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道路监控电子眼智能化趋势渐显

来源:互联网 作者:编辑部
2012/9/14 10:46:021042
  中国安防展览网讯“电子眼”又称“电子警察”,是“智能交通违章监摄管理系统”的俗称,1997年在深圳研制成功后开始逐步推广使用,电子眼是通过对车辆检测、光电成像、自动控制、网络通信、计算机等多种技术,对机动车闯红灯、逆行、超速、越线行驶、违例停靠等违章行为,实现全天候监视,捕捉车辆违章图文信息,并根据违章信息进行事后处理,是一种新的交通管理模式。道路监控中电子眼监控智能化越来越明显。
  
  1、由于“电子警察”系统的建设涉及范围广,在市民中的反响大,政策法规,管理措施,技术准备,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因此,在系统的建设中必须坚持谨慎的原则。政策法规建设,管理流程的理顺和技术准备三方面同时展开,齐头并进,确保系统投入使用後的正常运行,并要切实达到改善交通秩序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好评。
  
  2、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在系统投入的不同阶段以新闻、评论、专访和技术问答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各有侧重点的报道,得到广大市民普遍理解相欢迎。
  
  3、要坚持改善交通秩序是系统建设的根本目的,同时也要借鉴一些国外的经验。以有限的投入达到监控点大程度的覆盖,起到充分的震慑作用。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落後的地区,要花小钱办大事?
  
  4、在应用技术上应注意:要选择值勤民警较少到达的、违章现象较严重的、列入事故黑点的路口或路段安装“电子警察”。为提高拍摄的有效率和准确率及所拍摄图像的清晰度,避免一些含糊不清的违章现象而引起的法律问题,必须在安装现场进行仔细勘测,并分析该点的道路交通特点,然后合理地选择安装位置。
  
  5、要结合各自系统及其应用的实际情况,认真、慎重、客观地面对各自存在的具体问题与不足,全面,科学、深入地调查、分析和研究已有的情况与问题以及可能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反复进行试验,比较,筛选与优化工作,并要积极稳妥地寻找合适对策,果断地采取合理、又管用的措施与办法。进一步充实、优化与完善系统的配置与功能,切实提高其实战性和实用性。
  
  全面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规范化和网络化的道路交通监控、管理与服务”的系统发展与追求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实时监视,联网布控、自动报警、快速反应、科学,信息共享,监控、威慑、防范和打击并重”综合效能。

上一篇:3G直放站设备视频监控技术分析

下一篇:商场照明设计与顾客吸引力分析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