  近年来,商用投影市场比较缺乏创新、产品价格则缓慢下降,行业从业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市场效益并不好看。同时,随着大尺寸交互平板在商显市场的拓展,商用投影,特别是中小会议室零售投影市场面临“强敌入侵”的险境。这种格局下,增加一个竞争品牌,就是多一份竞争风险。
 
  难有增量的市场,更多的玩家、更多的产品选择:这是微投商用过程必须面对的“基本市场格局”。作为一种微投创新品牌的新思路,商用微投产品、微投品牌的商用产品线,是否能够发挥出互联网文化粉丝的独特优势,是否能够成为商用零售投影大洗牌的支点,还有待观察。
 
  幕布——家用玩家的纠结
 
  2017年是激光电视表现出“规模”价值的首年。激光电视的大发展,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应用选择,而且带热了投影行业素来冷门的“幕布”概念!
 
  什么是激光电视呢?消费者个想到的答案莫过于激光光源了。但是,这却并不是主要的部分。之所以称为电视,核心目标是要像电视机那样“在明亮光线环境下”呈现理想的画面,是要做到投影应用“告别小黑屋”。
 
  实现以上应用目标的核心技术就在幕布上:即高品质抗光幕。包括菲尼尔抗光幕、黑色和深灰色的金属软幕、黑栅抗光幕等等。这些幕布通过光学反射和深色吸收的方法,对抗环境光。从实现效果角度看,单独采用深色吸收法的幕布效果不佳,不过其可以制作为软幕、成本比较低廉、安装调试也无特定角度需求、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投影镜头。
 
  而在深色吸收之外,增加了光学反射抗光技术的幕布,虽然效果出色,却一般只能是硬幕(可以采用相对柔性树脂基材料,搬运过程能简单弯折)。同时,这种反射抗光技术,要求投影机镜头投射采用更大的“角度”——直射投射镜头,抗光效果大打折扣。即,光学抗光幕基本需要标配“反射式短焦镜头”。在产品的安装和调试中,投影机和屏幕的位置匹配要求也更为苛刻,为了达到更好的体验效果,一般只建议投影机从下向上投影(因为环境光主要来自于上侧,要保持投影光线和环境光线大夹角,以适应光学抗光屏幕的微镜反射角度)。
 
  基于以上的介绍,可以发现激光电视的重要部分其实是一个好的光学抗光幕、其次是*的反射式超短焦镜头,后才是激光光源:实际上,只要投影机亮度足够高,不使用激光光源,而采用其他光源技术,在抗光幕和反射式超短焦镜头配合下,投影机也能做“电视机化的应用”。
 
  正因为投影电视化应用核心的因素是好的抗光幕,所以激光电视概念的红火,时间带热了“幕布”概念。也由于很多激光电视和投影商家的产品,并不提供配套屏幕,消费者必须自主选择屏幕产品,更使得“幕布选购”成为消费者之间的热门话题。
 
  不过,对于更多的投影玩家而言,选择高品质抗光幕并不容易,原因有三个:1.投影机亮度未必足够好,比如米家激光电视就有这方面的问题。2.非反射式短焦镜头,光学抗光效果不佳;反射式镜头产品不宜吊装,吊装后抗光性能不佳;同时屏幕和主机位置对应要求更严苛;产品价格也更高。3.市场实际可选的高品质幕布种类有限,且价格不菲。
 
  尤其是后一点,光学抗光幕动辄5000-7000元的价格,几乎相当于两到三台微投、一台汞灯投影机、少半台激光电视的价格。这显著限制了这类产品的市场规模。且这样的“选购纠结”短期内无望改变。
 
  虚焦——品控的中心点
 
  2017年作为家用投影,特别是微投产品三年大发展,近百万台市场规模的一个副作用“产品品质投诉也在增多”。其中微投和激光电视的“虚焦”问题是大热点。
 
  什么是虚焦呢?这是光学镜头的一个常见问题。不管是投影机还是照相机、摄像机都可能出现类似问题。但是,传统的商用、教育投影机,采用的是可变焦镜头,一般采用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结合(更多是手动对焦)来实现焦距控制。这类产品即便虚焦,也可以手动调节解决问题。
 
  但是,智能微投和激光电视为了成本和应用便捷性的考虑,一般采用定焦镜头。即镜头焦段是固定的,无法调节的;同时由于这类产品尽量采用短焦镜头,期望短距离投射大画面,镜头焦点误差也更容易被放大。不过,无论有多少理由,投影机一旦虚焦就会“终生遗憾”。虚焦画面的模糊性与预期的大屏体验的震撼感必然是“巨大的冲突”。
 
  那么,投影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就在于玻璃镜片、金属镜筒、更高的加工和组装精度,以及更严苛的产品品质控制和出厂检验上。
 
  传统微投产品多采用树脂镜片、塑料镜筒:这种材料在微投产品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均匀的热胀冷缩,以及热氧化老化。这些变化,势必影响镜头这个高精密光学仪器的“性”。在画面上的表现就是“虚焦”,甚至逢震动就跑焦的问题。
 
  这方面,传统投影厂商首先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明基提出了“全玻璃镜头”“鹰眼不虚焦”的概念,将玻璃镜头引入微投行业,并在2017年形成了一个事实性的行业标准——即主流产品,均以采用玻璃镜头为核心卖点。
 
  但是,作为定焦投影的一个主要产品投诉点,虚焦并不会被金属镜筒、玻璃镜头彻底消灭。因为,导致虚焦的问题还存在于“自动对焦伺服器品质与老化”、“自动对焦算法与零组件精度,阻尼系数变化关系”、“产品运输过程中对零组件安装稳态的改变”等诸多因素之中。这就产生了:多多少少虚焦总会发生,微投和激光电视这种产品销量越大,实际虚焦问题产品总规模越大的现象。
 
  即,2017年虚焦成为行业热点,不是因为行业企业不思进取——实际上,现在的产品虚焦比例比两三年前小很多了;但是,因为这类产品销量大增,导致出问题的个例反而增加,并通过互联网舆论的放大传播形成了一个“行业投诉热点”。
 
  从长期看,虚焦问题既需要产品和技术的进步,降低虚焦发生概率;也需要厂商强化品控和售后意识,妥善处理个别问题产品,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尤其是在激光电视和智能微投销量大幅增长背景下,后者应该成为厂商重要的关注点。
 
  RGGB拼亮——未来犹未定
 
  2017年底,酷乐视推出了有史以来便宜的1080p智能微投产品R4。但是,该产品依然具有800流明的高亮度。这得益于一种称为RGGB技术的新光源方案。
 
  在投影显示产业中,光源技术一直是大的瓶颈:不仅是亮度、色彩,就连噪音和寿命都由他来决定。因此,研发光源新技术就成了整个行业的热门话题。这使得RGGB一经提出,就引起行业内的广泛关注。
 
  RGGB技术的核心是“突破光源亮度的绿色瓶颈”。至于方法吗!非常简单,采用两倍绿色发光器件。在显示系统的白色画面中,绿色几乎占据了一半的能量和亮度。这使得投影系统需要比蓝色和红色更强大的绿色光源。但是,无论是激光还是LED,绿色光源又是研发难的,目前技术下能效低的。这使得,三原色LED投影光源的终亮度性能基本被绿色来决定。
 
  当然,只是简单的增加一倍绿色的光源,不足以解决光源亮度问题:因为,红绿蓝形成白色和彩色,必须按照固定的比例来。实际上,RGGB光源组合,也需要红色和蓝色亮度的增加——只不过,对于LED光源的终亮度瓶颈由绿色决定:因此,双绿色的技术,实际上是“一个低成本能的选择,尽量绕过了难的技术障碍,取得了30%的亮度突破”。
 
  且这种方法,也适合于更先进的LED光源产品组合。例如,如果RGB组合能够使实现1200流明的亮度,理论上RGGB组合可以实现1600流明的亮度;RGB组合实现1500流明亮度,RGGB组合就可以实现2000流明的亮度;RGB组合实现2000流明的亮度,RGGB组合就可以实现2660流明的亮度……即越是更好的、更高的LED光源,采用RGGB组合后,能够给投影提供的亮度提升,也越是明显。
 
  正因如此,RGGB光源方案,在微投,乃至投影业内引起的思考,要远大于其对消费者所产生的影响。关心微投亮度极限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一个可行的“高亮度”“低成本”思路的出现。所以,RGGB光源方案,很可能要比酷乐视R4这个便宜的1080p微投,行业意义更为重大。
 
  总体上,2017年的投影行业不是一个技术“跨越年”,也不是一个“应用跨越年”。但是,市场关注的热点却几乎都是“孕育跨越”的热点。例如新的DMD、RGGB光源、幕布问题、AI、4K微投和廉价4K等等,这些概念都在2017年“燃起”,且要在2018年加速落地。承前启后之下,2017年的孕育,必然成就2018年的跨越。对此,我们可以100%的信心,加以期待。
 
  原标题 技术与应用划重点,2017年投影受关注*关键词

上一篇:技术和市场冲击 能否改变现有LED显示屏行业格局?

下一篇:2018伊始PCB涨价 企业如何看待?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